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今天看第二篇游记《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
作者约了几位朋友,都是与他一样的人,要么是从小在那里长大,工作,要么就是亲人还在那里,都是与那里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很难忘记那里,离开后都想去看看。要想看懂作者写的这篇游记,首先要了解塞尔维亚的历史,否则是很难理解作者的故事。
塞尔维亚共和国,简称塞尔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塞尔维亚国土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含科索沃),首都贝尔格莱德。与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
塞尔维亚是一个历史古老的国家,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了古村落。
最早以“塞尔维亚”为名的国家是10世纪中叶由察斯拉夫?卡罗尼米洛维建立的。。
后来在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下居民改信东正教
兴起于小亚细亚北部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奥斯曼帝国于此时开始征服巴尔干半岛,并于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击溃塞尔维亚人,到15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已完全征服了塞尔维亚,开始了长达5个世纪的亚洲式伊斯兰教的封建军事统治。
塞尔维亚在年和年两次革命当中获得了高度自治。年,塞尔维亚在俄国的协助下获得完全的独立,年成立王国,其国土仅包括今塞尔维亚的中部。在年代初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当中,塞尔维亚的国土向南扩展,兼并了包括科索沃、今马其顿共和国等地区,但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区当时为奥匈帝国所管辖,不在塞尔维亚国土范围之内。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我们虽然在教科书中学过,但是印象不深刻。这次在看彼得汉德克的游记的时候,有机会重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原来是这样的。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街头用勃朗宁自动手枪连开七枪,刺杀了正在对萨拉热窝进行访问的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索菲。随后,7月28日,奥匈帝国因此向塞尔维亚正式宣战,这才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塞尔维亚于年末成功地抵抗了奥匈帝国三次进攻,年,同盟国(包括奥匈帝国、德国、保加利亚)共同向塞尔维亚发动攻势,占领了全境。
到了年,同盟国战败,塞尔维亚得以复国,同年12月,塞尔维亚、邻国黑山以及由原奥匈帝国所管辖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伏伊伏丁那共同组建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即南斯拉夫王国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南斯拉夫三面受敌,除希腊外所有邻国都是轴心国成员。年4月,轴心国侵入南斯拉夫,并将其瓜分,如伏伊伏丁那大体被匈牙利兼并,科索沃并入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其余部分则由德军占领。此时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在铁托的领导下开始反抗德国的占领。
南斯拉夫
年,苏联红军进入南斯拉夫,铁托在其帮助下成为国家最高领袖,建立了共产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联邦),但在年南联邦与苏联决裂。年铁托和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创立了不结盟运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铁托的领导下,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重各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的统一。南斯拉夫在这个时期成为了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当中较富裕的国家。
铁托于年逝世后,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最终导致了南斯拉夫在年代初期解体。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四个先后宣布独立。年之后,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重组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在科索沃战争中遭到北约的轰炸,战争以国际社会接管科索沃告终。
年,南联盟共和国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松散的国家共同体。除了共同总统、统一的军队、外交等国家权力,两个共和国有不同的法律、海关、货币乃至边防部队。
6年5月21日,黑山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正式独立,6月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因而解散。10月28日,塞尔维亚就是否接受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结果显示草案获得通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