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人口民族 >> 随便侃侃93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2周
科索沃战争是海权陆权的又一次交锋,是小而化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年欧元诞生,并与美元争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面对美国强势的海洋霸权,欧盟想到的法子是建设陆地贸易通道,绕开美国控制的海上贸易通道。从年到年,已经时隔百年,方案却高度一致,即通过巴尔干连接中东,进而连接南亚和东亚,该方案可称之为巴尔干通道。
巴尔干通道的核心就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卡在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喀尔巴阡山脉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高原之间,是陆地贸易通道所绕不过去的。想要切断巴尔干通道,最佳选择就是在塞尔维亚动手,从年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大公成为一战导火索,到年发生在南联盟(南联盟的主体就是塞尔维亚)的科索沃战争,不过是旧瓶装新酒。
科索沃战争是北约为主体发动的,但是美国人与欧洲人的目的却并不相同。欧洲人的目的是驱逐俄罗斯在巴尔干残存的势力,欧盟不希望前门驱美,后门进俄,搞来搞去还是受它人制约。但是以欧盟的军事力量,似乎还不足以在巴尔干驱逐俄罗斯势力,于是欧盟只能与美国合作。
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把美国拉进来,后续发展就不是欧洲人可以控制的了。美国的目的当然是要搞乱巴尔干,终结欧洲人复兴陆权的美梦。科索沃战争后,新生的欧元大幅贬值,差点变成废纸。直到两年后,伊拉克跳了出来,用欧元结算石油交易,才终结了欧元“跌跌不休”的态势。
科索沃战争是欧美俄围绕陆权的又一次博弈,似乎与中国无关,为什么美国要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网络上有一种论调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藏了美国隐身战机的碎片,这便是科索沃战争的第一个谎言,这个下面再讲。美国的真正目的是警告中国,欧盟和俄罗斯没有能力保护陆地贸易通道,中国更没有。作为亚欧大陆上的主要玩家,没有中国参与,陆权是肯定玩不转的。只要中国知难而退,陆权自然瓦解,这是最直接的法子。
中国与塞尔维亚共同举行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凭吊活动
但如果中国头铁,就是要迎难而上呢?事实也是如此,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并没有吓住中国,反而加速了中国复兴陆权的步伐。第二年,也就是年,中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接陆地贸易通道。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俄联手,为陆权保驾护航。于是,同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但是阿富汗战争就一定能奏效吗?美国也准备了B计划,B计划就是用经济手段将中国拉到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贸体系中,中国和欧洲没什么贸易可做,陆地贸易通道就自动瓦解了。这是美国在年允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重要原因,万一中国投靠了欧盟,美国的麻烦就大了。
科索沃战争的第一个谎言就是所谓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藏着美国隐身战机的碎片,还有人煞有介事的编出了所谓中国与南联盟合作打下了美国的隐身战机,将碎片藏在大使馆地下,最后运到中国,使得中国隐身战机研究提速数十年的精彩故事。南联盟确实与它国合作打下了美国的隐身战机,但不是中国,而是塞尔维亚的老盟友俄罗斯!这一点第五季《那兔》动漫也提到了,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南联盟成功的打掉了美国第一款隐身战机F。战机碎片当然毫无疑问的运到了俄罗斯,至于俄罗斯有没有请中国人一同研究,就不得而知了。
塞尔维亚在俄罗斯支持下打掉了美国隐身战机
论关系,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同属斯拉夫人,俄罗斯是东斯拉夫人的首领,塞尔维亚则以南斯拉夫人盟主自诩,两家系出同源,同气连枝。论地缘,俄罗斯在东欧,塞尔维亚在东南欧(巴尔干),两个板块毗邻,且都是陆权的核心地带,有共同利益。论技术水平,二十年前,中国自己都是苏系(俄系)武器装备遍地走,当时的俄罗斯军事工业水平普遍高于中国。塞尔维亚放着距离近、关系铁、技术高的俄罗斯不去合作;却舍近求远,去找万里之外、关系一般、军事工业水平相对落后的中国合作打美国最先进战机,那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吗?
这个中国南联盟合作打下美国隐身战机的故事,是拿今天的地缘格局,生搬硬套到二十年前,移花接木,拼凑而成的。目的有二,其一是抹黑中国科研人员的努力,每当中国有先进的事物诞生,网络上就会出现各种“认爹党”,非要给中国人的智慧结晶找个洋爹;其二就是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找理由,洗白美国的空不主义行径。至于幕后黑手是谁,就不言而喻了。也顺带抹黑了俄罗斯(苏联),塞尔维亚打下美国隐身战机明明是俄罗斯(苏联)军事科技的功劳,却移花接木到了中国头上。
中国在巴尔干地区拥有较大的影响力,是年之后的事情了。此前,中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虽然不能说是没有,但也实在少的可怜。巴尔干在亚欧大陆的另一头,中国的影响力要辐射到巴尔干地区,走陆路要经过中东、东欧等国际热点地区,走海路要经过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非常困难。举个例子,辽宁号航母的前身瓦良格号,从乌克兰运往中国的途中,先是在土耳其海峡被土耳其扣了两年,埃及也不让走苏伊士运河。瓦良格号旅途的多舛,是中国在海外影响力的折射。
亚丁湾护航
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成为了中国在巴尔干影响力的转折点?其一是中国海军前赴亚丁湾护航,中国军事力量开始出现在苏伊士运河周围。亚丁湾是苏伊士运河航线的南出口,苏伊士运河的北出口就是地中海。于是就有了其二,年次贷危机直接触发了欧洲债务危机,欧猪五国中最严重的就是希腊。中国借助拯救希腊债务危机,获得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地中海沿岸)部分集装箱码头的经营权,。在中国人的经营下,比雷埃夫斯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从全球第93名蹿升到了全球第36名,从亏损王变成了摇钱树。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将比雷埃夫斯港打造成了中国经济辐射欧洲的门户(之一),来自中国的商品在比雷埃夫斯港登陆,沿着铁路,经过巴尔干通道,运输到欧洲大陆,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这样,来自海上的中国军事影响力辐射到了苏伊士运河,来自海上的中国经济影响力经过苏伊士运河,通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辐射到巴尔干地区乃至整个欧洲大陆。
比雷埃夫斯港、中欧班列与中国辐射欧洲大陆
年,渝(重庆)新(新疆)欧(欧洲)铁路开通,是首条中国到欧洲的陆地贸易通道,陆权抬头。再到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班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来自陆上的中国经济与军事影响力,沿着中欧班列,辐射到了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当然也包括巴尔干地区这个连接亚欧的战略要地了。
科索沃战争的第二个谎言:陆军无用论。实际上,科索沃战争一开始是北约陆军充当主力,空军掩护陆军,陆空协同作战。然而,南联盟塞尔维亚族武装,利用科索沃山地地形,打的北约陆军人仰马翻,狼狈不已。后面才是众所周知的科索沃战争,北约陆军被打的退出战争了,北约只能利用空军优势狂轰滥炸,欺负南联盟没有制空权。但是,北约空军的轰炸效果,也被人为夸大了,北约空军仅仅摧毁了南联盟几十辆坦克,给塞尔维亚造成的伤害,只能算是皮外伤。海湾战争也类似,战争场面固然非常炫酷,但实际伤害也是皮外伤。空军毕竟是在空中,距离地面目标有一段距离,地面力量会通过伪装、干扰等多种手段,来降低空中轰炸造成的伤害,乃至反杀(比如南联盟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干掉了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伊朗捕获美国最先进的无人机)。
既然只给对方造成了皮外伤,对方自然是口服心不服,甚至口服都做不到,一有机会肯定会报复。科索沃战争后的塞尔维亚,仍然亲近俄罗斯,后来又引入了中国力量,构成了欧美控制巴尔干地区的最大隐患。中国投资了塞尔维亚的钢铁厂、铁路以及疫苗,一旦爆发战争,塞尔维亚立刻就能转为军事工业基地和后勤保障基地。海湾战争后的伊拉克,在十二年后,美国攻打阿富汗的关键时刻,跳出来捅美国刀子,非常精准捅在了美国霸权的命根子石油美元体系上。
如何让敌人口服心服?只有给敌人造成严重内伤,内伤才能永远铭刻于心。但如何给敌人造成内伤?还是要靠地面力量,包括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陆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根本,只有具备夺走陆地的能力,才能令敌人心服。夺走了人家的海洋和天空,却夺不走陆地,复仇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
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改革目标一直都是具备大规模地面(水面)战争的能力;打了二十多年治安战的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也开始向着大规模地面(水面)战争的能力回归了。兜兜转转几十年,还是回到了老路上,大规模地面水面战争,坦克军舰决胜负。
评论留言王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