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人口民族 >> 特朗普与美利坚帝国的未来
现在,特朗普,这个美国政治的彻底搅局者担任美国总统已经一年多了。人们开始谈论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特朗普的影响是否会持续下去,又或者他仅仅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昙花一现的现象,是美国历史上的某个逆流而已?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的是将视线拉长,考察美国建国以来整个外交政策,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才能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建国之后的美国:山巅之国的道义自信
如果说美国有什么地方,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那就是它对其自身的高度自信。美国对于自身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甚至可以说是强烈自信乃至自恋。
在美国革命期间,当时的北美殖民地,这种自信就已经初见端倪。在革命之前的数十年里,大量的小册子,传播的都只有一个信息,那就是北美殖民地业已取代当时腐败的英国的政府,成为世界最自由的地方。
当时的波士顿议会曾经发布如下的决议:
如果未经我们同意,大不列颠议会就向我们征税。而且我们的财产、自由以及生命很大程度上依靠其意见和裁决的法官却靠从这些税收中得到的收入维持生计,当我们想到人类的堕落时,我们无法避免地会看到暴露在我们面前的危险是多么的恐怖!
当时最自由的英国政府,都不被北美人放在眼里,那世界上其他国家可想而知。
(美国追求自由的集中体现:《独立宣言》)
到了美国独立之后,这种强烈的自信表现为美国远离欧洲的喧嚣。美国开国国父华盛顿就曾经说过。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于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欧洲经常发生争执,其原因基本上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美国的评论家经常用强烈的鄙视眼光评论欧洲的政治,在他们看来,欧洲国家充斥着专制和压迫,在政治上非常落后。而世界其他地方,就更不用提了。
当然世界其他地方的评论者也会经常指出美国攻击印第安人、抢占墨西哥大片土地,迟迟不给予黑人独立地位。
但这些批评似乎并没有动摇美国人的自信。
而且我们也不能认为美国人的这些言论完全是无耻的自吹自擂,在历史上,对于很多美国精英来说,他们对这套理论的信奉是非常虔诚的。
这其中一个经典的事例就是美国国内对于吞并菲律宾的反应。
菲律宾是美西战争的胜利品。在那个帝国主义时代,占有这么一块殖民地并不稀奇。但奇怪的是,在美国,这样一件事情却掀起了渲染大波。
在美国国内,一些 的公众人物群起发对这一吞并。 的作者马克·吐温组织了反帝国主义联盟,组织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大量的政界人士也反对吞并。
(马克·吐温,当时的名作家。不恰当的说,他的地位恐怕跟今天的韩寒在中国的影响力差不多,而文学地位则远过之)
很多政界人士也响应这一号召,纷纷反对吞并菲律宾。共和党参议员乔治·霍尔批评说:
吞并政策让美国从一个从一个建立在《独立宣言》之上,在华盛顿指导下的共和国国变成了一个建立在武力基础上卑鄙不堪的、平庸的帝国。
最终在国会,这样一个决议居然只以极低的票数优势通过。而且在持续的批评和反对声中,到年,美国就通过了法律,规定到年菲律宾就可以获得独立。美国的帝国扩张事业,刚刚开始,就戛然而止。
到一战之前,美国的外交,都可以说是光荣的孤立。在美国精英眼中,他们是在用可怜看待世界其他地区的纷争。但并不认为这些纷争会跟自己有太多关系。
直到 次世界大战,美国才 次投入远离美洲的事务中。牵扯进华盛顿总统所言肮脏的欧洲事务。
但进入一战本身,使用的依然是依然是美国式的道义言论。
威尔逊总统,在美国进入一战的时候,定下的基调就是这是对德国攻击美国,破坏国际道义的报复。他对于美国进入一次世界大战是这么解释的。
通过拿起武器反抗威胁要主宰和奴役各地人民的专制政府,通过与其他自由国家的人民一起为世界所有国家争取我们曾为自己争取并已经获得的东西,我们已经被赋予为人类服务的机会,就像我们在独立宣言的伟大日子里曾为自己服务一样。
对于美国而言,而这场战争的目的,则在他的威尔逊十四条里面得到了彻底的表示。
在威尔逊理想中的世界,自由、民主、民族自决外加国际联盟这样的国家协商机制。应该足以解决世界的问题。
(威尔逊总统)
然而当时的美国,还远没有到愿意负起全球 (或者另一些人所谓的世界霸主)地位的意识。在美国国内的一片反对声中,美国事实上重新撤回到了不问世事,回归自己的理想的山巅之城。
然而二战的爆发,以及珍珠港事件的发生,让美国上上下下意识到了,这样一种意识形态是错误的。
从二战之后,美国放弃了固守山巅之城的传统做法。取而代之是,领导以美欧、美日以及美澳等为核心的联盟。努力在全世界建立以西方民主制度和自由经济体系。
山巅之城不再固守本土,而是试图在全球推广它的制度。而它的头号敌人,就是意识形态上跟它截然对立,但同样具有普世主义精神的苏联。
在数十年的冷战过程中,不管学术界如何使用美苏争霸这样的中性词,在美国高层的政治话语里,他们从来都是在使用一个自由的、开放的、民主的、人权的美国对抗一个专制的、极权的、封闭的、反人权的苏联。
的现实主义派外交家,他对于美国的这种理想主义爆棚的行事其实颇有腹诽。
他认为从建国开始,美国 们就跟现在一样,深信美国负有传播其价值观以贡献和平的特殊使命。美国民众也最容易被那些维护美国价值观的道德言辞所打动。即使这种道德冲动在他看来有些时候其实是在误事。
冷战之后的美国国际主义的时代
冷战之后,苏联解体。美国一时之间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甚至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说是 ,在可预见的未来,甚至都不会有国家超越的全球帝国。
当时的美国的经济占全球四分之一,军事占一半。拥有 的全球投送能力。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在不到几十个小时里,以极为轻微的代价,彻底打垮了全球排名前几的伊拉克军事力量。
怎么使用这份力量。美国冷战之后的三位总统各自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但正是这样的答卷为后来的特朗普的上台奠定了基础。
对于冷战之后的 位总统克林顿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苏东地区推进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确保这些地区进入西方阵营。同时在安全上尽量防止这些地方的核武失控,保证基本的秩序。
在开始的时候,这个计划执行的基本顺利,前苏东国家基本实现了西方化的转型。俄国和美国的关系也进入历史上的 时期。
但这个蜜月期为时很短,很快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推进导弹防御体系等事件,就让俄罗斯对美国大为不满。到克林顿总统任期结束的时候,两国关系已经大幅恶化。
(克林顿总统是一个自由国际主义者)
在世界其他地区,克林顿总统同样积极推动自由化和市场化以及自由贸易。虽然他所在的民主党是一个偏左的政党。但克林顿在推进自由贸易方面,可以说是非常积极。
正是在他任上,通过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他加入的各种贸易协定也是历任总统之冠。并且推动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虽然拥有冷战之后, 的军事力量。但克林顿总统不能说是一个特别喜欢动用军事力量的总统。在年的摩加迪沙事件后,他就对于出兵非常慎重,以至于在卢旺达发生了种族大屠杀之后,美国就没有出兵。
之后出兵波黑,打击塞族武装。也是在欧洲的强烈督促之下。
但年的科索沃战争,现在看来是一个严重的败笔。这场战争虽然号称是为了打击塞尔维亚的种族清洗。但实际上,却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科索沃解放军杀人放火没有受到打击,而塞尔维亚政府的镇压活动却被严格审查。而战争的 结果,科索沃独立。这等于鼓励世界上的分离主义分子可以按此复制行动。
虽然科索沃解放军的一些领导被国际法院判刑。但是几个领导被判刑,就换来一个国家的独立。这笔买卖可以说是很划算了。
(科索沃战争)
继克林顿担任总统的小布什,是一个共和党人。在外交上,他麾下任命了一票新保守主义者为他的阁僚。
这些新保守主义者,抱有强烈的改造世界的意识形态。他们倾向于认为,世界之所以还有那些流氓国家四处作乱,就是这些国家还生活在专制统治之下。而美国所需要做的就是适时使用武力,将民主推进到这些国家。那么即可以解救那些国家的民众,又可以让美国解决后顾之忧。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小布什总统非常喜欢夏兰斯基的《论民主》一书)
而非常凑巧的是,美国在年的事件中,遭到了空前的恐怖袭击。这更给了这些新保守主义者行动的理由。
他们首先是打垮了庇护拉登的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报仇雪恨。然后,又将矛头对准了邪恶轴心伊拉克,快速的推翻了萨达姆政府,然后在伊拉克建立起了民主政治。布什政府雄心勃勃的策动所谓大中东计划,谋求在中东实现全面的民主改造。
然而事与愿违,在中东的民主改造的成果,远不如预期。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两个美军占领国,都进行了选举,却并没有实现和平和稳定。在阿富汗,塔利班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成功的进行了游击作战。而在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则陷入了教派仇杀之中。
美国力推巴勒斯坦进行选举,结果巴勒斯坦人选出了支持人肉炸弹的极端势力哈马斯。
而美国为了这些不成功的努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总共有数千美国军人战死。为了这两场战争,美国花费了上万亿美元的军费。而所得似乎完全不令人满意。
年,奥巴马当选总统。如果说小布什是右翼普世主义的话,那么奥巴马就是左翼普世主义的代表。左翼人士对他的期望甚至大到了这样的程度,在他刚刚上台的时候,就授予了他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委员会在年授予奥巴马和平奖,在今天看来已经快成了一个笑柄)
凭心而论,奥巴马在外交上的表现,其实基本中规中矩。在中东地区,奥巴马实现了收缩,从伊拉克撤军。并且收敛了小布什时代强烈的改造冲动。在中东地区再没有大的军事行动。
比较重要的是,奥巴马时期,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其目标,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对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一致,并且实力日渐增长的中国。同样在他的任上,还积极的推动了TPP。这一协议生效的目的中,很大一方面,也是针对中国。奥巴马更是直接喊出,不可以让中国主导全球贸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TPP相当于一个大型的 措施。
奥巴马真正的问题,在于内政。在于他的左翼普世主义。
作为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时期,并没有利用这一身份积极的美国的种族和谐和和解做贡献,反而有意无意的推动身份政治。他经常性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发表偏袒黑人的言论。结果激起了黑人更加强烈的骚动。同时,也正是在他的任期。推动所谓的无性别厕所。其拉拢社会边缘群体的意图显而易见。
(黑人骚动)
在对敏感的穆斯林问题上,奥巴马甚至不愿意使用伊斯兰极端分子这样的词语。深怕这样的词语触怒伊斯兰世界。不愿意承认伊斯兰跟恐怖活动的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在非法移民问题上。奥巴马应对乏力。他虽然驱逐了数百万非法移民。但同时却又给几百万的非法移民摘帽。
凡此种种,让奥巴马在执政几年之后,迅速的褪去光环。在他的末期,很多白人普通民众对于奥巴马已经有相当大的怨言。
总而言之,在冷战之后的三位总统,其实都带有国际主义的色彩。克林顿和奥巴马是偏左的国际主义,而小布什则是偏右的国际主义。在二十多年的国际主义政策之后。其实隐藏了很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在年的总统大选中爆发出来。
特朗普:凭民族主义脱颖而出
年,特朗普之所以能够在总统大选中异军突起。关键在于他抓住了两个中心,也是美国人的两个痛点。而这两个痛点都与多年的国际主义政策有关。
、很多人认为美国在国际贸易、安全支付等方面吃了亏。
其实从冷战时期开始,就经常有人抱怨,在国际贸易中,美国经常处于吃亏的一方。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国家一方面利用自贸协定,积极出口货物到美国。但同时却对美国关闭市场,征收高关税。
美国投资者和企业去国外投资,往往受到它国政府的刁难。美国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也经常面对它国偷盗的风险。
从克林顿时代开始,美国签署了大量的贸易协定,准入中国这样的大国进入世贸组织。但是在这些批评家看来,如中国这样的大国进入世贸组织之后,大搞重商主义。
在他们看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量的美国工作职位流失。而美国在于它国的贸易中,处于完全不平衡的入超状态。到年之后,美国跟中国这样的国家的贸易逆差已经达到空前的数千亿美元。
(大批中国制造涌入美国,让很多美国人并不开心)
同样让美国人感到吃亏的还有安全方面,美国承担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大量的军费。美军在欧洲的存在是欧洲安全不可或缺的保证。但是欧洲国家躺在美国的安全伞下,不愿意增加军费。事实上在搭美国的便车。
而特朗普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坚持认为美国在对外贸易中吃了亏。而他要带领美国赢回来。这是他一贯的信念。
(上世纪80年代的特朗普)
(当上总统之后的特朗普)
二、白人民族主义
本世纪初,美国 的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出过一本书《我们是谁》,在这本书里面,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未来美国的人口结构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白人,尤其是盎格鲁-撒格逊白人,将在美国人口中处于少数。而拉美、黑人等将在人口中占据过半数。到那个时候,美国还会是美国吗?
亨廷顿的这一拷问深刻触及到了美国社会的深处。自从上个世纪的平均运动之后,颇有纠枉过正的趋势。在多元文化的旗号下,黑人和拉美等有色人种颇有成为新的特权阶层的趋势。针对他们的任何批评,往往都会挂上种族歧视的大帽子。而他们如果闹事游行打砸,那么主流媒体却反而会穷挖所谓的社会根源,而完全无视他们本身的行为责任。
而更让白人美国民众恼火的是,大量的非法移民以及危险移民的进入。自从上世纪以来,一直有大量的非法移民,尤其是拉美裔的非法移民进入美国,总数可能有上千万之巨。这些非法移民抢占美国人的工作,其中的不良分子进行各种犯罪活动。
(等待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
(横行美国的MS-13黑帮,其中相当多的人是非法移民)
(反非法移民游行)
而从上个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对其的反应,则一直不能让这些美国公民满意。他们普遍认为美国历任总统在这件事情上措施不力。事实上放纵了非法移民。奥巴马总统任期内的《16岁以下非法移民入境务工许可(DACA)》以及宣称要进行更加宽松的移民改革尤其让他们恼火。
更加让人忧心忡忡的是一些更加危险的外国移民和旅行者。在美国语境下,这主要指穆斯林。很多美国人都对奥巴马总统在国际上对穆斯林毕恭毕敬不满。他准备收容一些来自中东的难民更是让人忧心忡忡。毕竟在此之前,已经有被收容的穆斯林难民反而在美国进行恐怖袭击的先例。
(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赛场发生爆炸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死亡者中有一名中国留学生)
(此案制造者,察尔纳耶夫兄弟,以车臣难民身份进入俄罗斯)
这样历任美国总统,也就是建制派的国际主义方针,跟美国民众,尤其是白人民众中的民族主义情绪,产生了比较大的脱节。这就构成了年总统选举中,特朗普异军突起的群众基础。
在那次选举中,特朗普直言不讳甚至粗鲁的攻击非法移民,声称他们是垃圾。并且要在美墨边境建造一堵墙,堵截非法移民。同时敢于严厉批评穆斯林,乃至于提出拒绝穆斯林入境。在经济上,特朗普声称要重新展开贸易谈判,要夺回属于美国的工作。在跟他国的关系中,要美国优先。优先考虑美国的事情,堵住那些占美国便宜的事情。
作为总统的特朗普:履行民族主义诺言
特朗普上任之后,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经济上,他的政策跟普通的共和党人并没有太大不同。只是幅度上可能更大一些。
真正的革命性变化依然在他的民族主义政策方面。
他推进了旅行禁令。禁止数个穆斯林国家的居民进入美国旅行。拒绝接受奥巴马时代承诺接受的难民。
在美国左派和右派发生暴力冲突的时候,居然破天荒的直接为右派辩护,指出左派暴力行径在先。
他退出了数个他认为对美国不利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退出《巴黎气候条约》,完全逆反奥巴马时代大搞国际合作的搞法。
开始在美墨边境建墙。虽然没能如它所说让墨西哥出钱。
特朗普批评欧洲在军费问题上没有达到北约的标准,让底下的欧洲政要都为之尴尬。
当然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在贸易方面,四处开战。他要求跟加拿大与墨西哥重谈贸易条件。要求欧洲降低汽车关税。批评日本汽车进入美国。促进韩国控制对美出口。
最关键的是,发动对中国的空前的 。以前的历任美国总统,不是没有人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有意见。但是像特朗普一样,直接针对中国数百亿甚至可能全部进口货物征收关税,怕是想都不敢想。
这位前房产商人,娱乐界宠儿。已经用一年多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并不是只想过一把总统隐就走。而是有自己执着的民族主义理念的政治家。并且言出必行,雷厉风行。
未来如何?昙花一现还是遗泽百世
然而未来呢?特朗普的政策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现在看来,特朗普气势如虹,他的支持率在长久的低迷之后,也日渐攀升。在共和党内,甚至已经90%的高位。甚至有人预测共和党有特朗普党的趋势。
然而从更大的历史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影响必然是有限的。
确实特朗普大大阔斧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了更多民族主义的政策,可是之后呢?
如果说在二战之前,美国可以根本不管世界其他国家的事务,基本抽身而去。但在珍珠港之后,这么做已经被认为是 行不通了。
而新时代的美国,本身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到年左右,中国就将在总GDP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经济 大国。虽然在人均上,美国依然远远超越中国,在军事实力和技术积淀上,美国依然握有相当的优势。但是在经济总量的竞争中,落于下风,这些优势的易手恐怕也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特朗普的政策确实修复了前几任总统过分国际主义的缺陷。然而他本人却并不能够为未来美国的发展提供更有高度的战略规划。美国优先,不让美国吃亏可能是件好事。然而要在未来与中国竞争,遏制中国的影响。就必然走西方自由民主大旗下的美欧日乃至更多国家的同盟路线。而这恰恰是美国传统的道路。
但这正是特朗普所不热衷,甚至带有很多疑虑的。正如很多人知道的,在竞选中和以前,他还曾多次发表钦佩普京的言论。然而在美国两百多年的政治传统面前。即使身为总统,他所能改变也并不多。持续至今的美国国会进行的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调查和各种进一步制裁俄罗斯法案,说明他也无力撼动美国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
因此,可以推测的是,在特朗普之后的美国政治家,会继续特朗普时代一些民族主义的政策。在难民和经贸上较之以往将更为美国本身考量。但是主流的政治道路依然将回到美国过去常规的国际战略上去。
从这一点来看,特朗普可能会很像上个世纪初期的美国总统老罗斯福。老罗斯福是基辛格欣赏的现实主义者。对于黑白分明的意识形态并不那么感冒。在位期间,以大棒政策和加强武备闻名于世。同时在内政方面也颇有建树,反垄断、推进国家监管、环保等方面都是他的成果。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具体政绩依然被人铭记,他的贡献如加强武备为后来美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他的道路却在很大程度上被人遗忘。盖因为他的政策不符合美国理想主义的主基调。美国做什么,必然要有充足的道德理由。而精密算计在明处的老罗斯福却并不符合这一潮流。
(老罗斯福总统)
特朗普总统的未来命运怕是要与他相似。美国人会记住他的业绩,却会继续沿着过去的道路前进,虽然这条道路经过了特朗普的些许修正。
也许历史会铭记作为一个修补者的特朗普。
远古善良自由党创作不易,请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