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默克尔道出明斯克协议真相,普京终究是错付

发布时间:2023/4/7 16:14:57   点击数:

普京和默克尔,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近日接受采访时提到,年签署明斯克协议,只是为了帮乌克兰争取时间,让他们变得更强大。参与谈判的各方心里都清楚,冲突还没有结束,只是被暂时冻结了。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还说,就目前来看,明斯克协议是有意义的,今天的乌克兰可以抵抗俄罗斯半年之久的进攻,但八年前的乌克兰可不是这样,普京很容易就能把他们打败。再说了,如果当时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北约国家可不一定会像现在这样支持乌克兰。

对此,普京表示很失望。他说,俄罗斯本来能在更早的时间,以更小的代价赢得胜利,但莫斯科仍对西方抱有希望,试图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问题,没想到从一开始,就没人打算执行明斯克协议。

一年前,默克尔卸任前出访莫斯科时,她还是普京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西方领导人之一。默克尔捧着鲜花和普京相视一笑的画面,也让很多网友嗑起了他俩的CP,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也是挺让人感慨的。

普京给默克尔送花

此前,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也在一场乌龙闹剧中意外透露,基辅签署明斯克协议只是想赢得喘息之机,他们在顿巴斯打了太多败仗,需要在北约的帮助下重建军队。

正如普京所说,西方总是指责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单方面退出明斯克协议,但其实乌克兰才是最先违约的那一个。

残酷又讽刺的现实不禁让人们回想,为什么当初被寄予厚望的明斯克协议变成了如今的一地鸡毛?

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

明斯克协议是基于“诺曼底模式”达成的乌东停火协议,除了俄乌双方,德法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来呢,俄罗斯的意思是不参与谈判,当个调解人就行了。但乌克兰方面死活不答应,他们在战场上本就不占优势,如果直面乌东独立政权,肯定捞不着什么好处,还不如把俄罗斯也拖下水。

年9月,第一版明斯克协议终于艰难达成。但由于协议内容太过潦草,什么明确事项都没规定,所以交战双方都没当回事,该怎么打还怎么打。

从左到右依次为白俄罗斯、俄罗斯、德国、法国、乌克兰领导人

直到年2月,各方才又一次在白俄罗斯明斯克集合,熬了个通宵签订了新版停火协议。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后,新协议把各项事宜都写得清清楚楚,包括几月几号撤兵,几月几号举行地方选举,详细程度堪比拜登的小抄。

高度复杂的条款背后,隐藏的是各方之间极度脆弱的信任。正是因为不相信,所以才要把大大小小的事项都规定清楚,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乱子。

不过,新明斯克协议至少达成了一个共识:双方都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基辅当局不足以消灭乌东民兵组织,乌东民兵也没办法从政府军手里抢下更多地盘,除非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也就是默克尔和波罗申科所说的,北约国家重新武装乌克兰,直到他们有能力抵抗乌东民兵背后的俄军。

乌东战火后的断壁残垣

从国家层面来看,俄罗斯是想用明斯克协议削弱乌克兰的主权,让乌东两地实现事实上的独立。而乌克兰却想借明斯克协议恢复主权。

至于法德是怎么想的,可能像默克尔说的那样,也可能是因为国内烂摊子太多,没有太多精力分给乌克兰,这才想出了一个折中之法。

但关键在于,乌克兰的主权问题是没办法折中的,它要么是一个主权国家,要么被肢解。要想形成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那种政治格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域外大国干涉,以及冲突双方没有扭转局势的能力。

普京和泽连斯基

很明显,俄罗斯并不属于这一行列,他们拥有足以打破平衡的军事力量。再加上美国和北约的频繁挑衅,“乌纳”分子对乌东平民的残忍行径,俄罗斯终于忍无可忍,这才有了今年二月那场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默克尔当初在俄乌之间不断斡旋,难道就没有一点促和的真心吗?那倒也未必,但在如今西方社会的反俄氛围下,她也只能彻底站到俄罗斯的对立面。八年的时间,很多东西都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262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