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当地气候 >> 文化之旅又巴尔干之这就是塞尔维亚
“这次疫情真的让我思考了很多”,这是我这几天和不同好友聊天聊的最多的一个话题。其实我一直在想,国人太勤奋了,以至于大部分国人都没有时间停下来去思考。这次疫情让全体国人被动的停下来去思考一下也好。希望一次疫情,能改变国人的意识形态。没有完美的人,只有不断完善的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同时,这个超长春节假期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回忆、整理塞尔维亚。本篇汇总塞尔维亚概况,希望能让您进一步了解这个看似陌生的国家,其实是与中国最亲密的欧洲国家之一。
1
那段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说起塞尔维亚,我想大部分国人的记忆会停留在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进行轰炸,并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二十年过去了,年6月我来了。如今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遗迹已经被拆除只留下一块纪念碑,
遗址即将承担起新的使命,“塞尔维亚中国文化中心”在建中。
随着塞尔维亚对国人免签后,很多国人都会过来看看,短短15分钟,算上我们一共三拨。我觉得这里才是来塞尔维亚旅行最值得国人来的地点之一,铭记历史,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
年3月24日北约对当时的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空袭,为了纪念这场毁灭性的人道主义灾难,塞尔维亚将当时一些被炸建筑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这里最著名的有南斯拉夫国防部大楼、内政部大楼、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没有被炸到的部分继续做办公室使用。
仿佛战争就在眼前,看到眼前的一切,唯有祈祷世界和平。
2
塞尔维亚在哪里?
塞尔维亚地处巴尔干半岛中部,东北与罗马尼亚,东部与保加利亚,东南与马其顿,南部与阿尔巴尼亚,西南与黑山,西部与波黑,西北与克罗地亚相连。
塞尔维亚交通要道式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起初,它处于东西罗马帝国两大势力之间,后又处在奥斯曼帝国和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夹缝中,
就在前南执政时期,这一地区也是处在华沙条约集团和北约集团两大政治势力之间。
数世纪以来,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政治文化角度,塞尔维亚一直就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和桥梁。摘自《巴尔干两千年》:贝尔格莱德的卡莱梅格丹要塞。地处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的高地上,公元前3世纪时,凯尔特人在附近建立了第一个居住点,此后成为东西方交锋的前线,对18和19世纪的旅行者来说,这两条河上的这块高地直接就是西方和东方的分界线:哈布斯堡帝国到此为止,土耳其帝国从这里开始……
(抵达时已是傍晚,未能拍到要塞全景,图片来自网络)
往外扯扯:巴尔干为什么总是成为火药桶?还不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忒“好”了,亚洲欧洲交汇处,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好地方谁都想要……
3
塞尔维亚人口
塞尔维亚全国总人口万(不含科索沃地区)。其中塞尔维亚族占62.6%,阿尔巴尼亚族占16.5%,另有黑山族、匈牙利族等40个少数民族。
(贝尔格莱德街头偶遇)
斯拉夫文明、古罗马文明、波斯文明在这里交融,东正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这里并存。
(拉瓦尼察修道院)
(新帕札尔小巷)
摘自《巴尔干两千年》:随后若干年里,尽管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征服了越来越多的领土,塞尔维亚人也构成了欧洲主要的基督教阵营的抵抗力量,正面应对穆斯林的进攻,但是,拉扎几乎没有从中欧和西欧各民族那里得到任何支持。
4
塞尔维亚安全吗?
比西欧安全,但是出门在外还是要注意自身安全。基本没被难民问题困扰。不对呀,很多难民都是通过巴尔干地区抵达理想国他们只是途径途径途径并没有留下。
贝尔格莱德号称是全球夜生活最丰富的城市,没有之一哟。我想正是因为安全,人们可以放松的享受美好时光。
4
语言交流有障碍吗?
去之前查的资料: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英语很普及,会讲英语的人数约占40%,会讲德语和俄语的人也比较多。较之过往的经验,没问题
(位于贝尔格莱德的华为大厦)
实际情况,英语普及率不高,会讲德语、法语的人真的很多。通过与到机场接机的民宿老板女儿的男朋友聊天得知,塞尔维亚学校都开设了外语课以欧洲各国语言为主,所以本地孩子多数选择德语或法语,方便今后读书、工作。年轻人因为喜欢美国的音乐和电影,所以也会通过各种学习英文,但都很一般。
(贝尔格莱德街头都是中文路牌)
15天下来碰到了英文流利的塞尔维亚人基本上都是窗口单位人员和大学生、大部分客栈老板只会简单的交流且带有浓重的口音、大部分出租车司机和警察叔叔几乎不懂英语,囧事一箩筐,下篇慢慢讲。
(贝尔格莱德街头都是中文路牌)
5
塞尔维亚气候咋样?
塞尔维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风景各异。闭上眼睛YY下:春天,多瑙河解冻的叮咚声开始为这个国家带来生机;
(彼德罗瓦拉丁要塞)
秋天,乌瓦茨峡谷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
(乌瓦茨峡谷)
冬天,万里雪飘的塞尔维亚又成为了东欧的滑雪胜地。每个季节的塞尔维亚都会给您一个全新的体验。
(乌瓦茨峡谷)
为啥没说夏天也许全球变暖,我是6月9日~21日在塞尔维亚,那是相当的热啊,提前体验夏天了特别是南部地区白天根本没有办法在烈日下行走,好在晚上10点左右才天黑,行程不断做调整。最热的时候不是赶路、就是到博物馆艺术馆参观或是回民宿睡觉下午5点再出门。
(诺维萨德傍晚的自由广场)
但是本地人不怕晒,在等班车的一个多小时里面,对面楼上的妹子就这样在自家阳台上晒太阳如果你怕晒,请谨慎选择来塞时间,如果只有暑假有空,请做好充分的防晒工作。
下篇关键字“热情似火的塞尔维亚人”,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还是那句话:希望每一个系列推文,都能在您心里种下一颗人文的种子
如果您对文化旅行感兴趣,可以在后台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ddqh/1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