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河南大学第二届ldquo海外云课堂

发布时间:2021/8/31 11:32:32   点击数:

年3月2日至年5月18日,为期12周的河南大学第二届“海外云课堂”——《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欧亚大陆的调查》圆满结束。本次云课程由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多梅尼克?斯塔易迪(DomenicoStaiti)教授和西尔维亚?布鲁尼(SilviaBruni)教授主讲,杜杉博士则承担了主要的意大利语翻译工作。课程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世界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概况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两位教授通过“科索沃地区罗姆人的女性音乐”和“摩洛哥地区的女性音乐”两个民族志个案,从实际操作层面展现了在欧洲学术视角下,意大利民族音乐家建立研究兴趣并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的具体流程。最后,教授们以一系列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重新评估和审视那些较为边缘、小众的音乐传统的价值,从而把它们真正的意义带回到世界音乐史当中的学术理念。

一、课程大纲

本次课程共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一)民族音乐学概论。授课时间:第1-2周。内容:由两位教授共同向我们讲述了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概况、研究领域、田野调查方法以及田野调查结束后的研究与成果传播方式。

(二)以两个民族志个案为例的具体研究流程。授课时间:第3-11周。内容:分别由斯塔易迪教授(3-7周)和布鲁尼教授(8-11周)向我们介绍“科索沃地区罗姆人的女性音乐”和“摩洛哥地区的女性音乐”两个民族志个案研究的详细情况,并由此展现理论在具体研究中的应用技巧。

(三)田野工作方法论。授课时间:第12周。内容:由两位教授共同讲解他们在进行这两个民族音乐学个案调查中所使用的田野工作方法论。

二、课程具体内容概述

(一)民族音乐学概论(第1-2周)

1、民族音乐学的诞生

民族音乐学诞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其系统的研究方法是德国学者在对民族音乐博物馆中的乐器进行研究中诞生的。他们将博物馆中的乐器等进行分类,并进行广泛的比较,由此诞生了比较音乐学——即民族音乐学的前身。

随着学科的发展,很快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形态、理论和方法都得到了扩展,并开始呈现出与比较音乐学不同形态的发展。至19世纪50年代,荷兰学者孔斯特首次提出了“民族音乐学”的概念。

2、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

民族音乐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yjd/2353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