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发布时间:2021/12/7 12:51:44   点击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建立了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陈望道(年1月18日-年10月29日),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等,出生于浙江义乌,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复旦大学原校长,历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

陈望道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曾任旷世巨著《辞海》总主编,撰写《漫谈“马氏文通”》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年10月29日,陈望道因病去世,享年86岁。

李大钊(年10月29日-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

他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年,参与领导五四运动;年7月,促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毛泽东(年12月26日-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至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董必武(原名:董贤琮,年3月5日-年4月2日),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董必武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党和人民永远怀念他。

刘仁静(年―年),字养初,又名亦宇、敬云,湖北应城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年在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翻译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等著作;

王尽美(年-年8月19日),原名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年,王尽美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年,作为代表参与中共一大会议。年7月中下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终日的奔波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他以带病之身,奔走于济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时年27岁。

年9月10日,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李达(年10月2日-年8月24日),字永锡,号鹤鸣,笔名立达、鹤、胡炎、江春等,湖南零陵岚角山镇(今属永州市冷水滩区)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年9月,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和革命丛书。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应毛泽东邀请到长沙出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并主编自修大学机关刊物《新时代》。年5月在上海出版《社会学大纲》,毛泽东曾当面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年8月在武汉逝世。

包惠僧(年-年7月2日),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老人,湖北黄冈人,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研究员。

他曾受陈独秀委派与陈公博代表广州区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过讨伐滇桂军阀刘震寰、杨希闵等战役。年7月2日,包惠僧病逝于北京。

邓恩铭(年1月5日-年4月5日),又名邓恩明,字仲尧,水族,出生于贵州荔波,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13位代表之一,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

年11月,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组织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年2月,发动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入狱。年4月5日,邓恩铭和战友们被押到济南市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时年30岁。

年9月10日,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周佛海(年5月29日-年2月28日),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镇窝溪村人,早年留学日本,是旅日代表。

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共一大的代理书记。

陈潭秋(年-年9月27日),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年陈潭秋和董必武、刘伯垂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年7月,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出席了中共三大、五大、六大,年1月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执行委员。中央红军长征时,留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领导开展游击战争。年8月,与陈云等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留驻共产国际工作。年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年9月27日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

年9月14日,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李汉俊(原名书诗,年4月-年12月17日),号汉俊,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早年留学日本,接受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建党工作,为召开中共一大做出了卓越贡献。年回武汉组织学生、工人开展革命活动。年被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7岁。

陈公博(年10月19日-年6月3日),广东省南海县人,中国政治人物。

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为中共一大代表。

何叔衡(年-年2月24日),字玉衡,号琥璜,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年,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在第一师范结业后,先后在长沙楚怡学校和第一师范附小任教,同时积极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的革命活动。年冬,何叔衡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时年59岁。

年9月10日,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张国焘(年11月26日-年12月3日),又名特立,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中共建党初期的高级领导人。

陈延年(~),又名遐延,安徽省怀宁县在城乡(今属安庆市)人。革命烈士。陈独秀长子。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为中国解放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

年,考入上海法语学校专攻法文,年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科。年12月下旬,赴法国勤工俭学。年,摒弃原先信仰的无政府主义,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一起创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宣传部长。同年秋,加入法国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年10月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年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被选为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6月26日于上海被捕入狱。7月4日英勇就义。

年9月,陈延年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陈乔年(年-年6月6日),安徽怀宁人,陈独秀次子。中共旅欧支部领导成员之一。

他先后在上海法语补习学校、震旦大学学习,并赴法勤工俭学。年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代秘书长等职务。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八七会议”期间对其父亲陈独秀在大革命中所犯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年6月6日英勇就义。

周恩来(年3月5日-年1月8日),字翔宇,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毕业于南开大学,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周恩来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国军政治部驻渝办事处主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等职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

鲁迅(年9月25日-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傅斯年(年3月26日-年12月20日),山东聊城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傅斯年早年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之后受蔡元培先生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等。年12月20日,傅斯年因病逝世,享年54岁。

辜鸿铭(Thomson,年7月18日-年4月30日),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论语》《中庸》《大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于年4月30日在北京逝世。

陈独秀(年10月9日-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官名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出生于安徽怀宁,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

邓中夏(年10月5日—年9月21日),男,字仲澥,又名邓康,湖南省宜章县人。邓中夏是中共第二届、五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工人运动的领袖。

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年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2军团(后改为红3军)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年到上海任全国赤色互济会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年5月被捕。年9月21日,他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赵世炎(年4月13日—年7月19日),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念中学时曾参加过著名的“五四运动”,是当时师大附中学生运动的组织者。年赴法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一起创建了中共旅欧支部。回国后,赵世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三次工人大罢工,成为当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年不幸被捕牺牲。

年,赵世炎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宋振中(年-年9月6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为宋绮云和徐林侠的幼子,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小萝卜头八个月时,随父母被带进了监狱,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后来经过地下党对特务的斗争,在监狱里上学。他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

年9月,在重庆被国民党特务害死,遇害时年仅8岁。

刘胡兰(年10月8日-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革命先烈,抗日游击队队员,唯一一位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小英雄。

刘胡兰自小参加儿童团,后担任各种妇女工作与职务,并在14岁时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杨开慧(年11月6日-年11月14日),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现长沙县开慧镇),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毛泽东的助手。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年10月,杨开慧被捕,随之被害。

年毛泽东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

邓颖超(年2月4日-年7月11日),河南省光山人,生于广西南宁,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江竹筠(年8月20日-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年,江竹筠接任彭咏梧工作。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年11月14日,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

年9月江竹筠入选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杨虎城(别名杨忠祥,年11月26日-年9月6日),男,汉族,出生于陕西蒲城,民国时期著名陕军将领。

杨虎城自护国起义以来,历经了一系列重大战役。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

赵一曼(李坤泰,年10月-年8月2日),字淑宁,出生于四川宜宾,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

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年6月30日晨,被追敌二度捉捕,受到残酷的刑讯;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她留有著名诗篇《滨江述怀》等,其故里四川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年赵一曼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傅作义(年6月27日-年4月19日),字宜生,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荣河县(今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中国现代军事家、国民革命军将领、抗日名将。

年1月,他率部起义,促成北京和平解放。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傅作义任水利部(后来的水利电力部)部长长达22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张自忠(-),字荩臣,后改荩忱,山东省临清县人,中国国民党党员。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他曾参与了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于年5月16日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叶挺(-),男,汉族,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共党员,原名叶为询,字希夷,著名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叶挺曾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在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中写出著名的《囚歌》以明志。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

年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

年9月10日,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王若飞(年10月—年4月8日),贵州省安顺县人,号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

青年时代,王若飞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年6月,王若飞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年由法国共产党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并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终年50岁。

年,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钱学森(年12月11日-年10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与钱伟长、钱三强并称为“三钱”。

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年,赴美进修。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年10月31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邓稼先(年6月25日-年7月29日),出生于安徽怀宁,毕业于普渡大学,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其因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年和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年9月10日入选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许德珩(年-年2月8日),原名许础,字楚生,江西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县)人,毕业于巴黎大学,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

他早年参加新民学会,青年时代加入同盟会,五四运动时是著名学生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水产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于年2月8日去世。

钱三强(年10月16日-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原籍浙江湖州,出生于浙江绍兴,毕业于清华大学,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一生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曾在清华大学任教,获得过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孙中山(年11月12日-年3月12日),名文,幼名帝象,字载之,号日新,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

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年10月10日,领导发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后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

宋庆龄(年1月27日-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朱德(年12月1日-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汉族,四川仪陇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季羡林(字希逋、齐奘,年8月6日-年7月11日),山东临清人,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教育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他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多国语言(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后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于年7月11日逝世,享年98岁。

陆征祥(年6月12日-年1月15日)又名陆徵祥、陆子欣,上海人,原籍江苏太仓,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陆征祥毕业于广方言馆、同文馆。他曾与清朝驻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在驻俄使馆任翻译,随后一直在外交界服务。一战结束后,陆征祥曾代表中华民国率中国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和会。二战结束后,为了嘉奖陆征祥虔诚的宗教信仰和不畏纳粹强权的精神,罗马教皇亲自任命他为圣安德隐修院名誉院长。陆征祥晚年隐居于比利时圣安德隐修院,著有《回忆与思考》、《人道主义的会和》。年1月15日,陆征祥病逝,享年78岁,葬于圣安德隐修院。

王正廷(年~年),民国时期的外交官,长期在南方政府中任职,推行革命外交。他热心体育事业,并致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体育领导人之一,因其对中国体育事业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

顾维钧(年1月29日-年11月14日),字少川,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近现代外交家,北洋政府第十三位国家元首。

他曾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年11月14日,顾维钧逝世,享年98岁。

陈嘉庚(TanKahKee,年10月21日-年8月12日),出生于福建厦门,著名爱国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陈嘉庚虽身处南洋,但曾积极参与支持辛亥革命等革命活动、筹款救济国内灾民,帮助稳定局势,并且创办了集美大学、厦门大学等校为国兴学育才。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组织捐款捐物帮助国内抵御外辱。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要职。

年8月12日,陈嘉庚于北京逝世。

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厦门市还将地铁1号线列车组命名为“嘉庚号”。

杨振宁(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世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之一。年获拉姆福德奖、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年获鲍尔奖、年获玻戈留玻夫奖、年获昂萨格奖、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年年12月18日,《中国品牌人物强》发布,杨振宁位列第49名。年5月14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签署捐赠协议,并为“杨振宁资料室”揭牌。

赵纫兰(年1月21日-年5月28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李大钊妻子,中国革命者。

赵纫兰是一位有高尚道德和伟大品行的女性,为声名显赫、壮烈刚直的丈夫作了很多牺牲,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于年5月28日逝世,享年49周岁。中共河北省委于年6月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易白沙(年-年),原名易坤,号越村,出生于湖南长沙,资产阶级革命者,《帝王春秋》的编写者,《新青年》的撰稿人。

易白沙自幼熟读经史百家,是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读经的第一人,也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其主要作品有《国务卿》《广尚同》等。年,易白沙在广东新会逝世,时年35岁。

葛树贵(年-年02月07日),男,汉族,山东人。年,到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当铆工。年5月加入长辛店铁路工会。并组织了纠察队,他任队长。年8月,铁路工人罢工时,他带领纠察队,占领火车站,截断了铁路运输。全体工人坚持斗争,迫使路局不得不答应罢工委员会提出的条件,罢工取得了胜利。年2月初,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举行全路大罢工。4日,长辛店铁路工人遵照总工会的命令,按时开始了大罢工。2月6日夜,敌人在工贼带领下,逮捕了史文彬、吴祯等12名工会委员,全被押到警察局所在地火神庙。2月7日上午,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召集工会委员及骨干共同研究对策,决定由他负责集合工人队伍,到警察局要人。他和杨诗田带领工人队伍,高举大旗,喊着“还我工友!”“还我自由!”的口号,浩浩荡荡涌向火神庙,向警察局要人。当工人们准备冲进火神庙时,军警持枪站在火神庙的高台阶,企图对工人实行武力镇压。他手握大锤把高声喊着:“工友们,往前上啊!”说着带头冲上去。敌人开枪了,他头部中弹,当夜光荣牺牲。为纪念烈士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二七”斗争的光荣传统,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于年7月,在长辛店公园内为他建墓立碑,永志不忘。

刘半农(年5月29日-年7月14日),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是“五四”时代文学革命运动中的一员勇将,是近现代史上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国早期摄影艺术理论家。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一生著作甚丰,所作新诗多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创作了《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编有《初期白话诗稿》,学术著作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其中,《汉语字声实验录》获得“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刘半农也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年7月14日在北京病逝。

刘师培(年—年11月20日),字申叔,号左盦,汉族,江苏仪征人,经学家。刘贵曾之子、刘文淇曾孙。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

著有论经学(以小学、左传学为主)、史学(开创近代中国学术史体)、文学(主张“六朝文”,维护扬州学派骈文之文统)专著七十四种。收入民国二十三年()宁武南氏刊本《刘申叔先生遗书》。该本号称最善,然时值日本扶植满洲国,刘师培于《民报》时期所撰论满洲非中国种族之文字俱被刊落,又早期刊发于报刊之文字,失收亦颇多。

钱玄同(-),原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汉族,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市)人。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

汪大燮(年—年),原名尧俞,字伯唐,一字伯棠,原籍安徽黟县,其父在浙江钱塘(今杭州)开绸布庄,汪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

汪大燮自幼聪颖,光绪四年(年)应童子试,考中秀才。光绪十五年(年)考中举人。在清末和民国初年,曾担任外交官员、政府公职、国务总理。晚年热衷于慈善事业。

章士钊(年-年),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生于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

章士钊早年被上海滩的《苏报》聘为主笔,后创办报刊《民吁日报》,曾担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征聘农业专家特告》等。年7月1日,于中国香港病逝,享年92岁。

贺龙(原名贺文常,年3月22日-年6月9日),字云卿,湖南桑植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一直在组织内担任军事要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刘伯承(年12月4日~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州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聂荣臻(聂双全,年12月29日-年5月14日),字福骈,出生于重庆江津吴滩镇,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等职。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林彪(年12月5日-年9月13日),出生于湖北黄冈林家大湾,军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年04月28日-年10月22日),男,汉族,广东省梅县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者和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早年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参与北伐战争。年12月,组织广州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人,生于年11月8日。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徐向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指挥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陈毅(年8月26日-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

年在北京逝世,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彭德怀(年10月24日-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怀,小名锺伢子,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军事家、开国元勋,元帅军衔。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与毛泽东、朱德等共同开辟江西根据地。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发动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攻占西北五省。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年11月29日,彭德怀在北京逝世。

罗荣桓(年11月26日-年12月16日),原名罗慎镇,字雅怀,号宗人,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罗荣桓是一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粟裕(原名粟多珍,年8月10日—年2月5日),曾用名粟志裕,侗族,出生于湖南会同,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抗战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

黄克诚(年10月1日-年12月28日),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

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天津解放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建国后,历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副省长,中央军委顾问。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谭政(-年),原名谭世铭,号举安,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一。

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三十一团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中局常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中南局第一副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央军委常委等职。

萧劲光(年1月4日-年3月29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大将军衔。

萧劲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年3月29日,萧劲光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王树声(年5月26日-年1月7日),原名王宏信,汉族,湖北麻城市乘马岗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我军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69岁。

陈赓(原名:陈庶康,年2月27日-年3月16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师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年3月16日,陈赓于上海病逝。

罗瑞卿(年05月31日-年08月03日),四川南充人,毕业于延安中央党校,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一。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参加过乐安宜黄、建黎泰、金资等战役,也参加过长征、六渡赤水等。后参与指挥百团大战和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组织绥东战役。参与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瑞卿先后担任公安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等职。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年8月3日病逝,终年72岁。

许光达(.11.19~.06.0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人。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春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见习排长、排长、代理连长、军参谋长、师政委、师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分校校长,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和卫戍司令,八路军第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2军分区司令,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西北野战军军长、第2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南征作战、马良坪战斗、绥远战役、高家堡战役、榆林战役、沙家店战役、延清战役、宜川战役、澄郃战役、荔北战役、扶郿战役、兰州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光达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著贡献。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年6月3日逝世,终年61岁。

徐海东(年6月17日-年3月25日),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人,毕业于延安马列学院,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师旅旅长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张云逸(年8月10日-年11月19日),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历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党的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邱少云(年7月-年10月12日),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革命烈士,一级国旗勋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战士。

年10月12日,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金星奖章。

黄继光(年-年10月20日),出生于四川中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团9连原通讯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

黄继光于年3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曾立三等功一次,后于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9高地牺牲,年仅21岁。战争结束后,他被追授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毛岸英(年10月24日-年11月25日),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出生于湖南长沙,抗美援朝战争烈士,毛泽东与其妻子杨开慧的长子。

毛岸英曾参加苏联卫国战争,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曾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支部副书记。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年仅28岁。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年2月-年2月23日),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年2月23日,杨靖宇孤身一人,在蒙江县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战20分钟后,身中数弹英勇牺牲。

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邵云环,女,汉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新华社参编部工作的20年多年中,主要从事有关南斯拉夫情况的选报翻译和调研工作,是新华社优秀的驻外记者。她工作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她长期研究南斯拉夫问题、巴尔干问题,早在90年代初就在南斯拉夫当过常驻记者。

年3月,当南斯拉夫局势极其紧张、科索沃战火一触即发的时候,邵云环同志主动请缨,再次勇敢地奔赴报道第一线。到达贝尔格莱德后,她不顾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深入现场采访,及时、准确地发回大量有价值的公开和参考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赞扬。年5月8日早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而不幸遇难。

年5月7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在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前举行凭吊活动。缅怀在年北约轰炸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烈士。

许杏虎(年3月26日-年5月8日),男,生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分配在光明日报国际部任编辑。之后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年7月起任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许杏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

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炸弹袭击中不幸遇难,以身殉职,年仅31岁。

年5月7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在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前举行凭吊活动。缅怀在年北约轰炸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烈士。

朱颖(年11月2日-年5月8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中国共产党党员,五八事件遇难者。

她早年在《光明日报》广告部工作,其作品曾获北京广告协会“敬业杯”“昆仑杯”优秀奖。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导弹袭击中不幸被弹片击中,以身殉职,年仅28岁。年被追授为烈士。

年5月7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在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前举行凭吊活动。缅怀在年北约轰炸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烈士。

田汉(年3月12日-年12月10日),原名寿昌,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中国著名话剧作家、戏曲作家、小说家、诗人。

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他写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不仅是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事业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事业的卓越组织者和创造者。

聂耳(原名聂守信,年2月14日-年7月17日),字子义(亦作紫艺),出生于云南昆明,毕业于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音乐家、作曲家。

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年9月10日,聂耳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竺可桢(年3月7日-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他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曾在中国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年2月7日,竺可桢去世,享年84岁。

侯德榜(年8月9日-年8月26日),出生于福建省候官县,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化学家。

侯德榜是民建成员,“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年,侯德榜因病去世,终年84岁。

茅以升(年1月9日—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毕业于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现为卡耐基梅隆大学),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曾主持修建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设计武汉长江大桥。年11月12日,其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艾跃进(年6月-年4月21日),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名演讲家。

艾跃进的研究方向为军事思想、社交礼仪等,是南开大学军事学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主要著作有《军事思想纵横谈》《大学生实用口才艺术》等,于年4月21日在天津去世,享年59岁。

华罗庚(年11月12日-年6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毕业于剑桥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解析数论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国际上“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等数学科研成果均是以华氏命名的。

年华罗庚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但他刻苦自修数学,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年始,任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年回国。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年10月26日-年4月29日),字仲拱,湖北黄冈人,毕业于伯明翰大学,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曾当选“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梁思成(年4月20日-年1月9日),生于日本东京,籍贯广东新会,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他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林徽因(年6月10日-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领导小组成员,梁思成妻子。

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主要文学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年4月1日,林徽因逝世,享年51岁。

贝聿铭(IeohMingPei,年4月26日-年5月1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毕业于哈佛大学,美籍华人建筑师,曾荣获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奖项,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许海峰(-)安徽和县人,著名射击运动员,中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运动员。

许海峰从小喜欢玩玩具枪。高中毕业后,他用40元钱买了一支气枪。从那以后,他把心思都用在了枪上,瞄远处树上的鸟窝,瞄近处的飞虫。他把理想和志向都寄托在枪上。年,许海峰进入安徽省射击集训队,当上了一名运动员,他更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射击技术日见长进。年,在第五届全运会射击比赛中,许海峰获得自选手枪慢射和气手枪两块银牌。

年,许海峰进入国家射击队,任训练中心射击队助理教练兼运动员。同年7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射击赛场,27岁的许海峰夺得首项冠军,也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块金牌,它是中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年,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上,许海峰以环的成绩获男子个人自选手枪慢射60发比赛的冠军;他与队友合作,夺得男子团体自选手枪慢射60发冠军。年7月,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46届射击世界锦标赛上,许海峰与队友合作,夺得男子10米气手枪团体冠军。年9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上,许海峰与队友合作,夺得男子手枪慢射团体冠军。

许海峰在和年曾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他还获得过“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劳模”等荣誉。

林鸣,男,汉族,江苏兴化人,年10月出生,年5月入党。中国交建总工程师,自年12月起,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率领数千建设大军奔赴珠江口伶仃洋,开始了攀登世界工程技术高峰的创新之路。年4月28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年4月21日荣获“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称号。年4月,获得年“最美职工”荣誉称号。年11月,荣获第三届“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

杨利伟(年6月21日-),男,汉族,辽宁省兴城市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中共党员。年入伍,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特级航天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杨利伟于年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是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对中国航天事业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袁隆平(年9月7日-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

屠呦呦(年12月30日-),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

陈薇(年2月26日-),浙江兰溪人,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专业技术5级,少将军衔。

她长期致力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究。年,她带领团队研制出新型干扰素,成为首个“阻击”SARS的药物,在抗击非典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其牵头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突破了世界性难题,让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疫苗走出国门。

张伯礼,男,年2月26日出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张伯礼擅长心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VD)、中风、高粘滞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现代化基础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2420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