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地理位置 >> 回望年珠海航展中国机载制导炸弹
中国的飞机机载制导炸弹在年第六届航展期间得以“井喷”式出现,当时的《兵器知识》在全国率先刊登了由中航工业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主导研制的千克级的“雷石”6(LS-6)卫星制导炸弹。此后该弹频频亮相于莫斯科、新加坡等航展。在年的第七届航展期间,中航工业的“雷石”6以及“雷霆”2、(LT-2)“雷霆”3(LT-3)激光制导炸弹和航天科技集团的“飞腾”(FT)系列对垒。
▲带折叠翼的千克“雷石”6制导炸弹
从几年来公开的一些照片和模型来看,“雷石”6已经可以挂载于歼-10、歼-8飞机上,“雷霆”2可挂载于歼-10、“飞豹”以及“枭龙”,想必这些武器已经挂载于相关的飞机做了试验,而“飞腾”挂载到飞机上的图片则很少见,可能是因为飞机平台的研制均由中航工业集团控制,所以用自家飞机挂载自家的制导炸弹也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制导炸弹性价比优
卫星制导炸弹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大行其道,包括中国大使馆被美军轰炸,美国事后承认是由B-2隐身轰炸机携带GPS卫星制导的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执行。这种弹药可把精确制导套件安装在普通炸弹之上,既利用了大量库存的普通炸弹,又可以实现精确打击。然而,这种廉价高效武器的兴起需要依赖一个大的系统,这就是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全世界成熟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只有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也就是说,卫星制导炸弹本身看似廉价高效,但要算上一个由24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其科技含量、成本均大幅提升,且全球只有美国独家提供,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目前还未完成全部组网。总之,GPS接收仪很多国家可以造,但网络就一个,被美国垄断控制,所以这种武器的使用是有限制和风险的。当然,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北斗”导航系统的组网,一旦形成网络后,中国在使用上的后顾之忧就大大减少了。
▲JDAM制导炸弹
卫星制导炸弹的另一个缺点是,目前只适于打击已知坐标的固定目标,对移动目标来说,定位、数据链路都有技术困难,即使美国成功做过打击移动目标的试验,但传统上依旧普遍使用光电制导的炸弹和导弹。
▲“飞腾”1是在普通炸弹上装制导套件而成,成本低,使用方便
▲“飞腾”3采用集成一体化设计,具有成本低、易维护、精度高的特点,已在强-5、歼-7飞机上完成试飞投弹
▲“飞腾”5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可挂载于中短程无人机,现已飞机以及第四代战机平台,可提高飞机载弹量
制导炸弹,中国大幅跃进
从外形看,中国卫星制导炸弹与美国相似,都是普通航空炸弹配装卫星制导套件,在使用上也类似。
这次航展展出的“雷石”6卫星制导炸弹已形成系列,共有50、、、千克四种级别,其中和千克两种配有可折叠的弹翼,使炸弹可滑翔增程。“飞腾”2/6也配有增程滑翔弹翼。成为滑翔炸弹后,这些制导炸弹的射程可达40~60千米,处于敌方防空武器射程之外,载机发射后就可以返航,可有效保护攻击机的安全。中国推出这些卫星制导炸弹显然是为了出口,因为这些弹药的单价应该比美国便宜许多,且不受政治干扰。中小国家在使用这些武器时,美国也不大可能专门为其调整GPS精度等,应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50千克的“雷石”6外形小巧
▲“飞腾”2是在“飞腾”1上增加折叠翼,提高升力,提高升阻比,将最大投放距离从18千米,提高到60~90千米,实现防区外投放
▲“飞腾”6是在“飞腾”3基础上加装增升组件,提高射程。同时优化导航、制导、控制系统,除固定目标外,可打击慢速移动目标
▲“飞腾”系列制导炸弹
激光制导炸弹是第一代电视制导炸弹应用越南战争以后开发的第二代精确制导炸弹,在年轰炸清化大桥的空袭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战果。本届珠海航展展出的国产激光制导炸弹有“雷霆”2(LT-2)和“雷霆”3(LT-3)两种千克级别激光制导炸弹。
▲“雷霆”2外形酷似俄罗斯KAB-L激光制导炸弹,技术比较陈旧。“雷霆”3则结合卫星与激光制导,技术新颖
“雷霆”2显然在外形上与苏联/俄罗斯的KAB-系列激光制导炸弹类似,其制导装置也由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开发,弹药等部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制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非常困难,各军工企业失去国家保障,生存难以为继。当时俄罗斯由叶利钦主政,与中国关系良好,各军工企业极力向中国推销武器和技术,当时俄罗斯印刷的武器推销名录中,KAB-L激光制导炸弹就赫然名列其中,中国应该就是在那时获得了相关技术。据俄罗斯资料称,KAB-L弹长毫米,弹径毫米,安定面翼展毫米;最大投弹距离9千米,投弹高度0.5~5.0千米,投弹速度~1千米/小时,圆概率误差5~10米。估计“雷霆”2参数与其相仿。在俄方的资料中,KAB制导炸弹系列还有1千克级KAB-1L、千克级KAB-LK集束炸弹,千克级KAB-KR电视制导炸弹,KAB-OD电视制导燃料空气炸弹。
▲“雷石”6需要在执行任务前在地面装定好目标信息
▲“雷石”6可由载机从不同航路飞至释放位置投放
▲“雷石”6攻击过程示意图
“雷霆”2采用和美国“宝石路”类似的小孔径激光导引头,风标定向滚转弹体,X形前后翼传统激光制导炸弹外形。与之相比,“雷霆”3则是全新设计,类似美国波音的激光JDAM,使用了低阻力修长的弹体,飞控弹翼在后部,让射程更远。“雷霆”2在一对平行激光导引线中攻击目标,“雷霆”3采用陀螺稳定激光导引头,在激光扇面中攻击目标。“雷霆”3增加了捷联惯性制导和GPS,作为滑翔段的中段制导,命中精度提高到3米。“雷霆”3长3.58米,直径0.38米,翼展0.95米,重千克,射程24千米。它还有一个穿透式战斗部,可穿透1.5米钢筋混凝土。很显然,“雷霆”2与“雷霆”3构成了高低搭配。
P.S.《兵器知识》杂志的投稿邮箱已更换,新邮箱:bqzs
cos.org.cn▼欢迎购买《兵器知识》杂志▼
获取更多详细内容!
欢迎订阅年下半年《兵器知识》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