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乌军节节胜利,北约却担心把普京逼到绝境,

发布时间:2023/4/6 23:48:46   点击数:

目前,乌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自9月份发动反攻行动以来,已经收复数千平方公里土地,但本应对此兴奋的北约却开始担心。

俄乌冲突已持续7个多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援助乌克兰战略目的也逐渐清晰。一方面,美国打着维护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旗号,对乌克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帮助乌克兰自卫反击的同时提高西方价值观的凝聚力,进而达到团结欧洲的目的;另一方面,北约希望最大限度地消耗俄罗斯,让俄罗斯不再具备发动第二次类似战争的能力。二者虽方向有所不同,但操作起来却相对容易,无非是在物资上西方大力援助乌克兰军事装备,为乌军反攻提供经济支持;在作战指挥方面,北约派出军事专家团队为乌克兰军事行动提供参谋,并利用西方的培训和雇佣兵团体,提升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经过战场检验,北约的援助效果不错。近年来,因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仓皇撤退,给人造成一种美国军事实力并不是很强的错觉,进而认为美国领导的北约可能也就那么回事。而实际情况则是从科索沃战争到海湾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美军的战绩可以证明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只不过美军比较适合与对手正面作战,对伊拉克战场和阿富汗战场的游击式打法不是很适应,后期尽管有抵消战略和反叛乱战略的调整和补充,但效果不佳。打硬仗的战法是美军研究以色列军队作战方式总结来的。

年和年两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通过局部优势与叙利亚军队交战时以少胜多,夺下戈兰高地,重创叙利亚军队,自身伤亡很少,投入的兵力也不多,引起了美国军队的重视和学习。这种先进的战法大大增强了美国军队的战斗力,目前在俄乌战场上,这套战法也确实适用,而俄罗斯军队的作战风格就是硬刚,所以乌克兰在北约的帮助下占了俄罗斯便宜。

(战场上的乌克兰军人)

反攻已经持续一个多月,美国的目标达成不少,如果乌军能保持这一势头,到明年夏季,乌军有可能收复所有领土。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矛盾,需要格外注意,就是尽管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越来越被动,但俄罗斯的作战潜力不应该被低估。从常规军事力量上来讲,俄罗斯刚刚征召了30万预备役人员,这批人投入到战场,乌克兰军队的压力会短时间骤增。而且从核力量上来讲,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多枚核弹头的世界超级核大国。因此,随着乌军战果的扩大,北约反而从刚开始的兴奋转为担心,因为一旦俄罗斯认为自己的常规力量已经无法招架乌军和北约的攻势,那么核反击将成为选项。

(被炸的克里米亚大桥)

特别是近日乌克兰方面炸毁了克里米亚大桥,乌军的反击正在不断逼近俄罗斯所能接受的底线。北约担心,如果乌克兰将普京逼到绝境,那么轻则乌克兰境内的民用目标、政治军事目标受到报复性打击,重则可能动用核武器。而且,俄罗斯方面早就公开表示克里米亚是其核心利益,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就曾放话,如果乌克兰攻击克里米亚,那么等待乌克兰的将是“末日审判式”的打击。

原本,从俄罗斯角度看,发动这场俄乌冲突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与西方达成新协议,逼迫西方让出俄罗斯的缓冲空间,尊重俄罗斯在多极世界中一极的地位。所以即便是俄乌双方已经在战场上大打出手,俄军也没有袭击对乌克兰境内的电网、桥梁等基础设,而是选择性忽略。对乌克兰的国防大楼、总统府、北约军事专家顾问团驻地也没有用导弹招呼,这是为日后谈判留有余地。另外,俄罗斯也没有对援助乌克兰武器的国家实施报复性打击。此前就有西方学者提出,如果俄罗斯开始节节败退,那么为了减少部队伤亡,俄罗斯的基层军官有可能对欧洲国家发动越境打击。那样的话,北约的指挥中心、军事基地、弹药仓库都会成为俄军的靶子。

(俄罗斯总统普京)

因此,归根到底,北约只是希望乌克兰做其一粒棋子,能消耗俄罗斯,也能帮助美国重新控制欧洲,却不希望乌克兰化被动为主动,成为此次战局的操盘者,因为那样有可能逼急俄罗斯,后果恐怕没有人能承担得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262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