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美国全球化的全球布局再认识一

发布时间:2020/9/3 18:56:22   点击数: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

特朗普自上台以来,推行反全球化、逆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政策,也有人称之为“替代版全球化(alter-globalization)”,国际经济生产力发展到现在阶段,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双边合作是大势所趋,但我们要注意到,特朗普积极退出的是多国参与的合作机制,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巴黎协定,退出TPP,年初,据外媒引述称,美国正考虑从世贸组织(WTO)下规模达1.7万亿美元的《政府采购协定》(GPA)中退出。这些频频退群举措,并不同于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特朗普一方面退出多国参与的组织,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早在年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时他就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再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类多边安排,只寻求双边贸易协议,且双边协议也仅限于那些按规则行事、不企图占美国便宜的国家,原因是“不能再让美国吃亏”。由此观之,美国推进的是替代版的全球化战略。

全球化是指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而不是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民族全球化,全球化的概念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提奥多尔·拉维特年提出。当时世界冷战格局下,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长期斗争,使得经济全球化面临重重困难。年苏联解体,基于年在日内瓦签订《关贸总协定》,美国力主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快速发展,年成立世贸组织,取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影响国际经济格局的“货币、金融、贸易”领域的三位一体国际机构。年《关贸总协定》涉及包括中国在内23个国家,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WTO时,却没有了中国,直到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年时,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华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年,苏联解体3年后,欧美国家一改对中国积极拉拢的外交政策,开始一轮新的封锁与打压。上个世纪90年代“银河号事件”“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等等,告诉我们那段时期中美关系的实际状况。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版图自此带来了重大变化。国际政治的客观条件、中国人民的民族禀赋,内外因综合作用塑造了我们国家21世纪前20年翻天覆地发展。

上个世纪,美国为何要积极主导多国参与的全球化政策?而如今,又要积极主导双边参与的新全球化政策?特朗普高喊“美国优先”绝不是听起来空洞的口号。为了能理解和把握美国双边全球化战略部署,一定要明白对方昔日全球化的战略意图。当然,要了解一个国家半个多世纪来面向全球的一次布局,一篇文章的容量远远不够。我们只能试着以简洁明了、直截了当的逻辑和实践来分析。

一、美国推动WTO全球化的战略意图

历史事件的逻辑不会由当局者坦白地告诉我们。我们要有在新闻的蛛丝马迹中,猜度对方战略意图的能力。

(一)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被精妙地控制。

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就是一个关于美元货币战略、资本重新分配的有力例证。年至年间的互联网投机泡沫就像当年的荷兰郁金香泡沫一样,不同的是高科技泡沫会成就高科技,郁金香泡沫成就的依然只是郁金香。年,克林顿上任伊始,宣布“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行动计划”(年以来,特朗普开始复兴美国制造业计划,经济金融逻辑基本一致),大量国际资本流向美国,加上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欧元区科索沃战争,在年,全美超过70%的风险投资涌入互联网领域,总额高达亿美元以上,年,外资总共持有亿美元的美国公司债券,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达多亿美元,大量国际资本投入到最热门领域,种网络上市公司受到上万亿美元的资本追捧,资金哄抢、股价哄抬,纳斯达克股市的政策也像是故意吸纳和助长资本的流向,纳斯达克交易所允许网络公司有第一笔收入即可上市。这种局面,出现泡沫,是迟早的事情,崩盘不过是一触即发,资本总有弹尽粮绝的时候,总有涌入市场的边际资本逐渐下降的时候。年3月20日,纳斯达克在.44点,比年3月10日,.62点的高点,跌幅63.2%。有专家测算,当时的股灾,4万亿-5万亿美元的资金蒸发了。股票市场就是蓄水池,资金不会被日光蒸发,有进口就有出口,大量的资金流向了少数大公司了,资金在股票市场被重新洗牌,优质的筹码落入了控局者手中。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倒下了,但巨大的资本流量依然成就了美国伟大的几家高科技互联网公司: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成为巨头。(截止本文写作时,美道琼斯指数为.85点,自年特朗普上任点左右,道琼斯指数一直在攀升。运用资本喜好低风险、高收益,人为制造他国的高风险,致使美元资本回流美国。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至今未消,经济呈现繁荣,同时酝酿衰退的危机。)

此时的美国,一轮互联网带动下的经济发展周期陷入了衰退和低谷,下一轮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周期开始启动。经济周期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被人为精准的控制。如果以年3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低位期为衰退底部的标志,新一轮经济复苏的周期开始设计启动。事实是,经济周期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真的就可分为这四个阶段,这是带有意识形态的学术理论还是实践真理,实在值得商榷。

(二)主导运用WTO规则,谋划全球经济。

在美国主导WTO规则框架下,全球资源配置,生产环节、消费环节、分配环节的规则在全球通行,这个框架基本的资源配置设计方案把WTO中的多个国家分为四个等级:

最低级:提供原材料、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人口资源、环境资源、市场资源等)、能源、初级产品、低端产品、粗略加工的半成品等,供应链中的最下游,劳动力、水电、环境等要素的成本优势。

次低级:工业制成品、资源、原材料等。劳动力、水电、环境等要素的成本优势。

次高级:负责提供高科技、信用货币。

最高级:生产信用货币,主导规则。

美元、军事、意识形态都是美国的强大武器。运用石油美元的国际信用根基,美国仅仅印刷美元,获取世界各国的优质资源、输出革命和意识形态,南非的黄金钻石,巴西丰富的矿产资源,中东石油,中国的便宜生活用品、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世界顶尖人才、其他国家精锐部队的高级军官等等,在全球化的各条供应链中掌控主导地位,获取丰厚利润。同时,通过“要求”其他国家持有美国国债,美元得以回流美国,将量化宽松的美元泛滥通胀引向他国,管控经济繁荣、衰退、复苏的时间周期,操纵外汇市场汇率,一美元的价值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而为了维护这一绝对的优势地位,对任何潜在的可能挑战,都要扼杀于萌芽之中。最典型的事件就是两次海湾战争。

美国违背联合国“大国一致”解决全球问题的原则,年3月20日,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这次战争的初步战果是,数十万装备精良的伊拉克正规军25天内被打败,美军伤亡人。在今年1月28日特朗普大张旗鼓地公布了他期待已久的中东和平计划。

民族主义依然在分裂中东。石油美元的坚挺依旧。

(三)WTO框架下全球化的未来

WTO框架下全球体系本来可以持续运转下去,但我们国家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异军突起,国家的发展出乎欧美的意料之外,在加入WTO将近20年来,交通、信息、水电等各项基础设施打下牢固的基础,覆盖全部工业门类,产业链严密完整,制造业向高端跃进,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培育了14亿庞大的消费市场等等。在工业、制造业高科技领域出现中国企业的身影。

年12月19日,特朗普政府公布了其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并将中国定位为美国“战略上的竞争对手”。看到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WTO框架下的全球化回不去了。通过美元,控制全球资源的制高点依然是美全球化的战略目标,但双边经济关系将成为美国本阶段的全球化策略。

但不论何种全球化模式,正如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的衍变所论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在这个体系框架中循环往复,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不断累积,全球生产力普遍提升,以资本为标准的资源配置模式,生产、消费、分配环节将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生产与消费供需矛盾、世界财富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世界性难题将不断加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197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