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人口民族 >> 年的两次军事行动让苏联错失改革
“匈牙利十月事件”又称“匈牙利事件”或“年匈牙利革命”,是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约匈牙利人死亡。
年以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即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后的名称,事件后改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不顾本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并且大搞个人崇拜和集权政治。拉科西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更伤害了匈牙利人民的感情。
年2月,苏共二十大中秘密报告对斯大林进行全面否定之后,共产主义下的东欧各国纷纷出现了持不同政见者。在匈牙利,因民族历史的爱国主义狂热,使这种动荡局面进一步升级:左翼知识分子唤起了对匈牙利年革命时的爱国诗人和革命烈士——裴多菲的纪念。
苏联为了平息匈牙利的动荡不安,将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不受匈牙利人欢迎的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马加什·拉科西拉下台,可这却进一步加强了匈牙利人对独立自主和民主化的要求。农业歉收和燃料短欠使局面越来越严重,广大人民对苏军撤出匈牙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年10月19日至21日,波兰统一工人党二届八中全会召开,波兰顶住了苏联的压力,选举了主张走波兰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哥穆尔卡为第一书记。这极大地鼓舞了匈牙利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在22日的集会上,他们提出了以反对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十六点要求”,同时决定在23日举行静默游行声援波兰人民。
年10月23日晚上,布达佩斯科技经济大学的一批学生在布达佩斯的一个广场集会,并推倒了斯大林雕像。这小集会迅速吸引了其他人,一起加入抗议。连匈牙利士兵也加入了抗议,一起把帽子的苏维埃星撕毁。受鼓励后,人群决定横渡多瑙河和朝议会大厦前进,人数至少十万。
尽管示威者的要求相对温和,匈牙利保安警察(秘密警察)还是向人群开了火,杀死上百人。人民于是推翻警车并纵火,并从工厂工人和军人手中得到大量武器,继而围攻匈牙利保安警察总部。当局设法支援被围攻的秘密警察但没有成功。然而很快参与示威的人员暴民化,开始大量滥杀非武装共产党员及匈牙利军人家属(根据独立学者统计最少有数万人死于暴徒之手),这也让示威向暴乱化变质。
23日事件发生不久,格罗就向苏联驻匈牙利大使安德罗波夫请求苏联派军队对付游行示威。23日晚10~11点,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多数成员同意立即出兵。24日下午,在没有获得匈牙利政府正式邀请的情况下,苏联发动了代号为“行动波”的第一次干预行动。档案记载,根据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的决定,由第步兵师和第39机械化师编成的苏军部队于2时15分越过国境线进入匈牙利境内。
与此同时,由苏共领导成员米高扬、苏斯洛夫、谢洛夫组成的三人代表团赶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他们到后发现,局势并不像格罗所描述的那样到了“灾难性”的地步。但此时苏军已经进入匈牙利,事件变得更为复杂。一些工厂成立了革命委员会,许多工人参加到抵抗苏军干预的行列,匈牙利军队纷纷倒戈,大批武器流向社会。“一场匈牙利和苏联之间的冲突开始了”。
25日,布达佩斯发生两起流血事件:其一,当大批群众在议会大楼前集会时,有人从附近的屋顶向苏联士兵射击,苏军的一辆坦克被烧毁。苏军随即开枪还击,打死了60名匈牙利人。其二,在匈党中央大厦前,苏军坦克兵把走近的匈牙利警卫部队当成叛乱者开枪射击,又有10人被打死。此后,布达佩斯市内枪声不断,其他城市的形势也紧张起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总罢工,要求苏联军队撤出的呼声越来越高,游行示威演变成了骚乱。
当日,纳吉在电台再一次发表广播讲话。他说,匈牙利政府将与苏联就两国关系,特别是苏联军队撤出问题进行谈判,匈牙利局势一旦恢复正常,苏军就应被立即召回。苏联代表团却发表声明说,苏军撤出匈牙利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宣布在布达佩斯恢复秩序以后,苏军回到自己的驻地。
25日流血事件发生后,经苏共同意,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罢免了格罗的职务,由卡达尔·亚诺什继任第一书记,当天局势也趋于平静。纳吉期待着匈牙利事件能有一个“波兰式”的解决结果。然而此时,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带来的痛苦和怨恨刺激着匈牙利人,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吸引着他们,波兰的成功鼓舞着他们,西方的宣传煽动着他们,苏军的坦克威逼着他们,多年来压抑在心头的民族屈辱感在激励着他们。因此,人们越来越激进。纳吉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试图以谈判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他开始不停地接待一波又一波的代表团。
此时,匈共党员纷纷退党,人数由87.1万骤降至不到3.8万,匈牙利社会主义的名誉也受到很大破坏,民众提出了各种各样混乱而激进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年10月26日,纳吉向米高扬和苏斯洛夫表示,鉴于前来与政府谈判的各类代表团越来越强烈地提出更换政府的要求,匈牙利党和政府目前最可行的是改组政府,具体来讲,就是从过去的小资产阶级政党以及知识分子、大学生和工人中,吸收五至六名拥护人民民主的著名民主人士参加政府。这一选择经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全体通过,也得到了米高扬等人的认同。年10月27日,纳吉宣布了新政府的组成名单。
新政府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定性这场骚乱。鉴于参与者中虽有一些旧军官、刑事罪犯,但绝大多数是学生、倒戈军人以及工人和市民。所以,在当晚召开的内阁会议上,纳吉要求改正对该事件性质的提法,承认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具有人民和民主根源的运动”,建议与骚乱者进行协商以稳定国内局势。
年10月28日下午17点25分,纳吉公布新政府宣言,认为这是一场民族民主运动,是“不久以前的严重罪行引发了这次声势浩大的运动”;他还公布了新政府的施政纲要;做出了两个有关时局的决定,一是制止流血事件,立即实行全面停火,二是匈苏两国政府将就苏军尽早撤离达成协议。
匈牙利事件(14张)年10月29日,停火令正式生效,苏军开始撤离。然而,这一切来得太晚,近名刑事罪犯卷入到混乱之中,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武器,四处打砸抢劫。
与此同时,民众对纳吉新组成的政府也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一个吸收了几个非党派人士的政府仍然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他们要求必须在自由选举的基础上由多党联合组成新政府。
苏联领导人在如何处理匈事件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内部出现严重的分歧和斗争,以赫鲁晓夫为首的变革力量和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保守力量在政治路线上各有主张,而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却是利益一致的。
莫洛托夫等强硬派主张立即派兵镇压;米高扬等温和派则主张依靠纳吉来控制局势;赫鲁晓夫则采取调和立场,一方面迅速派出武装力量,同时对纳吉政府采取了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1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