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地理位置 >> 内参观察习凭吊烈士有深意
习近平向北约轰炸使馆遇难烈士敬献花圈(图源:新华社)
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刚刚抵达贝尔格莱德开始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第一场活动就是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在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3位烈士。这是17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凭吊炸馆事件烈士。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TomislavNikolic)、议长戈伊科维奇(MajaGojkovic)、总理武契奇(AleksandarVucic)率全体内阁成员参加凭吊活动。
年,科索沃危机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发动持续78天的大规模空袭行动,意图迫使南联盟承认科索沃的“高度自治”。但这场空袭并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由于中国在道义上支持南联盟,5月7日夜间,美国B-2轰炸机投下5枚精确制导炸弹,从不同角度击中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三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不幸遇难,另有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破坏。
炸馆事件发生后,中国民众群情激奋,数十万名中国学生上街游行,抗议北约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的野蛮轰炸。由于当时中国综合国力有限,虽进行强烈抗议,但美国依旧认为是误炸而非蓄意,最后中国不得不吞下苦果。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发表电视讲话严厉谴责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的行为的同时,呼吁抗议民众保持克制。
年,南联盟更改国号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年塞尔维亚与黑山又各自独立,后来中塞两国达成协议,将使馆旧址及使用权移交塞政府,塞方向中方提供地块修建新馆。年事件发生十周年,塞尔维亚众多对华友好的社会知名人士联名给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写信倡议,在被炸中国使馆为三名遇害的中国公民树立纪念牌。5月7日,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在被炸毁的中国使馆旧址前竖立纪念牌,纪念牌上用塞语和汉语刻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于的支持和友谊,并谨以此缅怀罹难烈士。”
此次中国国家元首32年来首次到访塞尔维亚就将凭吊中国烈士作为首场活动,其意味深长。习近平通过此举向世人表明:尽管炸馆事件已经过去17年,但中国一刻也不敢忘记被霸权国家欺负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被欺负的教训中国将永远铭记于心。
值得注意的是,当习近平乘坐的专机进入塞尔维亚领空时,塞尔维亚空军战机升空护航。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夫妇、议长戈伊科维奇、总理武契奇、副总理兼外长达契奇等在机场迎接,其规格之高可见一斑。此外,在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时,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取消了原计划在21日对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以及本月晚些时候对美国的访问。
这些都说明塞尔维亚对中国的实力已绝对信任,极愿意与中国发展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而非以欧盟与美国为主。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已经彻底“征服”了塞尔维亚,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有能力让被北约包围的塞尔维亚(中东欧16国中,已有12个国家加入了北约,黑山也即将加入,马其顿和波黑也都致力于加入北约,唯有塞尔维亚无意加入北约)转变外交政策,中国的国力已今非昔比。
同时,习近平此举也要告诉美国,中国随随便便就被欺负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中国对当年遭受的耻辱并未忘记,若美国胆敢再次挑衅中国,中国必然将新仇旧恨一起算,对美国强力反击。此外,习近平此举也向国际社会表达对美国为首的北约近年来在世界上到处发动战争、引起地区动荡不安表示极为不满。
放眼今日世界,局部冲突和恐怖主义的威胁不降反增,美国及西方国家发动的战争并未换来世界的和平,反而引发跟大的动荡与不安,难民危机更是给欧洲国家带来极大的困难与安全风险。因此,习近平此时的凭吊更是对世人的一种及时提醒和警示——战争并未远去,人类需要共同努力争取和平。习近平对三位烈士的缅怀追思并不是要借此延续仇恨、煽动怒火,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梁文撰写)
---完---
美茶会第十二期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dlwz/2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