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从二战苏德战争看中美 速决战美国占优

发布时间:2019/7/10 20:35:37   点击数:

“戍天九思”原创第期

跳出合作思维定势用军人眼光审视中美

中美 打了一年多了,边打边谈,打打停停,幺蛾子不断,这似乎成了中美博弈的新常态。到底何去何从,结局怎样?笔者也在思索,最近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形象地说,中美就好比穷人和富人,全球化如盛世, 如乱世。试想:在盛世和乱世,穷人和富人到底谁的竞争能力强?

毫无疑问:乱世是生存能力的较量,富人摊子大顾忌多,穿草鞋的不怕穿皮鞋的,穷人的竞争优势明显。但是,在盛世是发展能力的竞争,有钱能使鬼推磨,很明显富人竞争能力更强。

这说明什么?说明观念一变天地宽!两个赛道是两种逻辑、两种思维方式,上一个赛道的优势可能是下一步赛道的短板。因此,我们既不能用合作思维模式来看 ,也不能用对抗思维模式来看全球化。从全局情况上看,今天的中美 很像二战时的苏德战争!

为什么二战是“德国赢得闪电战,苏联赢得决战”?

最近,华为任正非接受国内媒体群访时讲:你们看绍伊古关于飞机的讲话,美国飞机很精密,飞机寿命是-小时;俄罗斯飞机没有那么发达,只能飞多小时。绍伊古就问,战争时期飞机能飞满小时吗?大多数没到小时就打掉了,那何必要搞-小时,还那么贵,于是他们从实战需求确定了设计飞机原则。笔者认为,俄军这种实战思维方式很值得我们在中美 中学习借鉴。

▲华为任正非接受国内媒体群访

其实,这就是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二战胜利的法宝——实事求是、深入骨髓的实战原则和实战思维方式。二战前,德国已是欧洲 的工业国家,技术长期 ,苏联还只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农业国家,苏德工业制造水平差距很大,德国生产的飞机、大炮、坦克等装备质量精良、性能出色、坚固耐用,苏联的军工产品,除了少数指标还不错外,总体上质量粗糙、性能简单、故障率很高。如德国飞机和“虎式”“豹式”坦克,都是当时世界 的,德国的冲锋枪、自动步枪、机枪也被公认是当时世界上 的。而当时的苏联大家能想得起来的 武器只有T-34坦克,其他的各种轻重武器都谈不上先进。虽然战争初期德国“闪电战”势不可挡,一度兵临莫斯科城下,但是,最终获胜的却是武器水平比较差的苏联,而不是技术全面 的德国,为什么?

原因固然很多,如战争的性质是不是正义,反法西斯联盟的价值,苏联的资源丰富、国土面积大、人力资源充足、严寒天气给力等等。那么,苏联到底赢在哪里?其实,苏联赢在全局优势和战时生存能力上!也可以说这是一场质量和数量的较量!“闪电战”是装备的较量、靠质量,持久战是支撑体系的较量、靠数量、更靠国力,因此德国赢了“闪电战”,苏联赢了持久战!

让我们来看看四类主战装备。先看坦克。年德国就研发出了“虎式”和“豹式”坦克,在装甲厚度、通讯能力、瞄准装置、操控性能等方面都明显超过苏联的T-34坦克,但是,一辆“虎式”坦克的造价相当于6辆T-34,一辆“豹式”坦克也相当于4辆T-34。二战期间,德国只来得及生产了辆“虎式”和“豹式”坦克,苏联生产了5万辆T-34坦克,数量是德国坦克的近7倍。

▲苏联生产了5万辆的T-34坦克

再来看飞机。造飞机需要用铝 ,当时苏联铝的产量不到德国的四分之一,苏联只好用木头造飞机,木头飞机坚固性差,顶多能飞几百个小时。英国二战时 蚊式轰炸机也是木头的。德国战斗机都是铝 做的,可飞几千个小时。在德国人眼里,木头飞机就是个笑话。但是,很快德国人就笑不出来了。当时,一架飞机平均生存时间只有40个小时,木头飞机虽然很山寨,其实也够用。在空战中,一对一空战,德军飞机占优,但苏联的木头飞机实在太多,击落一架,又来十架,而且木头飞机因为质量轻、耗油少、航程长、速度快,山寨反而成了优势。到了年,战场制空权反而被苏军夺走了。

还有迫击炮。就是那种有个小炮管,支在地上,从炮口把炮弹放进去发射的小型火炮。迫击炮造价只有同口径其他火炮的八分之一,生铁也能造迫击炮弹,但射击精确度低。因此,二战时美国、英国、德国都看不上这种低档货,苏联看得上,不仅大量生产迫击炮,还发明了集群射击战法,用一片火海覆盖敌方阵地,战场上很实用。

在冲锋枪、步枪上也有类似情况。德制冲锋枪号称世界最精良,但二战时一共只生产了万支。苏联二战使用的冲锋枪结构简单、外形粗糙,但是很多,一共生产了万支。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德军的技术和装备优势都是局部优势,这些局部优势累积起来未必就是全局优势。如果是闪电战、短期战争,那确实很厉害。但是,如果是长期战争、全面战争,苏联的全面的规模优势,反而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可见,从局部上看问题,我们得出来的结论未必就是事实,不要被表面局部的优势迷住了的双眼。只有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整体,着眼于丰富的事实和事实之间的关联,我们才能看清了事情的真相。

中美 如二战苏德战争

今天中美 与二战苏德战争的情况惊人相似,美国如同当年的纳粹德国,都有政治狂人、国内极端势力和高科技优势、军事优势,中国如同二战时的苏联,都有生存能力优势、超大规模优势和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优势,不同的是今天中美科技差距远小于二战时苏德的差距。我们透过二战苏德战争,重新审视中美 ,从宏观上看我们至少有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局部优势是一个特定时空里的现象,换了一个时空坐标,换了一个赛道,优势是随时可以逆转的。

美国全球化的优势可能就是 的短板,中国在全球化中的短板可能就是 的优势。因为经济全球化是比较优势的竞争,必须扬长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是生存能力的较量,必须击短才能打败对手。

中国的大企业和美国的大企业 的不同是:美国的大企业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角,因为有世界霸权的依靠,根本不需要也没有“备胎”,完全是在美元霸权、国际大合作中发展起来,主要是一些高科技和金融等很赚钱的企业,必然是国际化程度高、对全球产业链依赖很大的。中国的大企业过去是经济全球化的配角,长期在被围堵、被遏制、被打压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不少企业像华为那样有“备胎计划”,只是多少而已,因此抗压能力相对较强一些。

前段时间,波音公司的Max飞机操作系统软件设计出了大问题,导致了2起空难,被全球禁飞,而且禁飞时间可能会很长,包括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已提出索赔,波音可能在劫难逃。其实,早在年波音客机就因发生锂电池着火事故,导致美国、日本下令禁飞,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亿美元。为什么波音连续出事故?

因为现代民航飞机融合了各种黑科技,其复杂性堪比核电站,如波音飞机零部件就多达万个!波音为了减少自己一家企业的生产风险,不得不实施全球化生产战略,如波音客机就把67%的组件交给了外包团队,涉及全球多家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还会把更次要的事交给下一级供应商。

大家想一想,波音公司这么长的产业链,即使平时合作很好,风险都很大。如果中美爆发全面 ,波音一旦失去了中国的合作,波音飞机还能生产出来吗?没有了中国超级大市场,波音公司还有活路吗?而且,美国大都是像波音、苹果、高通、英特尔这样高度全球化的高科技跨国公司!

美国这些高科技跨国公司 的特点就是:全球战略、全球合作、全球产业链,虽然在全球化合作时期竞争能力很强,但是在 中生存能力却很差,中美 的输家可能就是这些高度全球化的高科技企业!

有一个讲波音飞机制造的纪录片,一位接受采访的老师傅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质量是质量,数量是数量,你不能用质量去代替数量。”打 也是这样。

启示之二,“闪电战”和持久战也是两种不同的逻辑,既不能用“闪电战”思维模式来打持久战,也不能用持久战思维模式来打“闪电战”。

因为“闪电战”靠的是技术优势、装备优势,持久战打的是生存能力和整体优势,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先进装备,而是生存能力和整体优势。对拥有技术和装备优势的军队来说,无论是二战的德国,还是今天的美军,都十分迷恋而且擅长“闪电战”。对弱势一方来说,赢得胜利的关键和前提是不能一打就垮,而要顶得住“闪电战”的进攻。

今天中美 又何尝不是这样!美国就是想通过封杀中兴、华为、狂加关税等极限施压,企图以“闪电战”赢得胜利。最近,美国甚至不惜举国体制封杀华为,政客齐上阵,国务卿蓬佩奥游说欧洲,特朗普紧急访日施压,表面上来势汹汹,其实已黔驴技穷。一旦 打成持久战,美国必输无疑,这既是美军过去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持久战失败的教训,也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闪电战”成功的经验,美国摆脱不了持久战失败的宿命。

金一南讲,中美 ,各有三大优势,美国有科技优势、美元霸权优势和军事优势,中国有制造业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和开放优势。笔者戍天九思认为,美国经济是美元霸权下的虚拟经济,本质上是寄生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型经济,而中国经济是中国制造优势下的实体经济。美国的经济优势是建立在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合作基础之上的,因此,没有全球经济合作和完整的全球产业链,就没有美国的经济优势和美元霸权。

启示之三,技术和装备优势是建立在非常复杂的支持系统之上,系统越复杂往往就会越脆弱,战时生存能力就很差。

二战时苏联的木头飞机质量是差,但是,它的支持系统只需要木材,到处都有。德国飞机是质量好,用的是铝 ,对工业系统的依赖特别深。二战后期,盟军对德国本土大规模轰炸一开始,这个系统就崩溃了。

今天拥有美元霸权和高科技优势的美国经济,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的全球化支撑系统,不仅对全球依赖性大,而且美国对中国的依赖远超过中国对美国的依赖,系统性的脆弱不言而喻,抗打击能力差。一旦 转入持久战必败无疑,真的到那时候,输掉的就不仅仅是 ,而且美元霸权、世界霸权都会崩盘。

今天的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大货物贸易国、 大外汇储备国,成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6.2%,出口依存度已下降至17.9%,中国经济抗打击能力很强。今年前4个月对美贸易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例下降至11.5%,而中国与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均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速达9.1%。

据美国“全球贸易伙伴”咨询公司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对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征收25%的关税,一年将导致美国损失93.4万个就业岗位,一个四口之家的美国家庭每年支出增加美元;如果再对剩下的亿美元中国产品征收25%关税,一年将导致美国损失万个就业岗位,一个四口之家的美国家庭每年增加支出美元。

试想:如果中美全面爆发 ,美国失去与之配套的中国制造产业链和中国市场,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还能低成本制造吗?还能卖得动吗?还有巨大赢利投入后续研发吗?失去中国合作的美国经济还有全球竞争力吗?

中美 催生全球三大经济体鼎立

笔者戍天九思认为,中美 是美国视中国为战略对手、实施“印太战略”的必然结果,“三分合作,七分竞争”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新常态。中美 ,必将使中国改革开放格局开始由向上看逐步转变为向下看,即实现从目前主要向欧美发达国家开放转向未来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开放的转变。

最近,央视《今日







































治白癜风的药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181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