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旅游景点 >> 歼20没有安装机炮,在近距离格斗中如何
才曾经的二战战场上,我们其实就能发现,掌握一定的空中打击优势,对于我们夺取战争的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年的不列颠之战,英国就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空中优势,才成功躲避了德国军人的空袭。时至今日,空战依旧成为很多国家惯用的作战方式,美国更是将空中优势发挥到极致,在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叙利亚等多场战争中,就可见一斑无不都说明了掌握制空权对于一场战争的重要性。
就算是放在如今各式先进导弹为主导的战场上,掌握制空权依旧在各国的战略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要想更好的夺取制空权,威力强大的战斗机一定不能少。性能先进,打击力强悍的战机,在空中往往更具有优势,在执行入侵敌军领空的任务时,能够让敌军空军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并掌控空中主导权。正是因为如今的十几个国都纷纷意识到了掌握制空权的重要性,所以才如此热衷于研发先进的新型战机。
战机发展到如今,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五代,其发展范畴始终跳不出机动性和火力这两个方面。第一代战斗机是在上世纪40年代末诞生的,第一代战斗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米格-15。在战斗机诞生之初,几乎所有的战斗模式都是近距离格斗,所以与之相匹配的是装有空空导弹和航炮的火力配置。而到了第三代战斗机,这种模式才被打破,战斗机的任务已经不再局限于战斗机之间相互的搏斗,更为丰富和惊险的任务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任务的需求,相应的战斗机的火力配置也有所升级,航炮、远程格斗导弹及中远程拦射导弹成为了第三代战斗机的标配。这种配置一直延续到了第四代战机。你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第一代战斗机到第四代战斗机,战斗机开始有了标配,那就是航炮。但是这其中就没有例外吗?答案是当然有,比如美国的f-三角标枪战斗机,直到年做出了改进之后,才加装了m61火神机炮,成为标配战斗机。
现在使用的空空导弹功能越发强大,使战机有了更远的作战距离,航炮的存在好像变得越发尴尬了起来,很多人也开始对此进行议论。世界上目前技术最高新的战机,被称为五代战机。和四代战机相比,在隐身和发动机方面的表现要更好,优化了航电系统,当五代战机被大范围使用后,超视距作战应该会成为空中对战的主流。既然对于五代机来说,超视距作战才是需要考虑的,而战机上的航空机炮射程一般都在米,作为近距离武器,它明显不符合超视距作战的要求,处境就显得有点鸡肋了。很多人觉得,对现在的五代机,以及未来更先进的战机而言,航炮或许已无用武之地,非要用上可能还会托战机的后腿。
f-4战斗机最吸人眼球的一点就在于,它是第一种只使用空空导弹,率先淘汰了航炮的战斗机。它的成功研发,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取缔航炮的热潮。苏联国内这种只要导弹的观念几乎成了主流声音,最突出的代表就是,米格-25战斗机的武器不再使用机炮,导弹是这种战斗机的唯一武器。有着“鬼怪”之称的f-4战斗机却在越战中损失惨重,使得那些大肆宣扬机炮已经落后的国家,又把航炮作为了战斗机的武器之一。其中,美国在后来研制第五代战机f-22和f-35的过程中,又开始重视航炮的作用,其中f-22及f-35a把航炮放置于战机机身内部,f-35b和f-35c都是在机身上增加机炮吊舱。认真说起来,f-35b及f-35c无法把航炮放置于战机机身内部的话,航炮没有被作为武器之一装备完全可以理解,还不惜舍弃一定隐身能力来装置机炮吊舱运送机炮。在人们看来,这是由于美国的f-4战斗机没有航炮所以才在越战中损失惨重。
抛开美国,又拿俄罗斯来说,俄罗斯的首架隐形战机苏-57,也搭载了gsh-30-1航空机炮作为战斗机的输出火力之一。换句话说,五代机作为最新一代的战斗机,中国的歼20独领风骚,放弃了搭载航空机炮。很多人害怕,在同一战场中,歼20的全部作战能力都是基于导弹完成的。中国为什么不为航炮预留位置呢?
携带了航炮,等同于是为歼20的作战能力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好处肯定不会少的。但是加装机炮,就会付出另一些代价。第五代机比拼的就是飞机的隐身性能,如果要增加机炮作为战机的武器,机炮内置就是最好的选择,但这就意味着飞机的内部空间会出现分配问题,可能会对其他设备的空间或体积造成影响。若是为战斗机装备机炮吊舱,不存在要重新分配内部空间的状况,但隐身能力却会不如之前了,另外战机的飞行阻力和耗油量也会大大增加。这说明了在进行超视距作战时,航炮并不会带来什么优势。
航炮在现代差不多已经被优化到了最好了,基本上发展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到顶了。新武器的替代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的。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当然,也有中国,都选择了希望能把激光武器装载到飞机上去替换航炮。但是现在还有个瓶颈,就是激光武器体积都较大,对于要怎么把它安在战机上,目前还没有什么迹象表明我国取得了成功。不过有很多人觉得,歼20大概在激光武器上会有个新的突破,因为它的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为之提供了可能性,激光武器并不是没法出现的东西。从现在的发展状况来说,激光炮或许会全面替换掉航炮,为战斗机近距离作战发挥作用。同时,激光武器的技术要更加先进,倘若真能装载成功,空战模式将又会迎来改变,战斗情况会怎样,没有人能准确断言。
现如今,战斗机的标配依然是航炮,但是不得不说,航炮所存在的意义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姑且不提很久以前所制造的美国f-22,基本上还是使用的早期空战思路。而作为美国最新研制的战机——f-35战机,就比如说f-35b和f-35c,也因为设计上的改进,而舍弃了内置航炮。
之所以又加上了个外挂航炮吊舱,也仅仅是为了安心,采用了这种比较保险的方法。毕竟在实际的战斗过程中,这些战机基本上都是运用的群体战术,不会独自发动进攻,打不过就马上跑,航炮能用上的机会几乎为零。我们也只能在电影中看到,敌我双方只出动了一架战机,还都将导弹使用完了,最后不得不拼航炮的现象。与其说我们通过越战明白了航炮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不如说正是由于越战,人们知道了进一步优化导弹的重要性。要是在那时导弹的性能更好,或许美国就不会为f-4加装航炮。
毋庸置疑,五代的作战方向是新颖的,不是单纯的近距离格斗或缠斗,也不再像曾经那样,和地面部队一起,对敌方的地面目标进行攻击等方式,而是一种全新的“千里眼”战斗模式,作为中国的第一款五代机,歼20的定位自然也是如此的。假如战机在千米开外的地方,就能将目标击落,显然就不需像以前那样,一定要飞到距离目标米左右的位置,展开攻击了。这样一来,五代机所拥有的隐身性能和超音速机动性,不久都白瞎了么?
所以,五代机所搭载的弹药也得发生改变,于是中距空空导弹或是精准制导对地导弹担起了重任。当然,中国歼20战机假如也参与了一场空战,肯定是本着,先拿“制空权”,然后给予对方沉重打击而展开的。这时候,或许不少人心中都有疑惑,就是战机在展开对地攻击的时候,不具备航炮,歼20或许是不是就不具备装备了航炮的战机的安全性了?可事实上,我国的第一款五代机歼20,尽管主打超视距作战,也没有设计对对地攻击能力的维持。不过,因为当下我国歼20战机队伍还不够壮大,它们就宛如战机编队中的“掌上明珠”,要去执行的任务自然得是最尖端的,所以,即便是在任务期间有需要对地面目标展开攻击,也只是将夺得制空权的任务交给歼20,待其完成之后,将后续的对地攻击任务,交给四代机去完成,这样一来,强强联合之后,战斗起来自然是更有优势的。
在绝大多数人的概念里,隐身性是造就第五代战机与众不同的关键。和四代战机的隐身能力的由来很不一样,五代战机生来就带着高超的隐身能力。出于想把隐身能力做到最好的考虑,内部武器舱是五代战机的标准配置之一,保证不会影响战机的隐身能力。我国的五代战机歼-20自然也是如此设计,武器舱内配置了两种不同的导弹,近程和远程。
按预计的情况,歼20可以同时对抗6架战机。对比一下挂载的导弹,歼20使用的比较多的是中程导弹。这其实是表明,当歼20导弹发射结束以后,会果断快速的撤退。也就不会被对方的战机打中。看一下目前人类空中军事力量发展的程度和歼20所做的准备,歼20面前,没有战机会有闲心去用航炮,加上自己也不太能用得着。美俄等国经过考量后,他们相信五代机不能完全避免近距格斗,仍然给五代机装了航炮,在对其它性能影响不大的前提下,也不能说装航炮就是错的。
适应未来战争格局的战机一定是机动性很强的,面对面的缠斗会非常的少。对远距离目标执行军事任务时,战机各个功能的配合,将成为战况的决定因素。从常识上来讲,在战场上五代机的实力,肯定是远超三代机,震慑四代机。从军事科技的发展前景上看,可能十多年后,战机上就不会在安装航炮了而是用机载激光武器去替代,成为战机执行军事任务的支撑。装备都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我国全新一代战机来说,安装航炮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当然,歼20究竟会不会安装航炮,还需要很多实验去验证。
如果战斗机仅仅在可视范围内进行打击,例如之前的一二三四代战机,那么其杀伤比例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来说在2:1或者3:1的水平。但是第五代战斗机不同,其拥有超视距杀伤能力,在杀伤比例方面有大幅度的提升杀伤率从最高3:1直接突破到10:1。五代机的近距作战确实是有不足,但是在实战中,五代机机群能利用其超视距杀伤能力,第一时间找到目标,找到目标后五代机会立刻攻击。这种特性弥补了其近距作战的不足,往往目标还未接近就已经被消灭。相较于之前的一二三四代战机,五代战机拥有更广的视距和更为强大的杀伤力,五代机的出色能力让许多国家不计较人力物力的投入,势必要研发出五代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研发出五代机的其他国家也会,在五代机的配置上向中国看齐,用航炮来换取其他性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