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美国对欧盟布下天罗地网,哈夫塔尔成功离间

发布时间:2020/11/27 12:55:16   点击数: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美欧之间的矛盾始于欧元区的成立。欧元成为欧盟单一市场法定货币以后,其经济总量很快就接近美国,成为全球最二大经济体。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支付比例一度达到36%,占各国央行外汇储备总额的20%,成为全球第二大结算货币和外储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将石油出口绑定欧元,美元霸权将瞬间陨落。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美国必须阻止欧元与石油生产国靠拢,将欧盟拆散或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以免欧盟发起货币起义冲击美元霸权。

年1月1日,欧元刚刚被欧盟19国接纳为欧盟区的法定结算货币,美国阻止石油欧元的行动就开始了。3月24日,美国率领北约盟军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78天连续不断的轰炸,最终导致南联盟解体科索沃独立。科索沃是从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登路通往德国石油管道的必经之路,控制科索沃就控制了中东石油通往西欧的枢纽。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的欧洲诸国对美国的这一战略目的并不清楚,英法德加入了对南联盟的空袭。就连俄罗斯的叶利钦也被美国忽悠了一把。在美国承诺巨额援助的情况下,叶利钦不但没有伸手去拉他的斯拉夫兄弟米洛舍维奇,反而做了一讲令他悔恨终身的事情,充当美国的说客规劝米洛舍维奇放弃抵抗,最终导致南联盟的土崩瓦解。而美国对俄罗斯的承诺至今未兑现,这也是叶利钦坚决将强硬的普京扶上台的重要原因。

科索沃危机爆发之时法国早已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英联军对南联盟的轰炸行动让法国看到了差距。为了寻找存在感不至于被边缘化,法国主动申请参与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战后,美国重新邀请法国回归北约,并让出两个司令职务。从此,法国再次被纳入美国主导的军事体系,彻底抛弃了戴高乐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萨科齐上台之后,其提出了地中海国家联盟概念。计划将沿地中海11国打造成经济、能源和社会制度一体化的区域组织。建立欧盟与地中海联盟之间的自贸区。如果这一设想成功,欧盟就可能将北非的能源供应纳入欧元结算体系。这对于美元霸权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地中海国家联盟建立不久,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国家的石油天然气源源不断输往欧洲,一度占据了欧洲能源供应75%的市场。

年,美国以法国新晋北约联军欧洲区司令的身份,怂恿法国带领北约成员国对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发动空袭。最终导致卡扎菲政权的倒台和地中海国家联盟的名存实亡。年,席卷北非的颜色革命,让原本由欧盟掌握的北非能源阀门成功转移到由听命于美国的政府手中。石油欧元再一次错过了绝佳的历史机会。

欧洲接连在中东和北非石油供应量受到美国掣肘后,为了建立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渠道,欧盟再次将目光瞄准俄罗斯的廉价石油天然气。过去至今,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共有七条。其中两条经波兰至西欧;两条经乌克兰至西欧;一条经黑海直通土耳其;一条经保加利亚至意大利和德国;一条经波罗的海至德国。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量的80%输往欧洲,占欧洲总消耗的30%。

年,乌克兰总统拒绝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引发乌克兰危机。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被推翻后,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美国乘机煽风点火,引爆了俄乌冲突。年,乌克兰关闭了俄罗斯过境通往德法的“兄弟”和“联盟”两条天然气管道。导致俄罗斯输往西欧的天然气只能依赖“北溪一号”和“亚马尔—欧洲”管线,而后者又必经波兰。美国以向波兰提供经援和军保为由,怂恿波兰关闭了该条能源输送管道。与此同时,波兰向德国索要亿美元的二战赔偿。接着,美国施压欧洲理事会,否决了德国修建“北溪—2”天然气管道线的提案。

乌克兰危机后,欧盟议会终止了俄罗斯的投票权,进一步堵死了俄罗斯加入欧盟的通道。欧盟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制造能力,俄罗斯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如果俄罗斯加入欧盟或同意欧元作为双方贸易唯一结算货币,美元霸权将受到致命一击。正是这样的考虑,美国不遗余力离间分化俄欧关系,避免他们走得太近,威胁到美元霸权的安全。

对美国而言,最好由美国向欧洲供应石油天然气。这样不但可以通过能源供应左右欧洲的产业布局,控制欧洲经济规模。同时也可以避免石油锚点欧元成为新的国际结算主导货币。美元霸权不陨落,美国就可以继续领导世界一百年。

之后引爆的库尔德问题、ISIS和叙利亚危机,本质上就是美国为了在中东和欧洲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防止石油最终绑定欧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重新发起对伊朗制裁,取消欧洲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权,目的还是为了控制欧洲的能源进口渠道,迫使欧洲进口美国的高价页岩油和页岩气,防止其它地区石油与欧元绑定,从而威胁到美元霸权。

美国对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围而不攻,迫使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燃气苏伊士公司,德国巴斯夫、意昂集团和温特沙尔石油公司,荷兰天然气公司和意大利埃尼集田等巨头不得不终止与上述三国的能源合作和交易。科索沃战争、希腊债务危机、空袭利比亚、英国脱欧、乌克兰和叙利亚危机;制裁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美欧贸易协议谈判、追加军费支出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后,欧洲彻底弄明白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建立欧洲的独立防务系统在欧盟内部形成共识。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理事会上刚提出建立欧洲军的设想,法国天然气主要供应国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就发生政权更替。连续执政20年的一代传奇布特弗利卡总统被亲美的军方拱下了台,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一夜之间被美国卡住了脖子。

为了缓解国内的财政压力,意大利不顾美国反对主动向东方大国寻求帮助,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备忘录签署没几天,利比亚东部军阀哈夫塔尔就挥师西进,直取民族团结政府首都的黎波里。

利比亚天然气80%通过地中海“绿溪”天然气管道输往意大利。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共同出资的梅尔利塔石油天然气公司垄断了利比亚西部几乎所有的油气资源和的黎波里西北海上公里最大的天然气田,同时控制了利比亚中东部锡代尔湾以及拉努夫角绝大部分油气资源。

哈夫塔尔是美国中情局手中的一颗重要棋子。西方推翻卡扎菲政权后,国内石油资源重新洗牌,对利比亚伤害较小的意大利成为最终赢家,意大利国内天然气需求总量的30%和石油需求总量的35%均来自利比亚,其它能源来自埃及和阿联酋等国。法国虽然领导了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战后并没有捞到其它好处。利比亚局势平稳后,法国暗中与东部军阀哈夫塔尔暗通曲尺,以打击极端组织为名不断袭扰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油田,并控制了中东部地区的部分石油天然气资源,通过走私运往法国,以此来换取法国的军备和资金。

美国为了报复意大利倒向东方大国,唆使哈夫塔尔以打击极端组织为由进攻的黎波里。并通过英国《卫报》宣称哈夫塔尔受到了法国、埃及和阿联酋的支持。试图离间意法、意埃、意阿关系,以此来阻止欧盟军事一体化进程,阻断意大利能源进口渠道,恶化意大利经济环境,将肆虐法国的“黄马甲”之祸引向意大利。

针对哈夫塔尔叛军对民族团结政府政权的进攻,欧盟原本打算在10日通过一项声明,督促“国民军”停止进攻,后因法国的阻扰没能通过。意大利总理暗示法国支持了哈夫塔尔,称必要时不惜诉诸武力。法国解释之所以阻止该声明的通过,是希望附件其它条款,并否认了意大利的指控。埃及和阿联酋也相继发表声明,支持联合国认可的政权的抗击行动。15日有消息称,政府军击落了一架“国民军”的飞机,外界普遍解读为意大利已参战。与此同时,叛军飞机对埃尼集团在利比亚的一处石油设施进行了轰炸。此次,美国意外的没有发声谴责。

哈夫塔尔以反恐为名出兵的黎波里,遭到了东部政权国民代表大会议员的一直反对。据《利比亚观察者》消息,在13日召开的东部政权国民代表大会上,名代表中仅有32人出席,多名代表发对哈夫塔尔在的黎波里发动的军事行动。

利比亚未来的局势取决于欧洲的决心。德法意是欧盟区的三巨头,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分别是上述三国的天然能源伙伴。只有彼此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才能确保石油欧元的美梦成真。

如果不幸被美国成功离间,欧盟将被各个击破,分而治之。这不但是欧洲的噩梦,也是全世界的噩梦。

美国为了维系霸权,二十年专注一件事,从未有过懈怠。“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也许就是美国的厉害之处吧!

摘自:王小平的视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2057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