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历史沿革 >> 从塞尔维亚到匈牙利,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种方案(德国方案)
第二种方案即英法方案,目标是修建从沙特阿拉伯波斯湾地区直达意大利再到巴黎的洲际跨海铁路,大致是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英法控制区)-地中海-罗马-巴黎-多佛海峡第二种方案(英法方案)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两种方案天然存在根本性冲突,同时又都将俄国排斥,尤其是德国方案的严重排俄使得原本应该参与到德国(陆权)方案的俄国向英法靠拢,后果就是,原本应该完成的巴格达-柏林路线的核心中段在英俄支持的塞尔维亚境内中止,严峻的战略被动迫使德奥在塞匈边境抢先进行战略进攻,于是在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标志着两种方案在军事上的较量正式开始.最终的战争结果是德奥一方传统的陆权国家全面失败,使得欧洲陆权国家及其方案被海权国家及其方案所压制,错失了后发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赶超先发国家的机会,一直到年。陆权方案的波澜再起与折戟成沙年苏联的解体,致使东南欧出现大片权力真空地带,以德法为核心的欧盟携冷战胜利以及欧盟东扩的影响,意图重启柏林-巴格达方案,夺回在一战后丧失的石油运输主导权以及启动石油与欧元直接兑换,两者的关键核心就是打通塞尔维亚至匈牙利段的铁路,因此欧盟旋即将扩张方向由向东转变为向南,希望通过在经济上的手段来实现对这一地区的整合,但由于苏联解体后的影响,塞尔维亚始终处于混乱状态,依旧是柏林-巴格达线的阿克琉斯之踵,而已执行数年的海权方案的主导力量英美在冷战结束尤其是海湾战争后实力急剧上升,石油路线的始端和终端都在英美手中牢牢掌握,同时海上运输路线即将完成,面对德法这一陆权力量的挑战,塞尔维亚成为英美战略进攻的最佳切入点,随着年科索沃战争和北约联合轰炸的结束,初具希望的塞尔维亚段被再次切断,陆权方案再次受到压制,欧洲希望借此获得发展与独立地位的努力也随之消散,中东到欧洲腹地的通道走廊依然掌握在英美海权手中。这两场战争的最终结果都以陆权的失败告终,但究其本质依然是西方势力内部之间的一次权力主导的争夺,无法对全球东西势力平衡做出根本性改变。阿勒颇之战,东方力量冲出西亚年2月16日,俄叙联军收复北部重镇阿勒颇,打通了M4/M5公路的尾端部分,使环波斯湾产油区/北伊拉克与拉塔基亚/塔尔图斯等东地中海大型港口结合起来,第一次将自年被美国/以色列打断并占领的新月地区重新连接起来。完成了对英美海权控制下的中东产油区的切割,同时取得了德国规划的柏林-巴格达路线的源头中东部分的主导权,这是自年12月末中俄协助叙利亚击退外敌入侵以来取得最大战果,打破了自19世纪东方国家在地缘上被围困于内陆,金融上受制于西方海权力量的局面。随着阿勒颇战役的胜利结束与这一地区的重新整合,英美以所规划的南方石油运输路线与中俄规划并主导的北方石油运输路线之间的较量也发生根本性转折(红线即为中俄等东方陆权力量规划的新的由环波斯湾地区通往欧洲的石油运输路线,大致是阿联酋-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塞尔维亚-匈牙利-柏林,绿线即为英美以等西方海权力量规划的由沙特约旦通往欧洲的石油运输路线,大致是以沙特-约旦-以色列海法城-地中海-意大利罗马-欧洲,具体内容会在之后的文章中涉及),中俄等东方力量主导的北方路线的西亚中东段在阿勒颇战役结束后全线打通,并在强大军事保护下,开始穿越土耳其,向欧洲腹地进发,这是自18世纪奥斯曼帝国退出欧洲之后,东方力量首次向西方海权进行“战略反攻”。挺进塞尔维亚,叩关欧洲从地图上看,塞尔维亚处于连接欧洲与安纳托利亚的中心枢纽,是从南部穿过喀尔巴阡山脉的唯一地点,只有通过塞尔维亚才能进入欧洲腹地在中俄于西亚取得节节胜利后,塞尔维亚也传来了好消息,年5月武契奇亲自视察塞匈铁路的塞尔维亚段的施工情况,并表示在7月该段铁路正式完。这一消息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在这一段路线的完工,标志着自年中止的连接欧洲-中东的核心枢纽第一次被打通,初步实现了中俄等东方力量规划的欧洲部分起始段的建设,塞尔维亚这个东南欧著名的火药桶第一次实现了建设沟通东西方桥梁的目标,迎来了本国发展的曙光.年7月塞宣布将在本国境内建设中国疫苗工厂,并将于年10月实现与阿联酋实现疫苗工厂在中东地区的共同建设——在疫情爆发的严峻背景下,塞尔维亚一度成为疫情的集中爆发点,一旦被疫情击垮,那么即将完工的塞匈铁路将会被重新打断,通往欧洲的核心枢纽将会重新陷入一如百年前的大混乱之中,而在塞尔维亚的中国疫苗工厂不仅可以为其提供强力生化防护,保证施工地区的防疫安全,同时可以通过塞匈铁路向全欧洲输送疫苗,实现在欧洲地区的疫苗主导权,防止塞和欧洲被绑在美国设计的生化战车上,而阿联酋和塞尔维亚的合作,从根本上体现出中俄等力量规划的从波斯湾阿联酋直达欧洲的路线的稳定性,在阿联酋生产的疫苗以及石油只有通过这一路线才能畅通无阻的抵达欧洲。年6月1日武契奇表示再加入欧盟后不会损害中俄利益,依然维持中立地位,这一消息包含了重大地缘变动—欧盟自身的准入标准十分高,并且在08年金融危机后停止扩张,为何会突然接纳塞尔维亚?其中的核心奥秘之一即中俄所规划的中东-欧洲路线已经取代德法规划的柏林-巴格达方案,同时对英美以的海权方案形成压制态势,欧洲通往石油产地的路线已经被中俄等东方力量所掌握,欧盟只有将塞尔维亚纳入自身,将这个通往欧洲腹地的大门及时进行拉拢,才能在未来中东-欧洲铁路中取到一席之地,第二个核心奥秘就在于疫苗,在越来越严峻的东西方对决的情况下,中国本土的疫苗进入欧洲势必会十分困难,只有利用在塞尔维亚和阿联酋生产的中国疫苗,并通过中东-欧洲铁路运输,才能保证欧洲生化安全,防止其自身被美国绑上疫苗战车,而5月8日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对塞的访问,并且祭奠大使馆事件,就是向外界表明,在必要时刻,如果英美以或者是欧盟的某一方妄图干涉塞匈铁路,应塞方请求,中国可以通过中伊铁路与中东-欧洲铁路直接投送机械化兵力,武力保护当地安全,防止这个桥头堡被这几股势力重新占据。因此,塞尔维亚的表态事实上就是欧盟释放出的强烈政治信号——中俄等东方势力已经叩关欧美腹地。匈牙利的争锋,历史大势不可阻挡随着塞尔维亚疫情的稳定与铁路的贯通,其国内经济出现复苏的曙光,匈牙利与塞尔维亚段的对接已经悄然展开,年3月22日,塞匈铁路巴塔吉尼卡至旧帕佐瓦段正式开通并运营,塞尔维亚至匈牙利的高速铁路首次打通随后通过铁路运输的大量中国疫苗进入匈牙利,极大提高了其国内的疫苗接种率,并安然渡过年初的疫情,年6月5日,匈牙利议会以1比26的绝对多数的压倒性态势否决了欧盟关于干涉中国内政的议题,核心原因就是匈牙利看到了中俄方案的优越性,只有向中俄方案靠拢,才能在疫情漫灌的形势下稳定局势,才能在海权国家即将失去中东石油主导权后内部“熵增”(熵增的意思就是在一个有固定边界和固定资源的环境下,内部消耗的不断加剧与竞争的不断加强,导致环境崩裂)的爆炸中存活,在匈牙利否决欧盟议题后,德国急不可耐的跳出来妄图‘’取消”匈牙利的否决权,正是因为其看到中俄等东方力量在欧洲腹地的顺利推进,引发其主导的欧盟内部的“撕裂”以及对自身能源安全和地缘安全的担忧,而匈牙利随后的强硬对德表态说明了,中俄等东方力量的进入以及对中东-欧洲路线的主导已经是历史大势.随着塞匈铁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见的通往德国的德匈铁路也会在不久之后开始动工。G7会议的撕裂,鹿死谁手未可知此次G7的公报内容中,德法意欧盟四方拒绝就中国议题发表强硬措辞,正是这一新变化下的主动适应--德法等国对自身的利益诉求和目标一直都有着清晰的定位,那就是掌控柏林直达巴格达的洲际铁路,为此不惜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是战争的结果表明,仅凭西方内部的陆权力量无法完成这一宏大目标,只有东方陆权力量的加入并主导,辅以德法陆权力量,才能将这一联动东西方的世纪工程完成,G7的撕裂,正是因为德法看到了这个历史大势,才采取不配合美国的行动,严重削弱了美国企图联合整个西方世界对抗中国的图谋.东西方陆权力量的不断靠近,构成了年来海权压制陆权局面的最大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真正含义年,金帐汗国兵败萨莱拔都,东方陆权力量从欧洲东北部撤退,年,奥斯曼帝国兵败维也纳,东方陆权力量从欧洲东南部撤退,自此后的年,东西方攻守易形,东方力量再无进入欧洲腹地的历史机遇。年,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东方陆权力量逆势而上,秉承着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打破了历史局限,第一次将支离破碎的各个陆权力量整合起来,并且深入欧美海权力量的核心腹地,这才是年来真正的未有之变局,只有最终打通东西方之间的连接桥梁,才能使世界恢复到真正应该存在的秩序,即东方陆权大致等于西方陆权+海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