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3/20 13:39:31 点击数: 次
一般来说,远程战略轰炸机是否具备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和打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全球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战略机是极少的。这种轰炸机的设计需要一个国家几乎所有工业门类的参与。就用航空涡扇发动机作为例子来说,在设计加工中风扇或压气机叶片时,不仅要求材料具有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还需对其加工密度进行严格监督。为了实现这一精度要求,高精尖制造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战略轰炸机,大当量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之一,一个大国要想在国际军事中占领一席之位,必须要拥有远程隐身战略轰炸机。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一直以来都是各国进行轰炸机研制的两大难题,现在全球也仅有七款战略轰炸机正在使用,它们是美国建造的b-1枪骑兵、b-52同温层堡垒及b-2幽灵,俄罗斯的图-、图-95、图-22,以及我们国家建造的轰-6k。七款轰炸机中,b-2是最出色且最具战斗力的战略轰炸机。因其几近完美的隐身性能,让其他轰炸机都失去了颜色,b-2幽灵的研制成功在世界范围内极具影响力。身着“隐身衣”及特殊的隐身系统可以让他躲避雷达波侦测,并在敌方毫无防备之际进行突袭攻击。b-2幽灵第一次现身是在年的科索沃战争,其超强爆发力瞬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反响。在整个科索沃战争中,美国非常珍惜b-2型轰炸机,所出场比例为美国战机的1%,但投弹量所占比例比较高,竟可达全部投弹量的11%。当时,b-2战略轰炸机自美国出发,直达科索沃上空,进行了一场高技术的空袭后,再成功回归美国陆地。在科索沃战争中b-2所凸显出的长滞空长航时能力及军事反应能力,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达到这样的水平。直到现在,美国仍不甘于此,美国还在对其隐身性及武器装备的功能进行更新升级,确保它能在世界始终占据领先地位。它象征着美国在军事领域上的地位,给予了美军极强的军事自信,也为全世界的战略轰炸机提供了一个榜样。作为世界第一种隐身战略轰炸机的b-2轰炸机,大多数人第一眼看到时有哪些感受呢?从外形来看其实更像来自电影里的外来飞碟。这种科幻的感觉源于b-2拥有独特的双“v”形尾翼原始设计结构。该轰炸机在外形上面避免使用了大而垂直的垂直面,例如b2没有没有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将机身与机翼完全融合,就连空中加油装置都是在机身表面肩膀部位,在机体外部也没有挂载任何电子设备,以上设计也是为了有效降低被雷达探测到的可能性。将机翼前段部位直接与机头进行交接,机翼后掠33度,使从上、下方向入射的雷达波无法反射或折射回雷达所在方向,机翼后缘部位与常规轰炸机不同,机翼后缘呈锯齿形。在每一个机尾尾翼边缘处都设计成垂直角度,b2这种飞翼布局的天生优势在于要比常规飞机的载荷效率更高,它的机身采用了特殊的流线型线条设计,有效降低了因空气而形成的阻力,当飞机的机翼不再仅仅是作为承担机身重量的一个作用之下,飞机整体也就构成一个升力面,极大地提高了飞机的气动性能,增加了升力。帮助b-2轰炸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飞行更远的距离。如果在空中飞行期间不进行加油,最大航程可高达千米,而空中加油后更是达到了公里,滞空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b2在空中加油的情况下都可以到达地球的任意一个地方。对于隐身设计,整个机身的外形,中部部位即主梁和发动机机舱的表面涂层运用的是钛复合材料,余下的部位则由其他复合材料构成,可造成雷达波的相互抵消。由美国现在透露的资料可以发现,整体机身表面积是非常大的,但其雷达反射截面极小,不达0.1平方米。(σ<0.1m)机身矾翼的前端更是运用了一层特制的吸波材料,此材料可吸收部分雷达波,是一种重要的军事隐身功能材料,除了具有吸收雷达波的作用外,还可通过降低温度散射红外波,进一步降低敌方对其的可探测性。由于b-2轰炸机的隐身性装备太过精壮,且美国进行多项改进使它几乎可以全波段隐形,相关机构根据研究指出,此轰炸机极大可能性地采用特殊方法进行吸波复合材料的制作,此方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异形碳纤维结构,可通过改变碳纤维的截面形状以提高吸波性。美国休斯飞机公司曾是美国空军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像ku波段apq-无源相控阵雷达就是休斯公司专门为b-2轰炸机所研发的。该雷达在年的时候就已经投入使用了,到如今,依然是全世界隐身性能最好的一款雷达。an/apq-雷达采用了电子扫描式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可以涵盖更大的侦测范围,为了拥有更全面的扫描视角,这款雷达还安装了2组雷达天线阵列,不用加旋转式或摇摆式天线,通过移相器来控制不同天线单元的相位,就能得到各种方向的波束,并且扫描速度不会受到天线大小的限制。并且,这种雷达也能进行跟踪、回避,发现并截获敌方武器、搜索被锁定的目标、进行无源探测等,拥有多种功能的an/apq-雷达,极大的满足了b-2战略轰炸机的战略需求。通过把an/apq-雷达数据和gps数据、合成孔径状态所展示的目标图像进行结合,通过这种方法,让轰炸机的打击精度实现了质的飞跃,b-2也在装载了它之后整体的性能得到了更好的提升,投放常规武器的精度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an/apq-将原有的相控雷达阵系统优化为了源电子扫描阵列,通过掩盖其在多个rf频谱中的特征,让b-2在飞行过程中更难以被敌方所检测到,就算在雷达使用的状态下,b-2依然不会暴露位置。所以当b-2战略轰炸机从敌方的上空进行低空高速飞行时,敌人的勘测雷达也只是一个摆设罢了,对于这种情况,敌人也只能选择默默的看着它攻击,再潇洒的离开。为了让b-2更有用,适应性更强,美国在b-2轰炸机的设计中用了最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b-2的导航系统由两套统组成,一为常见的惯性导航,还用了另外一套设备,就是天文惯性导航系统nas-26。nas-26作为天文惯性导航系统,主要是利用跟踪天体,根据天体来确定自身的位置,然后进行导航的。而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导航,是因为强电磁干扰已经成为现在导航战的基本模式,天文导航系统天然抗干扰,但它有一个缺陷就是精度不高,基于以上种种,配合惯性导航,天文导航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就可以很好互补了,双导航系统不仅能提供准确导航给b-2战略轰炸机,又可抗强电磁干扰,精度差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加之,b-2战略轰炸机同时配备了gps辅助瞄准系统,能快速锁定目标,并且把要查询的目标放大四倍,得到更好的精确度。按照b-2战略轰炸机的初始配备,搭载16个gam或jdam精确制导炸弹就已经是上限。美国并不满足于此,在年为其制定了升级计划,b-2战略轰炸机的最大承载量已经扩大到了80个jdam精确制导炸弹,20吨有效载重能力已经不在话下,发动一次攻击就能使目标无法翻身。如果携带核武器的b-2战略轰炸机攻击目标是一个小国,世界上可能就不再有这个国家的踪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各种战术数据链系统产生,b-2战略轰炸机配备的则是集通信、导航和识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link16视距战术通信系统,通过共享信息作战人员的目标识别能力快速提高,避开威胁的成功率也进一步加大。并且作战平台配置了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b-2战略轰炸机和世界各地的联合指挥官将会被纳入同一个信息网络系统,战场信息得到了更高效的交流,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武力威慑就又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b-2战略轰炸机在美国的装备武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各国想要争相仿制的对象。它独特的外观设计和导电特性让他能够悄无声息的进入别国的领空。美军针对它在服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直在改进它的系统,它成为了美军扩张其势力范围的有力武器。但是它的进化产物b-21已经进入研发阶段,据可靠消息,它采用的全是最先进的技术,在隐身性上比b-2做得更好。本来在年圣诞节前后,最新款的战机b-21就能问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颗新星要推后登场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建设,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要在年前超过美国,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完成它,中国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国力的强盛也代表着中国能够花费更多精力去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发展世界高新技术,建造现代化武器装备,包括远程战略轰炸机,这个一直被他国掌握尖端技术的领域。轰-20,这就是中国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名字。在年5月,中国空军的官方宣传片《大国起飞》里,首次披露了轰-20的轮廓图,尽管机身全部被布遮盖,但是那无比优美的流线型轮廓就已经足够令人激动。到轰-20翱翔于天际的时候,就是中国的军事力量更上一层楼的时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linkencar.com/ddqh/267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