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你,还记得这一天吗

发布时间:2021/7/2 15:09:05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m-mip.39.net/nk/mipso_7277980.html

贝尔格莱德时间年5月7日(北京时间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用B-2隐形轰炸机投下五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悍然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

北约无视国际法的空袭,击碎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幸福的家庭。最后一刻还在坚守的邵云环

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邵云环的房间里,键盘、鼠标和一些报纸散落在满是瓦砾和碎玻璃的桌面上,一本塞尔维亚语词典静静地躺在尘土中完好如初。就是在这张桌子前,在这台电脑前,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女记者邵云环坚持工作,直到被北约的导弹夺去生命。“遇难前的最後一刻,她还在整理从战地采访得来的素材,”邵云环的同事、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副主任郑坚说。

邵云环,年6月19日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工人家庭,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年9月至年10月,在南斯拉夫分裂、波黑战事正激的时候,年已不惑的邵云环开始在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任记者。她不顾个人安危,两次到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采访;此外还到马其顿和黑山共和国采访过。由于她深入采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许多有见地、有深度,有现场感的稿件,此外她还写了大量内参综述稿件。

邵云环(右)

年3月,南斯拉夫局势日趋紧张,科索沃战火一触即发。已近半百的邵云环再次主动请缨到贝尔格莱德分社工作,不久北约便开始对南实施狂轰滥炸。作为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在发了大量公开报道的同时,连续写了三篇通讯,及时准确地报道了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的现场情况。在邵云环工作的地方,空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作为记者,邵云环最担心的是稿子发不回来。为此她专门写了一篇短文《最怕的是稿子发不出去》,刊登在《前进报》上。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北约导弹从楼顶贯穿而下,把邵云环和丈夫的卧室炸开一个大洞,床被炸飞,完全看不出原来的形状。邵云环的丈夫曹荣飞受了重伤,双眼看不见但神志还算清醒。他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就问:邵云环在哪儿?大家只是说邵云环受了点轻伤。但他已经开始怀疑了:“为什么她受了一点轻伤就不来看我?”其实,邵云环当场牺牲,离开了她心爱的丈夫和儿子,离开了心爱的工作。

邵云环与丈夫、儿子

他们原计划归国后要一个孩子

当晚牺牲的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是一对年轻的夫妻。

许杏虎年生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塞尔维亚语。年7月起任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

朱颖生于北京,中共党员,年1月调入光明日报广告部工作,年与许杏虎结婚,婚后不久便随许杏虎赴贝尔格莱德工作。甜蜜的小夫妻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许杏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每当北约的炸弹落在贝尔格莱德市时,他都立即驱车前往现场,力争获得第一手资料。有一次,他驾车外出采访途中突遇北约空袭,一颗炸弹在他前方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和横飞的弹片几乎将他的车掀翻,但他没有退缩,只是打电话给在家为他担惊受怕的妻子朱颖报了个平安,便又继续驾车前行。

夫妻二人在南联盟报道现场

据人民日报驻南联盟记者吕岩松回忆:“年才出生的朱颖是个特别活泼可爱的女孩,我们都把她当小妹妹看待。她一直说无论仗打到什么程度,只要记者站需要她,她一定不会离开的,她会一直陪着许杏虎。她也的确帮了小许很多忙,发电子邮件,开车,上街洗照片。他们还打算这次回国休假时生一个孩子。”然而北约的导弹杀死了这对甜蜜的小夫妻。凌晨3点多钟,大使馆工作人员终于从废墟中找到了许杏虎的尸体。能看得出来,小许死得很痛苦,手还是那种剧烈挣扎的样子,衣服也都破了。而他的新婚妻子朱颖死得更惨,从二楼被炸到了地下室......5月9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国旗依旧在废墟上飘扬22年过去了中国繁荣富强欣欣向荣烈士们可以瞑目了22年过去了但这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记缅怀烈士珍爱和平审校

李凌俞月花编辑

赵伊汉签发

凌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ddqh/2279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