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历史沿革 >> 第十讲4大宗商品与美元指数超级周期之
全球宏观与资产配置系列(年的报告)
年8月25日讲课记录
CRB指数反弹往往滞后于工业生产见底之后。美联储政策和中国需求,跟CRB指数有关。增量需求,中国的边际需求,看中国还搞不搞“铁公鸡”,房地产刺激。反正是不想搞了。
中国的M1领先CRB指数四个月,中国新屋开工领先CRB指数2个月。中国会不会搞M1?中国也没搞货币刺激,M1也不死不活的。房地产新屋开工实际上也是不死不活的。所以说,为什么我一直讲这个风格切换。周期股的春天还没有到,等一等,别着急。
全球两大错配:实体与金融,产业链。还有三大错配,生产和消费错配的。之前都讲过的,现在还管用啊。布林顿森林体系后,弱势美元、强势美元是美国的国家战略。
这个图是从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到今天为止的美元走势。它是一个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美欧经济实力对比的需要。年开始,美元跌到年。
年,中国跟美国关系好,然后美元走了个大牛市到;年,美国金融开放,85年之后“bigbang”——股指期货,同时年广场协议,美元太弱了,大幅贬值又走了个大熊市;年,美国互联网革命,信息高速公路,美元也是大牛市;然后中国加入WTO之后,年之后,美元又走了个大熊市,走了一个大双底;走到年,走了个大双底,然后到了;到了年和今年,又走了个小双顶。美元指数的格局要看清楚。美元的熊市刚刚开始,别听那些经济学家讲的。
自己要琢磨一下啊。美元指数是跟美国国家战略有关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金融企业净利润的占比追赶上了制造业并开始有所超越。这是一个再平衡。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80后现在都快40岁了。
、年到年川普上台,正好三十年,走了一个轮回。川普骨子里希望弱势美元的,川普的基本盘是美国的工农兵。强势美元、弱势美元对美国的劳工阶层和华尔街的利益分配是不一样的。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有效美元指数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的趋势变化显著正相关。(可投资的)美元指数的各国货币权重,由六种货币构成,其中欧元权重57.6%。而贸易加权美元指数的各国货币权重,人民币跟欧洲是一样的18%。
就是说,现在这个货币体制对中国是不公平的,中国有意见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外交走向正轨,尊重全球体系,尊重美国老大地位(年3月之后变了)。全球体系需要改革的,当然中国也需要改革。
现在的国际体系,按照某某的说法,推翻成本太高,几百万亿美元,重建全球体系成本太高,做老大需要代价的。你没有钱,美国都做不了老大了。未来全球多极化,这里面的逻辑是一致的(年6月之后变了)。
其实来讲,把货币搞清楚后,对大类资产配置,投资的方向,是有帮助的。我们现在不否认风格切换,什么时候?即便没有大繁荣,美元指数如果暴跌,跌破90你就要看有没有可能性。美元涨或跌也不是什么阴谋论。它是一个国家战略,弱势美元转嫁通胀,放水养鱼,强势美元来收割。美国的套路啊。
我们再看一下欧元。年,欧元从成立开始,是很强的。欧元最早是记账用的,后来发行欧元现钞。我年在欧洲都还没有欧元现钞,欧元现钞是年后的事,然后到了科索沃危机是8毛钱。欧元最早很高的,到1块6。
金融危机之后,欧元在跌。欧元调整了十几年了。欧元现在是牛市,但现在无论是美元、欧元,它的波动在收窄。从另外的逻辑来讲,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的宏观波动是在收窄的,无论是美元的波动还是欧元的波动都是在收窄的。
中国是长工,又爱存钱。这是中国对世界稳定的贡献。我们实事求是的讲,如果说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全球宏观波动会加大。其实对我们来讲,这是个投资机会啊。
美国的贸易赤字占GDP比重与有效美元指数拟合度并不高,实证关系不显著。汇率本质上是个国家战略。中心货币国家跟外围货币国家不一样,美国是中心货币国家,他可以通过汇率来调控。
全球汇率决定理论很多,19个流派。我们今天讲了美元。美元指数的强弱,首先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需要,其次是美欧对比。我们心平气和的讲,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的波动性是在收窄的,中国对全球宏观稳定有贡献的。
中国是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器。我们展望未来,如果美国去中国化,那么全球的波动在加大,这是我们投资机会。
宏观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