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历史沿革 >> 除了女朋友,原来连军队都可以是充气的讲
广告合作、、
第期
迷彩虎·军情
内容摘要:
大家好,欢迎收看第期迷彩虎讲堂,我是你们忠实的战友迷彩虎。
在战争当中,如何隐藏自己是一门必修的基本功,但是自从飞机乃至卫星等侦查手段陆续投入战场之后,伪装这件事情开始变得越发艰难,于是人们干脆换了个思路,索性把自己暴露给对手好了,当然不是真的暴露,这就是本期节目的主角:假目标。
▲点击购买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它,它既是一种具体的仿真目标,也是一种战术的代称,说到假目标,不得不提著名历史故事《草船借箭》,那一个个仿真稻草人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假目标,大雾和稻草人身上的衣物赋予了其足够的仿真度,以至于曹操被几艘满载稻草人的小船“借”走了“十万”支箭。
最早的时候,空中侦察仍然只能依靠肉眼或者光学相机来识别目标,当然,那时候的成像效果自然无法和今时相提并论,一些在我们如今看来制作非常粗糙的假目标仍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欺骗效果,英军曾经就请电影公司帮忙打造了一批假飞机,甚至假机库放在了机场,这一度让德军战斗机信以为真,白白消耗了大量弹药。
在中国战场上,飞虎队也用到过这种战术,众所周知,飞虎队规模并不大,只有68架P40C战斗机,根据飞虎队的要求,中国老百姓用竹子和木头,以及帆布制造出了一架又一架假飞机,以至于日军初期错误地将飞虎队战机数量判断为至少架。
日本人也曾经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过不少假目标,然而其对手美国最不缺的就是火力,管它真目标还是假目标,一通火力覆盖下去,全成死目标了。
科索沃战争的时候,南联盟大量的假目标就曾把北约空袭戏耍过许多次,在持续的饱和空袭之下,南联盟竟然依靠假目标仍然在第一波攻势后保留下来了七成的武器装备。
假目标并非弱势防守方的专利,如果方法得当,同样可以用来进攻,美国空军开发的MALD微型空射诱饵弹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高级的假目标,这种诱饵弹能够模拟各种战机的雷达回波信号特征,甚至还可以模仿飞机的俯冲,爬升等机动,增加拟真度。
按照美国空军计划,诱饵弹将被在战争当中用来试探对面防空火力,多枚诱饵弹发射出去后,对方防空监视雷达追踪数量会达到饱和,同时部署在暗处的防空火力点一旦开火的话也会暴露位置,从而沦为接下来被打击的对象。
这一诱杀的技能在空战当中同样适用,未来空战势必将成为隐身战机的主场,可是就像京剧《三岔口》里刘利华和任堂惠在黑暗中谁也打不到谁一样,隐身战机互相找不到对方,这仗还怎么打呢?诱饵弹的作用正在于此,发射出去若干枚,干扰对方判断,从而诱使对方率先开火,暴露行踪,以此获得空战主动权,毫无疑问,这种武器对于歼20是个不小的威胁。
一般军事假目标大都由金属或者木质材料制成,仿真度比较高,但组装起来耗时费力,真要挪动一下所需的成本并不比真目标低多少,因而充气式假目标成了另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连女朋友都可以是充气的,还有什么东西不能是充气的呢?
充气式假目标现对于硬质假目标,具有收纳方便,展开时间短,部署灵活,成本低的特点,就像公园里的充气城堡,当然比那玩意要小得多,仅仅需要一二十分钟的时间,便可以部署出来,如果可以的话,短时间内便可以部署出一整支集团军,最关键的在于,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一架“飞机”或者一辆“坦克”搬动。
这东西门槛不高,经济条件有限的国家一样买得起,某宝就能买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生产过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假目标,显然是用来对外出口的,而假的东风导弹更是可以模拟发烟效果,细节满满啊。
假目标尤其适用于不对称战争,强国空军轰炸很厉害是吧?几十分钟之内“变出”一支集团军,随便炸,看看那动辄几百万的精确制导武器砸在不到一万块的假目标上面是什么感觉?
随着红外设备的普及,传统假目标也逐渐“原形毕露”,但俗话说得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假目标入不了你红外观瞄的法眼是吧?好说,加点小钱,给假目标里安个小装置,照样能引来价值数百万制导武器的“青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