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人口民族 >> 约克公爵记得科索沃吗不知不觉中它都十岁
本文约字
阅读需要
9min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我们欢度春节的时候,地球另一端,一个袖珍小国也在庆祝,它就是科索沃。
这个曾在世纪之交的国际新闻里长期霸屏的名字,会勾起一些让我们百感交集的回忆,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迄今,刚好整整十年。科索沃人有理由庆祝,不过他们的独立,法理上不无争议,也还没得到塞尔维亚以及中、俄、印等大国的承认,它的前景如何,我们只能到历史中寻找答案。
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一度被称为欧洲的火药库?
因为这实在是太复杂了,具体五点:
一、地形复杂。
从地图上看,巴尔干半岛高低错落,平原几无。条块分割,港口分散。既无明确地缘中心,也无核心经济区,最适合民族杂居。欧亚非三洲,以它为天然十字路口。
二、民族复杂。
从古希腊时代,到近代先统一又解体的南斯拉夫……无数各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巴尔干勃兴忽亡,时至今日大半岛上依旧是二十多个主体民族和上百小民族错杂居住的格局。
三、宗教复杂。
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在本就不大的巴尔干半岛上各有信众。千年历史上打来打去,无休止的宗教争斗和民族仇杀,灾难深重。
四、文化复杂。
民族众多,不同的文化必然也多,文化迥异,也导致了政治上的四分五裂。
五、最要命的,地缘政治关系复杂。
西欧大国,中欧大国,东欧大国和中东大国们,一有机会便要争夺这个四战之地。巴尔干自古以来不是战场,就是各方的对峙线和缓冲区。
而近世以来,最能体现巴尔干之复杂的,是南斯拉夫,最能体现南斯拉夫复杂的,就当属今天要讲的,科索沃,可以说,这里是苏东剧变以来巴尔干的风暴眼。
科索沃的战史,要追溯到中世纪强悍的塞尔维亚王国。
年,塞尔维亚大公国开张大吉,后来升格为王国,年夏天,塞尔维亚人打败拜占庭和保加利亚联军,称霸巴尔干半岛。翌年,塞尔维亚王子斯蒂芬·杜山放逐父亲,自称沙皇,塞尔维亚升格为帝国,达到鼎盛。可惜帝国的辉煌只持续了两代,就陷入分裂。
此时正值奥斯曼土耳其人进入欧洲,塞尔维亚一众大公中最有远见的拉扎尔预见到了威胁,拉拢宿敌拜占庭和保加利亚,组建基督教统一阵线。
拉扎尔大公出征科索沃,他的家人就被安置在留波斯蒂尼娅女修道院
年6月15日,拉扎尔大公领衔的基督教联军,与御驾亲征的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两军对峙,决战地,就是塞尔维亚人的圣地,科索沃。
科索沃,当地语言意译“画眉鸟坪”,风景宜人,此时却血肉横飞。
塞军死士克比利奇以诈降计刺杀苏丹得手,而苏丹次子“雷神”巴耶塞特火线上位,以出色的指挥才能,反败为胜。血战到底的拉扎尔大公和子侄八人举族殉国,联军的主力塞尔维亚人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战役,决定了未来五百年的东欧历史走向。奥斯曼帝国从此一步步从科索沃推进到维也纳,最终占领了整个巴尔干。经历了一次次反抗失败,塞尔维亚人被迫背井离乡,逃避土耳其弯刀的收割。而民族的当年龙兴之地科索沃,也因此逐渐被穆斯林化的阿尔巴尼亚人占据。
科索沃战役
五百年的西西弗斯式推石运动,既流干了东欧各民族的血泪,也把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熬成了“西亚病夫”。
奥匈帝国代表天主教,沙皇俄国代表东正教,和已是垂死挣扎的伊斯兰教大国奥斯曼,在巴尔干进行了空前激烈的博弈。
年,经过百年拉锯,大部分匈牙利被奥地利帝国兼并。十次俄土战争,土耳其输了八次半……到了年,塞尔维亚再次发起独立战争,历经十五年的反反复复,塞尔维亚人最终在巴尔干腹地一举复国。
同在这个世纪中,被奥斯曼统治的巴尔干各族纷纷独立,土耳其四百年征战所得,被瓜分殆尽。
各自独立后,新生的巴尔干诸国,又打了分赃性质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在战争中成倍扩大了领土。塞尔维亚扩张过猛,引起列强的警惕,尤其是离得最近的奥匈帝国,两方的民族主义愤青互相看不顺眼,终于年,萨拉热窝一声枪响,奥国皇储毙于塞族青年枪下,一个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苦战四年之后,塞尔维亚扛住了外强中干的奥匈帝国,迎来胜利,随后更与斯拉夫同宗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兄弟,组建了南斯拉夫联合王国。随后,南斯拉夫又在二战的血泊中崛起,并改组为社会主义国家。记得年少时师长们对铁托治下的南斯拉夫充满了艳羡,但被神灵诅咒的巴尔干,真的能容下和平与和谐么?
前南地区宗教分布图,可以看到科索沃90%的穆斯林比例
年5月4日,南斯拉夫联邦的解放者和缔造者,克罗地亚人铁托去世。
铁托
从此,南斯拉夫也走上了类似奥斯曼的解体之路。解体之前的二十年间,南斯拉夫经济年均增长7%,年时该国人均GDP十倍于我们,大致是美元。全国人民9成以上识文断字,全民免费医疗。而随着苏东瓦解带来的政治震荡,南斯拉夫国内经济较为发达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对于常年向科索沃等欠发达地区不断输血表示不满,打算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另起炉灶。而联邦主体民族塞尔维亚在铁托年代由于不是领袖族人备受打压,民族人口比例从建国时的45%下降到36%,他们同样有理由对权力不断流失表示不满。铁托去世后,经济的发展由于缓冲国地位下降,石油危机和地区不平衡等原因逐渐停滞。为了偿还贷款,南斯拉夫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贷款,作为代价,IMF要求南斯拉夫走向市场化。
联邦各政治实体间气氛日渐不和,为了解决矛盾。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南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十年时间,分权制,民族自决,市场化,多党制。四驾马车带着联邦向内战的断崖一路狂奔……
年,民族主义者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被派往科索沃,解决当地日益复杂的民族矛盾。这块塞尔维亚人文化,政治,精神上的发祥地,此时已经被高出生率制造的贫穷人海淹没。而阿尔巴尼亚人也对他们只有自治省待遇而不是共和国心怀怏怏,不断发起对塞尔维亚当局的挑战。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一贯以超强硬对待强硬的米洛舍维奇,发表了著名的米三篇:
不论是在祖国还是异国,塞尔维亚的敌人正团结起来挑战我们。让我们告诉他们,‘我们并不恐惧’、‘我们不辞一战’!
——米洛舍维奇于年11月19日
我们塞尔维亚人为了维护塞尔维亚的利益将采取所有形式的行动,不论合宪或违宪,不论合法或违法,不论遵从党则或不遵从。
——米洛舍维奇
在年,塞尔维亚纪念科索沃战役周年时,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曾在20万塞尔维亚人面前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讲,演讲他中提到了塞尔维亚民族伟大的历史。米洛舍维奇还认为联邦制度无能,要求建设更集权的政府。他同时认为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正试图谋求独立,并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叛变行为。
也许是高瞻远瞩,也许是不幸言中,也许他的强硬作风起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从科索沃开始的动荡最终导致南斯拉夫内战暴起。
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相继独立。十日战争中斯洛文尼亚民族武装击败南人民军,成功地从联邦中扬长而去。克罗地亚由于境内有大量塞尔维亚人,独立行动演变为残酷血战和种族清洗。而南方一贯平和的马其顿,于同年9月25日也宣布独立。年3月3日,不甘人后的波黑也加入独立队伍,并为此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
分茅裂土之后,独立的滋味如何呢?
斯洛文尼亚十天小规模流血后,二十年间经济发展得很好,现在人均GDP美元。国内有世界闻名的喀斯特,却没有那些奇形怪状的民族问题。克罗地亚走过了一段通货膨胀率%的痛苦日子,现在人均GDP,也还算国富民强。而波黑就惨不忍睹,其独立过程伴随着内战,分裂,残杀,种族清洗,外力介入,北约干涉……战后该国经济倒退70%,战前万人战后只剩万,20万以上公民战死沙场。马其顿依旧安静地过着平淡的日子,经济无增无减。分裂之后被北约炸成废墟的南斯拉夫,最终拆分成了7个新国家。
年,被拆得只保留本土和黑山科索沃的南斯拉夫,不能容忍科索沃的分离,结果又一次被北约打得体无完肤,科索沃事实独立。而黑山终于也在6年离开了塞尔维亚。
我们这代人熟知的第一部南斯拉夫电影是《桥》。塔拉大桥的历史,苍翠如画的风景。《啊朋友再见》的主题歌,曾经令一代中国人神往……如今的桥呢?
北约的杰作
科索沃的杰作
曾经穷极想象力,充满艺术性,作为各民族交流纽带和经济血管的桥梁,如今变成了这样。
年以来,因为战争和教派冲突,把图中这座科索沃第二大城市米特罗维察变成了塞尔维亚人和科索沃人的冲突前线。两边人民仇恨交错滋长,宛如敌国。我曾经问过当地人,这座艺术品一样的桥,要不要修复?当地居民也回报我以库斯图里卡式的黑色幽默:“要没旁边这些稻草人一样的联合国军岗楼,这桥连这点也剩不下来!”
除了仇恨和民族主义,这些年人民又得到了些什么呢?
对于科索沃来说,这二十年,是他们历史上得到世界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1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