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9/4 11:58:16 点击数: 次
16年前,地处北京市东部远郊的平谷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全区行政公务系统全部大范围地使用国产Linux桌面操作系统,并纳入考核。此行的目的,是展开全面取代微软Windows的尝试。然而,国产操作系统并不受欢迎。在一年多的推广过程中,大家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在检查时用国产,检查完换盗版微软。16年过去了,6月2日晚间,华为在直播中,向观众演示了有HarmonyOS2操作系统下的华为。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已经统一成了一个操作系统。当你手持华为手机,碰一下笔记本,就能把文件快速分享到电脑上,碰一下智能电视遥控器,就能将你想看的内容投屏在电视上,碰一下净水器,就能知道滤芯寿命还有多长,碰一下豆浆机,就有合适自己的营养配比豆浆开始制作。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微软、谷歌、苹果等巨头始终霸占着操作系统王国。截至年8月,在中国的桌面操作系统市场领域,微软Windows的市占率87.66%,苹果OSX的市占率为7.09%,合计为94.75%;在中国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领域,谷歌Android的市占率为75.98%,苹果iOS的市占率为22.88%,合计为98.86%。于中国而言,操作系统一直是中国的殇。“缺芯少魂”,是中国IT界最悲伤的四个字,其中的魂就是操作系统。辉煌开局,中国对于操作系统的探索其实并不晚。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就开始操作系统的研发,那时的比尔·盖茨还只是个迷恋计算机的小字辈,南京大学教授孙钟秀、北京大学杨芙清院士等都是我国操作系统的拓荒者。不过彼时,操作系统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工业,我国最早的操作系统“机”,目的是改善石油勘探数据计算,提高打井出油率。国内操作系统真正大潮的发端,始于年。这一年,科索沃战争爆发,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遇轰炸,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让黑客直接切断了南盟通信系统,让人们看到了一场信息战的威力,也对微软垄断局面感到担忧。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缺芯少魂”。芯是芯片,魂即是操作系统。二者不自主,一旦断“水”断“电”,历史难免重演,重蹈南盟覆辙。应徐冠华之呼,年起,Xteam、蓝点、中科红旗、银河麒麟、中软Linux等大小公司相继成立,前两者是民营队,后三者是国家队。杨芙清、孙玉芳、倪光南等一批专家也继续奔走在前台。彼时,在反微软的热潮下,开源系统Linux登上了中国舞台。Linux来到中国,可以追溯到年,在芬兰读博士的宫敏回国休假,带了20张磁盘、存储了80GB的自由软件,其中就有Linux。为什么寄希望于开源?开源最大的特性是开放,意味着代码是全球公开的,任何个人或者机构,都可以基于协议进行编译。相较于被微软垄断的威胁,起码可以做到自主可控。曾一度成为全球第一大操作系统Android,也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彼时,国产Linux如雨后春笋。年4月8日,中国第一款基于Linux/Fedora的国产操作系统XteamLinux1.0发布,开启操作系统国产化之路,系统发行售价48元,受到市场广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linkencar.com/lyjd/235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