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不被承认的ldquo国家rdquo

发布时间:2021/8/12 13:38:33   点击数:
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905531.html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

年4月5日,顿涅茨克地区阿夫季伊夫卡附近,乌克兰军人在前线巡逻

文|闻一自3月上旬起,“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与乌克兰基辅当局的冲突急剧升级,至今仍无缓和的迹象。这两个“共和国”的历史与未来问题再次凸显在世人面前。五重矛盾关系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原本是乌克兰的两个州,但在年基辅当局发生激变、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后,它们先后“自行宣布成立共和国”。这两个“共和国”已经存在7年了,由于它们的存在,这一地区的局势急速紧张,瞬息万变,出现了五重难以解决的矛盾关系。一是,“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之间的矛盾关系;二是,这两个“共和国”与基辅当局的矛盾关系;三是,这两个“共和国”与俄罗斯的矛盾关系;四是,这两个“共和国”的出现所引起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矛盾关系;五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矛盾所引起的它们与欧盟和美国的矛盾关系。首先,“顿涅茨克共和国”与“卢甘斯克共和国”的矛盾关系。年4月7日,顿涅茨克借“不满于基辅当局的政策——放弃亲俄罗斯而转向欧盟国”为由,首先自行宣布成立“共和国”。同一天,哈尔科夫地区也自行宣布成立“共和国”。这两个“共和国”的出现表明乌克兰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试图与基辅相向而立。但是,基辅当局当即以“分裂、恐怖主义的行动”,对哈尔科夫“共和国”进行坚决镇压,很快恢复了对该地区的控制。但是,“反对分裂、恐怖主义的行动”在顿涅茨克没有取得基辅所期望的结果。随后自行宣布成立的“卢甘斯克共和国”与“顿涅茨克共和国”一起,将乌克兰东南部这两个州变成了不受基辅控制并以军事力量对抗的冲突地区。但是,这两个“共和国”之间历来矛盾重重,相互强调在该地区的政治领导地位和经济领先作用。此外,这两个“共和国”历来与哈尔科夫一起组成特殊的经济“金三角”,是占乌克兰工业1/3的重镇地区。由于哈尔科夫的缺失,自这两个“共和国”宣布成立时起,就潜藏着它们的存在、联合的危机。其次,这两个“共和国”与基辅当局的矛盾。自乌克兰成立自己的国家时起,这两个地区就在乌克兰国家的疆土之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十几年里,苏联的几个“五年计划”就将乌克兰的东南部地区造就成了苏联工业化的核心和基地,而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则是重中之重。在当时的领导人看来,这里是最隐秘、最可靠、最安全的战略要地,任何敌人都很难侵犯到这里,即使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的情况下,这里的军工生产也不会停止,这里生产的枪炮弹药坦克飞机将永远会源源不断地支持任何一场战争。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不仅是苏联的,更是乌克兰的生命线之所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自行宣布成立“共和国”的所向,无疑是它们要与乌克兰断绝任何关系。对乌克兰来说,在经济和政治危机深重的时刻,失去了这两个地区,不仅等于失去了1/3的工业、经济力量,而且失去了极为重要的政治依靠力量。在乌克兰脱俄亲欧的需求下,乌克兰是无法承认和接受这两个“共和国”存在的现实的。再次,这两个“共和国”与俄罗斯的矛盾关系。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说,这两个地区与俄罗斯的关系要比与乌克兰的关系更为久远。早在18世纪的中期起,俄罗斯帝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就将以第聂伯河两岸为中心的乌克兰与其东南部合为一体,取名为“新俄罗斯”,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移民、垦荒、屯兵),将其开发成为俄罗斯帝国的新边疆。在对这东南地区的开发中,这位女皇所采取的措施对帝国的命运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开发”。正是这位沙皇将英国制造大炮的先进技术和科技人员引进到了卢甘斯克地区,该地区才逐渐发展成为包括整个顿涅茨克地区的工业重镇。而在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另一个沙皇强君亚历山大二世又利用荷兰人的资金和技术,在这里全力高速发展以冶金和制造为主的军事工业。随着军事力量的增长,“新俄罗斯”成为俄罗斯帝国向欧洲展示国力强盛和霸权意向的新风向标。这位沙皇在“新俄罗斯”先后设置了“叶卡捷林诺省督府”、“叶卡捷林诺省”,象征了“新俄罗斯”从此永远归属俄罗斯的宿命。而进入苏联时期,这里又注入了相当数量的德国技术和人力资源。于是,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和再往北一点的哈尔科夫就组成了一个“联合体”,支撑起了俄罗斯帝国的命运和前途的“经济开发区”。而在这种开发中,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随着日益强化的开发,大量的俄罗斯族人迁居到了这片土地之上,他们带来的是俄罗斯帝国的一切:信守、道德准则、生活方式、行为标准,总之是风情、民情、国情,而又糅合了随同先进技术和人员的引进而来的欧洲风尚。对此,笔者在《乌克兰:硝烟中的雅努斯》一书中这样描述过:“数百年来,它们既与俄罗斯有过斩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又与西方尤其是英国和荷兰有过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用与情感的交织。它们地处中欧的要冲地带,派别力量的矛盾、各种势力的纷争、国家权力的干预,似乎都形影不离地伴随着它们历史的步伐,阴霾般地时隐时现地笼罩在这片土地的上空:发展与停顿相交织,自由与控制影随行,荒凉与繁荣互更迭,就成了这一地区人民必须要忍受和承担的宿命。”所以,这两个“共和国”在自行宣布成立“共和国”时,当即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公开声称,它们宣布“共和国”成立,就是为了回归“俄罗斯世界”它们用的是“русскиймир”。这个“мир”的俄语本意是“世界”“历史之域”的意思。因此,这两个“共和国”的成立宣言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意向——“回归俄罗斯的历史之域”。二是,它们宣称成立“共和国”的方式和程序是按照苏联曾经使用过的和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重复使用的方式和程序的,即:“当地居民和当局自愿加入”和“全体公民投票”的决定。简言之,就是“按照克里米亚方式”。而这是叶卡捷琳娜二世首创的,她利用这种方式在年将克里米亚兼并进俄罗斯帝国。因而,它们让世界所面对的事实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着手组成一个新的联合体,并且以叶卡捷琳娜二世定的名称“新俄罗斯”为新联合体的名称,表示将运用俄罗斯的政治结构、管理体制和法律。与此同时,它们向俄罗斯请求,它们要求加入俄罗斯联邦,得到俄罗斯的承认和支持。这两个“共和国”的“立国之策”不仅使俄罗斯处于接受还是不接受的尴尬两难之中,更使乌克兰当局怒发冲冠,有了要力斩这两个“背叛、分裂者”于马下的狂怒。第四,这两个“共和国”的出现所引起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矛盾关系。由于这两个“共和国”所表现出的强力的亲俄愿望与行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进一步迅速恶化。而在俄罗斯国内,瞬间也掀起了一股“爱国主义的热潮”。“乌克兰就是建立在俄国土地上的一个国家”这一思潮迅速膨胀,要求接受它们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呼声一度十分高涨,而国内反对派的抗议声也促使俄罗斯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诡秘莫测的斗争,甚至不明不白的死了人。俄罗斯政府面临了十分棘手的问题:不接受吧,“新俄罗斯联邦”可是俄罗斯帝国难舍的历史之愿;而接受吧,这个新联邦将会遭遇难以想象和几乎无法克服的阻力。俄罗斯回避了对两个“共和国”的直接答复,但在实际上对这两个“共和国”给与了“必要的”,“人道主义”、“俄罗斯人一家亲”的帮助。而“卢甘斯克共和国”和“顿涅茨克共和国”虽然签署了成立“新俄罗斯联邦”的协议,但最终也没有成为现实。俄罗斯没有公开答复,乌克兰极力反对,尤其是这两个“共和国”相互间的差异和争斗也障碍了它们的联合。无论在资源上,人力上、经济上、生活水平上、媒体的发达与控制上,顿涅茨克是更有力量的强者,而卢甘斯克则居于次位。一个令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ddqh/233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