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历史沿革 >> 汉斯的刀光剑影联邦德国国防军老学校造型交
德国联邦国防军(德语:Bundeswehr)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统称,由陆军、海军、空军、联合后勤总部(德语Streitkr?ftebasis)及联合医疗部队(德语:ZentralerSanit?tsdienst)所组成。
德国联邦国防军徽章
德国联邦国防军军旗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解除武装,联合国勒令德国不得重建任何武装部队,只能保留小规模的国境防卫队及扫雷艇部队作为防卫之用,德国的国防由四个占领国美国、英国、法国及苏联的部队共同负责。
后,随着东西方两边阵营的关系开始紧张,各国对德国的非军事化政策有所改变。年德国分裂为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苏联更让东德秘密重新建军,因此美英法三国便开始考虑解除对德国的军事禁令。年,西德 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召集前国防军的高级将领商讨创建全新西德军队的事宜,讨论确定了新军队的基本构思。后来,自由民主党出身的前将领哈索·冯·曼陀菲尔提议把新建的军队命名为“联邦国防军”(德语:Bundeswehr),获得德国联邦议院确认。
年11月12日,联邦国防军正式建立,该天是普鲁士将领沙恩霍斯特(GerhardvonScharnhorst)诞辰二百周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的修正案后,年西德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年开始推行全国征兵制,18至45岁的全国男性必须义务服兵役。
冷战期间,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在中欧的防卫主力。德国基本法第87条a中规定,联邦国防军的活动只限于防卫以及救援事务。
德国联邦国防军陆军标识
德国联邦国防军海军标识
德国联邦国防军海军军舰旗
德国联邦国防军空军标识
德国联邦国防军空军机徽
德国联邦国防军联合支援部队标识
德国联邦国防军中央卫勤部队标识
德国联邦国防军网络和信息空间部队标识
年两德统一后,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利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四国与西德政府签署《德国最终解决条约》(英语:TreatyontheFinalSettlementwithRespecttoGermany,德语又称:Zwei-plus-Vier-Vertrag即“二加四条约”),联邦国防军削减三十七万人,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家人民军解散,其中大约五万人并入联邦国防军。
冷战结束和德国统一后,德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从原来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了安全系数大为增加的欧洲的中心。由于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德国的邻国除了友邻就是盟国,德国已不再面临直接的外来威胁。
根据欧洲战略形势的变化,对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原来主要依赖北约核威慑来对付欧洲的大规模战争,转变为投入常规力量同盟国一起“处理”欧洲的局部危机和对付局部战争,特别是重视通过控制局部性冲突达到确保本国安全和欧洲稳定的目的。其要点是:
(1)在军事战略思想方面,从过去主要针对苏联、华约集团的“前沿防御”转为准备以对付各种危机为主的“多方位防御”。
(2)在军事部署方面,由过去的“前沿部署体系”改为“均衡兵力部署”。
(3)在作战方针上,由过去对付可能在德国本土发生的大规模战争转而应付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可能发生的局部冲突。
联邦国防军宪兵
德国联邦国防军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
德国联邦国防军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
年以后,国际政局起了很大的变化,联邦国防军也改变了行动的范围。年,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基本法所定的“防卫”不只在于防卫德国国境,也包含防止国际间的纷争及危机等。
据此,德国联邦议院同意联邦国防军参与北约的境外活动,联邦国防军开始活跃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如年至年间的科索沃战争,亦有参与在柬埔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苏丹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军事活动及维持和平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