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当地气候 >> 百年党史传薪火,百封书信致先烈第52
致许杏虎的一封信
积极分子单思宜
尊敬的许杏虎先生:
您好!第一次听说您的名字,是在踏进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的第一天。此后在丹中每一个5月8日,我都会在教学楼前的那个小花园,向您的雕塑鞠一躬,献一束花。年,您赴南后就面临科索沃问题,您深入了解当地情况,认真研究形势,全身心投入报道工作中,发表了90余篇相关消息和分析文章。在北约轰炸南联盟之前数天,您发回的《离轰炸还有多远》一文,使我国新闻媒体中对科索沃局势做出准确及时的报道。3月24日北约轰炸南联盟后,您不惧危险,哪里有炮火就出现在哪里,不但发回了大量有现场感的文章,还拍摄了很多具有价值的照片。“我是学塞尔维亚语的,在这里进行战地报道是我的荣誉,更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再危险也要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这是您曾经说过的话,您也真正地尽责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您的任务。您多次深入到最危险的科索沃地区进行战地采访。每当北约的炸弹落在贝尔格莱德市时,您都立即驱车前往现场,力争获得第一手资料。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有一次,驾车外出采访途中突遇北约空袭,一颗炸弹在前方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和横飞的弹片几乎将您的车掀翻,但您没有退缩,只是打电话给在家的妻子朱颖报了个平安,便又继续驾车前行。作为战地记者,您肩负着重任,在科索沃的战火中,不顾危险,深入前线发表了大量的报道,用自己的力量向世界传达着正义与良知。年的5月8日,是中国外交史上、也是中国国际新闻报道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悍然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您和您的妻子不幸在这场事故中牺牲,而北约却以“误炸”为由对此事敷衍了结。而那时的中国并没有能力振臂高呼。落后就要挨打,不强大的中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傲然屹立于世界。22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不是当时之中国。年,又是一个辛丑年,中美的谈判桌上“换了人间”!中方代表不卑不亢、有理、有利、有节的发言,引发了讨论的高潮。面对美方对中国内外政策无理公里指责,挑起争端,我们终于有底气说“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弱国无外交,现在的中国不会再受人欺负,中国的青年也会深刻认识到正是有您这样的人,我们的祖国才会不断强大。作为身处新时代的新青年,我辈也必将怀揣热忱之心,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此致敬礼!
单思宜
年6月2日
图文编辑
宋傲然单思宜
责任编辑
物业营销学生党支部宣传小组
图文来源
物业营销学生党支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