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被掩埋的巨人奇幻外衣下对记忆的追索

发布时间:2021/10/18 15:00:33   点击数:
北京哪间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北京时间年10月5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诺贝尔文学奖正式公布,今年的获奖者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以表彰其“小说强大的情感力量,揭露我们与世界连接的虚幻感之下的深渊。”

在刚刚过去的这几个小时,石黑一雄的名字已经在媒体与社交网络上刷屏。当然,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后都是如此,虽然几年过去,非文学爱好者们往往已经忘却了大半。但奖项与报道依然是重要的——一年之中,至少在这个日子里,人们有兴趣去深入了解一位熟悉或陌生的作家,了解他在作品中想要表达之物。

石黑一雄最近一部和中国读者见面的作品是小说《被掩埋的巨人》,在这部看似奇幻的小说中,他所探讨的是一些严肃的、有关历史与政治的话题——“社会和国家忘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

撰文

谷立立

说起来,石黑一雄实在令人看不透。日裔身份让他顺顺当当地跻身“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但他的写作偏偏是“反移民”一路。他自诩“国际主义作家”,向来以去个人化的写作见长,如此一来既虚化了文学类型的分界,也跳出了被贴标签的危险,从而可以毫无顾忌地将文学触角伸得更远更长。比如《浮世画家》、《小夜曲》与艺术结缘;《长日将尽》写英国庄园旧事,似有《高斯福德庄园》之风;《别让我走》更是剑走偏锋,干脆写起了克隆人;《远山淡影》终于提到了他的同胞,可骨子里还是英伦范十足。

石黑一雄。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时隔十年之后,石黑一雄再次提笔,写下的竟然是奇幻小说。但石黑一雄毕竟是石黑一雄,不会为了奇幻而奇幻。奇幻只是他回归创作母题的手段,它服膺于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且受制于他一以贯之的创作主题。《被掩埋的巨人》表面上集结奇幻小说的一切元素——亚瑟王、圆桌骑士仗剑而来,巨人、食人兽、恶龙齐齐登场,活脱脱一出吸人眼球的高成本大片。但若是细细读来,却未必如此。

《被掩埋的巨人》

作者:[英]石黑一雄

译者:周小进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年2月

隐藏在奇幻外衣下对记忆的追索

故事架构于后亚瑟时代的英格兰。彼时,不列颠与撒克逊之间持续多年的战争已告结束。但诡异的是,随着和平的降临,一片奇怪的“遗忘之雾”吞噬了整个山谷,居民失去了记忆,极少谈论过去,从此生活变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穴居于荒原的不列颠老男人埃克索常常想起过去的事,那是他挽着儿子的手走在回家路上的片段。不过,日渐模糊的回忆并没有为他提供孩子最终的去向,反倒让他越加迷惘。

为了赶在记忆清空之前找回亲人,他和妻子比特丽丝开始了一次遥遥无期的征程。在寻亲路上,两人邂逅了亚瑟王的圆桌骑士高文、撒克逊骑士维斯坦。其后,整个事件终于渐渐显现出大致轮廓:一只名叫魁瑞格的母龙口中喷出大量烟雾,导致失忆症在整个山谷蔓延开来。

不妨说,“屠龙”是小说的核心,但不是写作的目的。至少在石黑一雄笔下,这一场面并不惊心动魄,甚至有些潦草。它充其量是一个引子,引出的是他对记忆的追索。没错,记忆。这是长期纠缠他的执念,也是移民身份给予他的最大财富。即便他多么不情愿将写作限定于移民文学的狭小领域内,有些东西还是留了下来。它们在字里行间萌生发育,并将其根系向着更深更广处延伸。

记忆不分好坏皆是宝贵的财富

具体到石黑一雄,书写的空间与身份的重构总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管主题如何腾挪游移,记忆永远是他颠扑不破的深核。他深知要定义身份,首先要找回记忆。而回到小说,记忆的丧失一再阻碍着石黑一雄和他的人物前行的步伐,最终只得在诸如“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一类问题上团团打转、首鼠两端。

由此看来,《被掩埋的巨人》是一个关乎记忆的寓言,是一段屠龙的伪传奇,甚至是一种现实的隐喻。石黑一雄是现实中人,他并非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ddqh/238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