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人口民族 >> ldquo气候变化rdquo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剖析
曹文振(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12-30;
修订日期:-04-20。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海洋政治与中国的海洋战略”(08JA)阶段性成果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太平洋学报》年6月第19卷第6期第61-70页
作者简介:曹文振(—),男,山东安丘人,法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尔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化问题、国际海洋政治、比较制度学。
摘要:西方国家所谓“气候变化”问题缺乏事实和科学依据,并不是科学定论,温室气体不能决定气候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炒作“气候变化”的目的是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挥舞大棒,确保其能源安全和世界霸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科学家间的争论发展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竞争的焦点,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变成对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和发展权益的争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要认清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从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新能源;气候霸权主义
中图分类号: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6--11
当今世界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他们总是提出形形色色、亦真亦假、似是而非的命题供世界讨论和施行,其目的无非是保持他们对世界的霸权和垄断,实现大垄断财团——石油财团、军工集团和金融集团的利益。例如,利用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等武断地、别有用心地认为都是人为原因,这实际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幌子。
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从气候变化的概念来看,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气候变化没有具体科学标准,到底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气候变化呢?这就为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提供了空间,并产生了许多可能相互矛盾却不能算错的结果。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的可证伪理论,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学说。可证伪性就是可检验性、可反驳性。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是否能称为科学,在于其可证伪性。这个观点可能与我们通行的观念不一样,一般都认为,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在于其能够被经验证实。而波普尔认为,所有的伪科学或者非科学都采取了一种类似这种占卜术的表达方式。它们的陈述极其含糊,什么事情都能解释得通。但正是因为这点,它们破坏了自己的可检验性和科学性。气候变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既不能被证实,又不能被证伪,因此是伪科学,伪命题。第二,气候变化不会朝一个方向改变,它必然包括气候变热、气候变冷、气候稳定、气候恶化、气候异常、气候巨变等多种情况和可能,否则辩证法就失败了。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
人类的工业活动会极大地影响地球气候的观点是年由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兰纽斯首次提出的。年,他曾在论文中指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5.26摄氏度,纬度越高,增幅越大。年,他在自己的专著《形成中的世界》中指出,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重在未来几个世纪中会增加到引人注目的程度。不过阿兰纽斯对气候变暖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际比重并不大,每年煤炭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只占大气二氧化碳的1/,并且海洋能吸收约5/6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同时,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更加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对寒冷地区来说,尤其如此。阿兰纽斯因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年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G.D.卡兰达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学术演讲中指出,人类排放的微量气体足以改变全球气候。他比较了大气中可测量到的二氧化碳的增长与个气象台的记录,认为这些数据支持了阿兰纽斯关于二氧化碳比重与气温关系的理论。同阿兰纽斯一样,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持乐观态度,认为补充的二氧化碳对北温带的农业是有好处的,同时气候变暖会防止“致命的冰川时代的回复”。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一直是: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会被海洋吸收,因此没有理由担心燃烧化石燃料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年丹斯加德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年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莱森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的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研讨会上,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他们表示从暖到冷的变化可能不足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很快结束,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随之来临。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科学家是如何知道气候变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2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