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地理位置 >> 拨开乌云密布的东北亚
经作者投稿发布
从“半岛四月危机”发酵,到“卡尔文森号乌龙”的摊开,媒体舆论、专家点评,更多的是纠葛于现象问题争论不休。或有对斩首行动的分析、也有对航母打击群的说明、“弃朝论”、“保朝论”等等……横议于前,辩给于后。五花八门各种分析,但是国际形势并不会按照愿望思维出牌。
面对偶然性事件的发生,缺少对本质问题的深入剖析,一旦必然性事物喷薄而出,难免陷于一头雾水的窘态。所以,战略研究“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以下,从各方的战略核心价值,审视半岛问题。
1、从知彼角度研判,朝核问题的存在介于美国的利弊。
朝核导问题,从年至今,一路喧嚣15年。截止今日,是否具备针对美国构成威慑力?显然不够。实力、决心、使对手相信、核威慑三要素,一样也不具备。
①、经济因素:美国发动海湾战争,目的为了石油美元;发动科索沃战争,目的遏制欧元;假使发动半岛战争,美国能得到什么?用局部战争抵制一带一路及人民币崛起?显然是伪命题。鉴于当前美国经济泡沫的膨胀率,稍有把握不当,便触及货币霸权的基石。更何况半岛背后的陷阱,可使一个金融帝国的神话不复存在。迄今为止,美国打的都是可控的局部战争,没有一场是赌国运的战争。
②、政治因素:鉴于,特朗普在备受争议中上台以来,更是带着充满对手的内阁团队。执政百天,国家安全委员会人事变动几经更迭,一辆散架的战车,很难驰骋战略决策。本就拥有一定外交权限的海外战区司令部,此时根本不会听白宫随意调遣。(譬如,他的前任奥巴马,上任三年貌似权力在手,但是想从阿富汗撤军,则调遣不动。直到拉登击毙之后,才为撤军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因为,海外战区司令部分割了白宫一部分权力。)所以,当有观点认为“卡尔文森号乌龙”是一场心理战。实际该命题根本不成立。如果此次针对朝鲜开展的心理战,受到冲击的只能是中国5月份的一带一路论坛,那么美国仅仅摆上10天的“乌龙”显然不合逻辑。相反,若是心理战更应该将航母开赴半岛。此事只能证明,美国当前内政一片混乱。
③、军事因素:朝鲜不是伊拉克、也不是利比亚。无论萨达姆还是卡扎菲,都是政变之后箝束在派系的矛盾中统治的政权,相比其国内统治远远无法与三代人经营的金氏政权相提并论。如今朝鲜金正恩时代又完成了大规模的新老交替(如名人民议会议员,就换了人的新议员),直至“七大”夯实了“唯一领导体系”。因而,朝鲜政府组织严密,内部结构执行力强,以压促变的方式目前几乎不可能。同时,在它的抗打击能力方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过历史的检验,并不断完善常备不懈。
(如果,单从对朝鲜的军事角度讲:即便地面军事力量被摧毁,它的二次对韩打击能力仍然存在,届时韩国将成为一片火海。韩国作为此次美日韩联盟的当事人,绝不会为内战而付出此等惨重的代价。现在的韩国不是李承晚时代,而朝鲜仍然延续了金日成时代。从整体战略而言:朝核问题是捆绑美日韩联盟的基础,美国颠覆朝鲜无异于颠覆自己在东北亚建构。现在的美国也不是杜鲁门时代,为了争夺两极格局的霸权,而陷入一场错误的战争。如今美国的每一场战争,都会考虑直接或间接的战争盈余!)
④、外交因素:半岛问题由于地缘关系,无法迈开中俄这两道门槛。尽管金正恩这个“问题男孩”使中国倍感头疼,但是基于地缘战略考虑以及《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方只是“去核而不弃朝”,中俄也不会认可用武力解决朝核问题。
综上所述,那么特朗普政府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战略核心价值是什么?除了特朗普假借国际事端,转移国内党争的窘况之外;单从美国国家的战略目的而论,笔者认为存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军事方面,无非欲图把美日韩一对一的双边军事合作再次进行捆绑,建构美国秩序下的东北亚小北约。(目前美日韩仅是签署了《关于朝鲜核、导的情报共享协定》,实现三边军事情报共享机制。而美日方面则是《防卫合作指针》,美韩方面则为DSC“遏制战略委员会”及“4D概念的执行方针”。)据此,美国若放弃对朝战略忍耐政策,采取武力去核,战争的结局它能得到什么?显然是一个伪命题。
其次,在经济方面,鉴于,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五大外资来源地,年中韩两国签署了自贸协定,韩国即是亚投行成员国,又是本次“一带一路论坛的成员”。因而,美国利用朝核紧张的局势,达到经济建构的目的。譬如,5月北京召开“一带一路论坛”,韩国也是参会成员,那么朝核危机的局势,便不得不考虑如何介于北京与华府之间的关系。还有日本也是一样,今年4月13日“中日韩自贸区第十二轮谈判”在东京举行;然而4月18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则与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会晤时称“虽然TPP已成往事,但美日未来有望达成自贸协定。”不言而喻,美国军事搭台的背后,总会有经济唱戏。
所以,没有朝核威慑,美国则不能将日韩的政治、军事、经济、进行整体捆绑,但是未来核导的发展不能超出美国的战略底线,否则朝鲜才是挑战美国的战略忍耐。当前大国之间商讨的朝核问题,即是在调控战略火候的基础上营造有利于己的战略维度。
2、从中方角度审视朝鲜问题的利与弊。
随着萨德问题和半岛局势的不断升温,围绕朝鲜这个“问题男孩”,由此展开了“弃朝论”和“保朝论”两种不同观点的分歧。在黑与白之间,哪种观点才符合客观利益呢?
①、持“弃朝论”的一方:认为朝鲜一次次核试验,以及年朝鲜“七大”将“经济与核武发展并行推进路线”写入党章,无疑辜负了中方为此斡旋所做出的努力。而朝鲜这种一意孤行的战略态度,更近似于年金日成的出牌手法,一旦打破了美国的战略底线,使中美两国被动地卷入一场没有盈利的战争。因而,持“弃朝论”的观点认为:如果放弃朝鲜,达成韩国统一;那么美韩关系必然转变,即像越共统一之后与中国的关系一样。届时,不但可以解除美国在东北亚建构,还可在中韩经济方面排除美国的干扰。
“弃朝论”的优势:可以使我国暂时放下包袱。韩国统一,中韩两国与日本的民族历史矛盾,必然形成对立面矛盾的统一。弊端:即便该命题成立,美国何时撤出驻韩军队?这是无法用空间预估时间的问题!其次,年生效的新版《美韩原子能协定》有限放松了对韩国的核限制,在法理上扫除了韩国研制核潜艇的最大障碍。那么,假使韩国统一之后,北朝鲜遗留下的核武能否销毁?这个问题,谁也无法保证。届时,一个拥有核武且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卧榻之处,谁又能睡得安稳呢?
②、持“保朝论”的一方:认为朝鲜的存在,等于保住中国在东北亚的防波堤。美国尚在维持外海基地,势力范围、缓冲地带;那么我国经营朝鲜即是构筑国境线之外的安全线。从军事与经济的关系考虑,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等经济框架,都需要让其它国家看到我国崛起后的实力,而不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土财主。美国掌握铸币权靠的是什么?它的信誉无非来自实力。尽管当前人民币无意于取代美元,但是在一步步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不得不向世界展示中国特有的信誉实力。
朝鲜,曾经是依托中国而又听话的小弟,至今《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仍未到期。如,条约第二条:“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
鉴于,该条约如上款项,我国则有责任按照该条约友好互助。如果违约,我国不仅失去作为一个大国的公信度,以后哪个国家还敢与我国互签盟约?因此,不能得一时之利,而留长远之弊。
“保朝论”的优势:在于长远角度和维系军事与经济的关系,构筑东北亚防波堤。弊端:当下朝鲜这个“问题男孩”就像一个脱缰的野马,根本不听任何人的劝阻。六方会谈搞过多次,去核谈判费尽心思。去核与否,从当前朝鲜核角度,对于中国并无太大妨害。但是,高调大幅推进核计划,一年两次核试,24次射导,3次潜射,这种顶风核实验的节拍,促使了美日韩军事联盟,为美国布局亚太提供了更好的理由。
综上所述,“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朝鲜与它的核导问题,对我国构成的妨害,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利因素,即是在朝核问题无法积弊顿革的基础上,如何应对美日韩军事联盟?需要考虑的,即是如何避免被朝核问题拖入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结语:
美国敢打吗?颠覆朝鲜实现半岛统一,对于美国是毫无意义的;点穴式打击朝核设施,仍是无法排除的命题。鉴于,这种二律背反的战略概念,即是我国当前考虑的问题。美国做足战争姿态,我国也要做好充足的战备姿态,才能达到“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韩国敢打吗?北朝鲜是光脚不怕穿鞋的,韩国岂能为了内战而付此惨重的代价。所以,一个内政尚且青黄不接,权力分散的青瓦台,根本不可能率先通过对朝宣战。
朝鲜敢打吗?金正恩不是希特勒,希特勒发动战争尚有胜算的几率,金正恩若是发动战争,必败无疑。希特勒发动战争是为了民族;金正恩是为了家族,所以不能相提并论。活着,才能更好的享受牡丹峰。
至于日本,无非是假借朝核威胁论,欲图达到给自己解套的目的。
朝核问题,甚嚣尘上。去核,无论雷声多大,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朝核存在的背后,既缠裹着各个大国之间的战略利益,也是朝鲜裹挟大国之间谈判的筹码。战争的阴影无论多么深暗,都不可能一触即发,核战争没有赢家。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一切战争都围绕利益为中心,一切战争都以规避风险而开展。无论是战争发动者,还是战争自卫者,都在杂于利害的参差中筛选;不论力量强弱,都遵循着这条战争法则而施行……美国、韩国、日本、朝鲜、皆不会例外!
军工圈—军工行业第一公共平台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dlwz/1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