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旅游景点 >> 我们在前线,我们在战斗记教育系统第二十
在浦东新区,有这么一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浦东转运志愿者队伍,他们将疫情防控转运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战场,不惧风险,冲锋在前,一轮接一轮的志愿者们日夜坚守在上海东大门,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所城市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
年的11月27日,来自新区不同学校的5位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自愿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参加第二十轮机场转运工作,他们也是教育系统第八批参与机场转运志愿者,浦东教育工作者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勇担当,竭力守卫东大门”的浦东转运人精神。在郑耀抚总指挥等前任志愿者从今年3月6日以来一直坚守抗击疫情外防输入机场第一线的事迹深深感动下,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精心安排下,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会战斗、特别敢担当、特别善作为”的抗疫精神,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在严格转运工作中体现温度,坚持团结协作、大客流敢拼,不分昼夜地完成了每一班次安全闭环接送转运任务。
教育工会严国华副主席作为浦东机场转运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助理和临时党支部负责党建工作委员,已经在指挥部连续坚守二个多月,每天早、晚送战队出发,发布志愿者闪光金句和战“疫”日记来展示志愿者风采,每天子时汇总上报浦东0-24小时转运数据,24小时守候指导处理特殊情况、解答政策口径、协调解决突发情况,严格落实志愿者防护工作,做好二周一轮志愿者上岗培训等,每天工作时间经常达到18小时,虽然十分辛苦,但也十分充实。特别是当总指挥表扬说志愿者防护措施更加严密了,战地创作作品比原来多了,看到自己身为全国先进党组织中的一名党员、在打造浦东机场转运铁军中发挥了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由衷地感到自豪。
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总支书记黄丽峰同志担任机场转运工作第二十轮第一战队指挥兼T1分队指挥、第一战队党小组长。到岗的第一天,黄队长就带领战队队员进行战前培训、做好分工后,立刻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接送转运工作中。她是本轮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工作细致、有条不紊、对每一位队员关怀备至是她的特点,“安全第一”、“流程规范”、“加油!加油!”、“大家辛苦啦!”是她经常挂在嘴上的话。
“对我来说这次任务是一次挑战和考验。带好队伍、安全转运、完成任务,每天在完成浦东转运任务后把所有战队队员安全带回营地我才能睡个好觉。好在有指挥部领导的关心支持、有前任指挥长的细心指导、战队队员们的积极配合,也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对进入国门的各位同胞和外国友人展现中国风貌的需要,有了这种团队精神的鼓舞和对防疫工作的理解,让我在面对任何困难和复杂情况时信心倍增。”这是黄队长在一篇《战“疫”日记》中写到的,对我们所有队员都是一个促进和感悟。黄队长还利用休息的碎片化时间组织队员锻炼身体,以健康强健的身体“守卫东大门”。作为一名浦东校外教育音乐专业教师,她还专门为战队谱写了《“守卫东大门”志愿者之歌》,以此来激励人心、鼓舞士气!
来自浦东新区三灶实验小学的顾英老师是第一战队T1分队的一名机场转运志愿者。早在三月份新区教育局招募防疫志愿者的第一时间,她就报名了。11月份接到通知后,顾老师安排好学校的工作,就义无反顾地踏上机场转运的征程,同时接下了收集整理志愿者工作素材和撰写第一战队防疫工作日志的任务。她说:“其实在上半年疫情期间就很想去居委报名当志愿者,但当时要上网课,课时多,还要安抚焦虑的家长和学生,实在抽不开身。这次能加入这支光荣的战队,和大家一起守卫上海的东大门,内心很激动,更相信政府对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
20多年班主任的经验,让顾老师在应对大客流时沉着冷静,在遇到不冷静的客人时耐心讲解,在客人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顾老师说:“想到客人们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看到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还有照看熊孩子和一大堆行李满头焦虑的妈妈,我们所做的,就是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安抚好他们的情绪,把他们早点送到隔离点,实现真正的闭环管理,让城市运行更安全。”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规范操作,人性关怀。实践中,顾老师细致周全地考虑问题,尽可能地予以合理帮助,让沟通顺畅成了更好的可能。尽其所能,以个体萤火之光,让宾至如归成为浦东机场归来人的切身体会,于细节处彰显城市的形象。
来自上海市江镇中学的朱伟军老师响应防疫志愿者行动,如愿成为了第二十批浦东新区机场转运志愿者。平时朱老师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当得知朱老师要暂时离开教学参加志愿者时,有的学生哭了,有的学生送了朱老师喜欢的可乐,有的学生说“老师注意安全,我们等你回来上课”,领导和同事朋友们也是千叮万嘱“做好自身防护,安全归来”。
11月29日,朱老师作为T1战队队员第一次上岗,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他积极向第十九批的老队员学习,尽快熟悉机场转运工作的流程,在此后多次转运过程中,从旅客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给予需要的帮助。上海16区志愿者的工作是负责国际航班旅客的转运,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外籍人士,由于语言问题不能很好沟通,但就是通过朱老师这样的浦东志愿者用积极主动和负责任的态度,给落地的旅客以极大的安慰和信任,这份信任和态度往往导致同行旅客主动帮忙翻译,带动他们也成为了临时志愿者。同时针对语言问题,朱老师积极献计献策,向分队指挥黄丽峰老师和分队队员推荐使用讯飞输入法自带的面对面翻译功能以解决与外籍旅客的语言沟通问题。也许是老师的那份责任,当遇到小旅客时总是会主动问候安慰,递上一块饼干一瓶水,让旅客顺利度过等候转运时的迷茫和焦虑。工作中也遇到一些老夫妇,年纪大不太懂得使用手机登记信息,加上腿脚不便,在转运这一环节需要更多帮助时,更是将心比心处处为旅客着想,帮忙扫码登记,帮忙搬运行李,用心安慰,让上海老爷叔和老阿姨感受到了代表上海浦东志愿者形象的那一份欢迎回家之情,临走的那刻,挥挥手,一声声的“谢谢阿”“感谢你们志愿者了”。在接待咨询中,朱老师语言亲切,设身处地为旅客着想,积极配合同一战队的小伙伴们完成各项任务。
担任机场转运工作第二十轮第一战队T2分队队员的应莺老师来自金英小学。到岗的第一天,在团队领导和老队员的带领下,应老师就和队友们一起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上岗前的各项准备,面对这项全然陌生的工作,应老师认真倾听,仔细观察,细心模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工作流程,因为她清楚地知道防疫工作的重要性。T2航站楼客流大,当天晚上应老师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机场转运工作中,一边学习一边应对各项突发状况,积极配合队友,顺利完成第一天的转运工作。作为T2分队唯一的女队员,应老师准备工作充分,待人热心细致,做事有条不紊,经常提醒其他队员做好自我防护,改掉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卫生习惯,在队友忍不住想抬手去揉眼睛时及时提醒,在接待完一组旅客后进行喷洒消杀;对旅客做好耐心、合理、富有同理心的解释工作,让旅客愉快地接受适合的安置安排,使分类分流转运工作更加高效。作为浦东转运人,作为浦东教育人,那一份责任,应老师和战队的全体队员时刻不敢松懈,齐心协力、不分昼夜的坚守着我们的东大门。
应莺老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还主动承担了《“守护当大门”志愿者之歌》的教唱工作。志愿者们小客流坚守航站楼中小声哼唱,回营地休息时在十楼会议室放声高歌,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斗志、丰富了营地生活。
“再来看一则好消息,本轮本地疫情的第一位确诊患者出院。”东方新闻的女主播话音刚落,随着电视镜头,出院患者老王在两位身穿“大白”防护服的志愿者陪同下上了车,他将继续接受14天的医学观察。其中一位志愿者就是担任机场转运工作第二十轮康复病人转运兼物资保障的富萍老师,来自福山外国语小学的90后青年教师。
康复病人的转运采取闭环管理,富萍老师早晨7:30从浦东出发,前往80公里外位于金山区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交接,核对完基本信息后,安排康复病人就坐,继续前往位于浦东的隔离点,完成最后一环的交接工作。穿着密不透风的全套防护装备,在浦东与金山一次又一次的往返间,富老师从不说辛苦,总是笑着说:“每次去金山接康复病人出院,我都由衷的替他们感到高兴,感觉我们离战胜新冠病毒又近了一步,希望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早日清零。”
吃过简单的午饭后,富萍老师又投入了下午为机场转运各个战队防护物资的准备工作中。“还需要别的物资吗?”“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多备一些物资,安全第一。”富萍老师深知机场一线转运工作的辛苦,她将对各位志愿者的关心化解成语言、转化成行动,细致做好每天的物资保障工作,减少队友的担心与顾虑。
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线教师,参加长达14天的机场转运工作,得到了所在学校和家庭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上级组织领导的关怀,大家觉得自己不是孤军作战,大家的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他们精诚团结、相互配合,以自我小担当,护城市大安全。这段“大白”的特殊经历,也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和最有价值的财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