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当地气候 >> 中国的崛起超出预期美国军事改革未达目的
关于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过世,这些天的段子已经说得够多了。不过我们或许也应该严肃地回顾一下他主持的美国军事改革。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拉姆斯菲尔德的想法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更不是想让美国的对手占便宜。认真研究他的军改思维后就会发现,拉姆斯菲尔德是个思想极其前卫的人,不过也正是这种前卫,让他主导的美式军改步子迈得过大,结果把美军这架“战争机器”扯得乱七八糟,一系列消极影响延续至今……
在拉姆斯菲尔德上任前,美国的军备发展思想基本延续了冷战时期的“大规模正规战”概念,设想与类似苏联和华约级别的强大对手打一场世界大战。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美军的一系列新式武器大都是冷战末期思想的延续,F-22战斗机、“科曼奇”武装直升机、FCS陆军战斗系统与“海狼”级核潜艇等,都是准备大批量建造的未来主战装备。当时还被称作JSF“联合攻击战斗机”的F-35,则是打下手的小角色。
但随着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等的爆发,美国针对中小国家的战争胜利来得过于轻松,加上精确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美军高层开始逐步认为,冷战时期的“世界大战思维”已经过时,未来基本不会出现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强大力量。至于对付中小级别的对手,完全可凭借压倒性的技术实力实现“一击斩首”,根本不需要高烈度的短兵相接。
而拉姆斯菲尔德主导的军事改革,正是在这种对美国的实力与技术充满信心下的产物。至少在他在任时,全球的情况的确如此,而且从技术层面来说,他的思路也并非不可行。
以空军为例,当时美国人自认为F-22的性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向无敌,因此数量不用太多,只需凭借隐身等优势消灭敌方空军和防空系统,接下来蜂拥而上的F-35便可以大量精确制导武器消灭大部分目标。至于超出航程的远距离目标,B-2隐身轰炸机就足以解决。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拉姆斯菲尔德自然认为用不着采购太多F-22。至于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也被削减了大量尖端武器装备。
只不过如前所述,当时的美式军改思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世界上不会再出现一个强大到足以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力量。但是,正如“历史没有如果”这句话一样,美国人的如意算盘很快就破灭了。冷战结束约15年后,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开始迸发出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综合国力提升迅猛,整体军力更是直逼乃至部分超越了当年的苏联,并迅速缩小着与美国的军事差距。当时间进入年左右时,拉姆斯菲尔德的军事改革基本就已经是一盘败局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与其说是美国的军改空有先进思维,却对宏观形势有巨大误判,倒不如说是中国的发展打破了美国人的预期,更打乱了美方的战略布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