科索沃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利益

发布时间:2020/2/27 13:57:51   点击数:
本文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那就是亚洲战略平衡是由中国,俄国、日本、印度这四个国家来控制的地缘政治。作为世界头号一哥的美国其实在玩亚洲平衡术,这个游戏也许是与中国有关的几次战争后,美国政治家们想明白的事情。这对于目前如何看待影响亚洲的许多事件提供了一个可以观察的角度。同时对目前南海海域不时出现的欧美国家所谓航行自由的故事提供了一个解释理由。作为海南岛民,理解南海航行自由的原因和背景资料还是需要的。其实我们比许多人更需要理解海权国家和海权意识。确立一个亚洲地中海枢纽的概念也许是海南人所必须的地理意识。只有政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全球化才有意义作者:张文木我认为,目前的时代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而是以和平发展的愿望为主题的时代。但要谈和平与发展,不能只用人们的善良愿望为尺度,而应以事实为依据;我们只能从具体问题中说什么是真理。科索沃战争之初,过惯长期和平生活的南斯拉夫人已不知战争为何物,一人戴一个靶星,站在桥头上,都是知识分子。他们认为西方讲人权,不会真打你,后来就没人出来了,因为他们看到打来的导弹是真的。所以我们要从具体问题而不是从人的善良愿望中谈真理,谈和平与发展问题。美国并不反对中国发展,但它只要中国在自己内部“发展”。而中国这么大一个基数,如果发展起来,没有外边的资源是绝对不行的。这就说到全球化是怎么回事。全球化是资本出现以后的事。起初它是一个小辐射点,但要命的是它的吸收力特强,能吞噬一切;它摄入的多释放的也多,前者需要资源,后者需要市场。有一种理论叫外围理论,就是说资本中心国家的发展前提是资本外围国家的存在。最早制造资本外围的国家是英国,最早经受经济全球化冲击并由此形成多极化起点的国家是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中世纪的法国有赖于较好的地理位置,参与地中海的贸易,地中海的贸易有一条商路经法国直通北欧,法国因大量的中介贸易而较早繁荣。但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繁荣,也就是说,它从中介交换而非直接生产中获得大量商业利润,这种利润不是基于本国的生产力而是基于商业交换。就像人吃了某种激素发出来的虚胖,其实是没有力量的,拿破仑前的法国就是这样。英国开始是很落后的,它是先学习法国,引进法国的技术人才。有人说英国人很狡猾,其实历史不能仅凭狡猾创造。技术和技术人才是永远流向需要它们的地方的。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已经开始了,它从圈地运动开始,当时规定城里人都得就业,不就业就是犯罪。它没有失业,只有加班加点地干,因为生产力太强了,市场也广大。当时英国那儿生产力转得很快,产品出来以后就到了法国和其他殖民地。法国大革命是年发生,大约三年前即年的时候,法国跟英国签了个《伊甸条约》。但这个条约给法国带来了大灾难。当时法国想:我拿我的葡萄酒——与我们中国拿我们的农轻产品一样——换你英国的工业品,我有了钱以后再把生产力慢慢调整过来。想得挺好,但它没有算出一笔帐来,人家工业品的价值和你农产品不能比,人家产品附加值高,双方交换剪刀差太大。结果英国商品一进来,法国农业一下子被冲垮了,解体也早。我们在学历史时,学过法国最早出现自由农,其实,这是由于中世纪经过法国的大量中介贸易产生的大量商业资本所致。自然经济下的小农业国家一碰到货币和商品就会被冲垮并产生社会动荡。这是一条历史规律,也是我们应注意的治国规律。攻占巴士底狱图片来自维基百科英国商品涌入法国,法国许多农民破产了,没活干,就涌到城市,年前后涌到城市的人太多,城里也无法容纳,于是这些人就干“革命”。先是吉伦特派,后来是雅各宾派,雅各宾派实行红色恐怖,丹东代表商人利益也被杀了。但最后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拿破仑看到了问题根源在于英国工业对法国的冲击。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说得好,他说拿破仑这个人亏得没学经济学,“这对于他,对于法国来说,真是一件好事。”拿破仑说过一句话,谁要是信奉自由贸易(现在叫全球化),谁必将被打得一败涂地。(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文版)商务印书馆,年版,第69页。)拿破仑解决这个问题所依靠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是他的军事天才。他采用新的战争方式,大规模地用炮。当时都是步枪,炮是次要的,拿破仑把炮当作主要作战手段。拿破仑在整个欧洲打仗都是用炮,用炮开路,再加上散兵战术。炮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只有政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全球化才是有利的。拿破仑对当时的“全球化”是警惕的,他认为“自由贸易”即当时的全球化要首先有利于法国。他先解决土地问题,《拿破仑法典》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实际上是叫人人都有饭吃。农民太多,城里就业容纳不了,那就每人一小块土地,同时再把欧洲整个儿解体。将欧洲庄园农奴变成自由农民,继而成为法国资本剥削的自由劳动力。同时他也不准英国商品进来,人为地用战争制造市场。这个人很聪明,年制订了一个大陆封锁令。明令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不准跟英国进行贸易,但同时他把法国的工业资本家启动起来垄断欧洲大陆市场。年他出兵埃及。当时能看到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认为埃及是英国进入印度洋的一个咽喉地带;另一个是马耳他。从这两点可以将英国与其殖民地的利益掐断。英国一旦失去殖民地,就跟外围世界脱离了关系。没有海外资源和利润,英国国内就会出现经济政治危机。这种判断即使在今天也是正确的。在今天不管西方国内再好,只要能源危机一出现,石油价格上升,经济就发生危机,本国人民就抗议,再继续下去就是罢工了。所以西方人必须牢牢地控制外部世界,而控制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就是拥有强大的海权。但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并不是一个海权强国,英国在海上打败法国舰队,拿破仑就没有办法了,就只能使劲生产自己的产品,与英国抢欧洲的市场与资源,这跟希特勒的欧洲政策及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政策是相似的。日本也是叫商人先启动,机器转,商品依靠军事被强行推入亚洲。不同的只是当时拿破仑打的是封建势力,所以说他是进步的。法国起来以后,英国怎么办呢?与俄国结盟。战争结果是:拿破仑军事失败了,但法国在经济上却胜利了,战争结束以后,法国成了挤入资本中心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说资本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互动关系及其进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法国积极介入这一过程,既阻挡住全球化对自己不利的方面,又利用它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法国挤进资本中心国、也就是那时的“北方国家”以后,生产力一下子上去了。此后英法就联合了。现在看七国集团,只有加拿大不是经过战争打进去的。战争,对于处在多极化层面的国家而言,在许多情况下,无非是一种掌握自己政治命运的强力手段。大国制衡是美国亚洲政策的基点现在讲全球化的比较多,中国人的想法发生变化了。前几天跟一位教国际政治的老师谈到全球化,我与他的观点有差距。他说美国厉害,我们不要跟它作对,我们的力量也不强,别去惹它最好。我跟他说美国是大哥大,我同意,但让的底线在哪儿呢?超过底线就不能让了。我说美国的底线很明白,要让台湾事实独立。我问他当美国的底线不能被中国人接受时那怎么办呢?他说那就投降呗,别惹美国人。我说你这观点就不对了,美国的导弹没打到你家。我们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时,那位老先生抱着女儿、女婿的照片回来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他心里的话肯定是“中国一定要强大”。他这句话和一般人说出来的是不一样的。在台湾的问题上,我们要清楚一点,美国并不希望台湾真独立,为什么?美国是一个海权国家,更关心对海上通道的控制权。对美国而言,台湾的作用就是让中国不要出海和阻止日本南下。但同时美国也不想背台湾包袱,希望中国把台湾管着,但又不能由中国大陆控制。设想台湾如果宣布加入美国,美国也不干,因为它太远,会成为美对华关系中的一个负担。因此它并不真希望台湾完全独立。但也有这种可能:如我们让得太厉害了,那台湾独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得适当对台湾有点压力。巴拿马就是如此,哥伦比亚放了,它也就独立了。不过对美国而言,那个地段远比台湾关键。美国希望台湾保持事实独立状态是为了让它与日本、菲律宾一起把中国大陆挡着,别进入太平洋。美国现在的亚洲战略就是让亚洲人打亚洲人。说美国是单边主义,实际上是对美国不理解,美国人也是搞多极化的。美国人搞多极化的思想跟美国的经验有关系。美国真正发了财的时间是上世纪50年代。就像一个暴发户发了财不知道怎么花钱一样,美国在二战中发了那么多财,但不知道怎么花,上来就打朝鲜,它当时觉得它特别能干,谁都不怕,打进去之后就栽了;后来打越南,又栽了;最后出了个尼克松,他给美国人一个多极化思想,他说世界分为五极,美国应当通过多极间的制衡来主导世界。这个思想美国一直坚持迄今。事实上美国也是从19世纪以来的多极化浪潮和反对英国的霸权中走出来的。现在美国与当年的英国一样,尽管也不希望多极化,但它承认多极化。它明白这个道理:挡不住,挡不住它就承认了。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不承认,认为整个世界在二战中衰败了,只有它是老大,在这种情况下它的部队见谁就打,当时对欧洲特别蛮横,对亚洲也不让。后来经过朝战和越战,特别是与苏联的勃烈日涅夫交手后,觉得不行,最后改变方式,自己“退居二线”,让亚洲人打亚洲人,也就是学着英国人“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搞大陆政治平衡,用间接的方式控制世界。英国人长期搞平衡,它这样才控制着欧洲大陆。英国在法国和德国之间搞平衡,谁都不能太强大。德国如果跟法国联合起来,就把俄国拉进来与你斗。如果谁起来了,就用强的压一压;等强的起来后,再把那个弱的抬起来与强的抗衡。英国用这种方法控制了欧洲大陆好几百年。后来这种方式用于殖民地国家。开始美国不知道怎么搞,到基辛格时候也明白了,也得搞平衡。美国未来对华政策的底线在哪呢?它真的就是想彻底肢解中国吗?恐怕不是;怕中国崛起吗?恐怕也不完全是。我认为它只是想瘫痪中国,这是军事上“瘫痪战”的政治运用:让中国处于半死不活,既发展又不能健康发展的状态。美国不愿让中国彻底垮掉。因为那样一来,日本、印度、俄国都起来了,亚洲大陆平衡打破了,美国还得费力填补力量真空。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中国国共两党打,日本起来并于40年代向美国宣战后,美国才意识到中国抗日对美国的意义,又开始帮中国。美国现在对中国也是这样,除了中国像苏联那样自已垮掉,美国不会让中国垮下去,中国彻底垮下去日本就起来了。日本上世纪30年代起来以后把我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都肢解了,将它们拼凑成了几个小“国”,接着就向美国人宣战,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二战时期日本在东南亚的宣传品









































怎样控制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1923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