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从两个小故事说起

发布时间:2020/11/7 20:42:52   点击数:
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我在微博写了两个年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炸馆亲历者吕岩松讲述。炸馆后,大家赶紧清点人数,发现缺了4个人: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和使馆武官任宝凯。已撤离的幸存者,非常焦急地向救援人员指这几个人的住处,希望能尽快去救他们。但是,使馆内部的煤气罐和汽油还在不停地爆炸,北约第二轮轰炸也开始了,当时给人的感觉,是整个世界都在颤抖,四处都在爆炸,大家不知道该逃往哪儿。邵云环的尸体首先被找到并被抬出。后来,因为北约有一次轰炸后紧跟着第二次轰炸同一目标的习惯,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救援人员都撤出了使馆大楼。许多使馆同志心里非常焦急,不少人在没有任何仪器和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要自己冲到楼里救自己的同事。其中一个在使馆工作多年的南斯拉夫雇员叫布什科,身背一个氧气罐,爬到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的屋子里沿着墙壁摸了一圈,但没摸到人。当时,楼里还燃着大火,爆炸声不断,情况非常危险。但就是有这么好的南斯拉夫人,为了救人,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第二个故事,是武官任宝凯的经历。任宝凯是最后一个被找到的。医院里和楼里各处找了很久,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后来,大家不甘心,又把南斯拉夫的救援人员找了来。经过艰苦寻找,上午8时15分,任武官终于被找到了,他穿着短衣短裤躺在自己的床上。这时距使馆遭轰炸已经9个小时了。任武官被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任何受伤的痕迹,但头部受了伤,脸上满是泥土、鲜血和被呛时呕吐出来的白沫。被救出时,他已完全失去了知觉,只有一些呼吸。潘占林大使向塞方求助。当时,塞尔维亚医疗急救中心,在人手已经极其紧缺的情况下,二话没说,立即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医疗小组,对任武官进行抢救。在塞尔维亚医生的努力下,任武官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写完这个故事后,我又确认了一下:

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在安理会公开会议上,一共就投过两次否决票,而其中一票,就是因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局势投下的(年1月25日)。

整个回过头去看那段历史,你就会发现,中国在南联盟问题上的强硬,恰恰是对国际公平道义的朴素坚持。

3月24号,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

就在国际社会要么敢怒不敢言,要么跟着轰炸者说话时。当时并不强大的中国,并没跪下。

中国还是一如既往地强硬。

这在安理会的会议记录中,以及在很多外交官的回忆录中,都有记载。

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科索沃问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发言。

在发言中,他表示:北约打击南联盟,中国政府对此强烈反对。

3月26日,联合国再次开会讨论科索沃问题,秦华孙再次强烈反对北约行径。

回顾这段历史,你就会发现,国际上很多事情,都是有因果的。

就拿中国坚持国际公平道义这件事来说,真的被很多西方国家恨足了。

因为中国,他们很多蓄谋已久的坏水没有泼出去,自己反而落了一身骚。

因为中国,他们独霸世界的企图没有得逞,自己的小心思反而暴露一地。

这种故事,简直不要太多。

回到南联盟的故事。

当初南联盟解体后,很多西方学者就说,中国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哪头都没落下好。

中国反而没说什么,继续坚持自己的国际公平正义,一坚持,又那么多年过去了。

如今,新冠肺炎肆虐全世界,而塞尔维亚总统的求助,忽然出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当中国人民再次把目光投向这块许久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2038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