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当地气候 >> 一部让美国想禁掉的片子
专题片披露了一组数据:自年至年,世界上个地区发生了次武装冲突,其中美国发起的有场,约占冲突总次数的81%。
,平民死亡万人、难民万人;越南战争,平民死亡万人、难民万人、落叶剂受害者万人;海湾战争,平民死亡12万人,制裁致死万人;阿富汗战争,平民死亡3万人、难民万人……美国反战组织“粉色代码”有关报告显示,过去20年,美国及盟国持续轰炸他国,日均投放40多枚炸弹、导弹;年以来,美国及盟国在他国共投放32.6万枚炸弹、导弹,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和也门成为受袭最严重国家。
一个看上去对人权有高度“洁癖”的国家,如何让战争与人权并行不悖?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说得透彻:“只要认为需要、对自身有利且力所能及,美国就会产生动武的冲动。由此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再可怕,也总是别人承担。”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为达一己目的,把己方利益说成全社会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这恰是美国“人权”最生动的注脚。
“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出自《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这句话本是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常识。然而,自年美国卡特政府上台以来,“人权”沦为维护霸权的工具;至布什政府时期,“人权高于主权”的科索沃战争堂而皇之上演,让世人看清了西式人权走向其对立面的真相。
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联合国宪章》 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提出“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
讽刺的是,美国也在宪章上签了字。如今看来,当年的白纸黑字,斑斑都是血!
免责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ddqh/2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