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初见地拉那阿尔巴尼亚

发布时间:2021/7/22 15:53:34   点击数: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 http://pf.39.net/bdfyy/qsnbdf/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美的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都可以重来,那人生岂不就没有了遗憾?

然而,未必。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没有足够的智慧,该失去的还是会失去,该抓不住的还是会遛走。所以活在当下,比念叨“人生若只如初见”,要有意义的多。呵呵,这是题外话,算是卷首语。

喜欢旅行的人,不厌其烦地追逐那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寻找初见的感觉……喜新厌旧,人性如此,概莫能外。

旅行的方式有各种,自助或者跟团或者私人订制,约伴或者独行,各有千秋,说不上哪一种好与不好,适合自己的就是好。

足不出户,也可以看天下,宅在家里喝着茶,听着音乐,看风光人文,读旅行日记,也像去走了天下一般……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而我,愿意是那个又累又瓜的驴子,在阳光下背着沉重的行囊,东张西望,磨来转去,然后挖空心思,费劲脑力,写一些疯话痴语,编撰成文,奉献与热爱旅行如我的你……

哈哈,世界的美好,在于其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现在引入本文正题吧。

从斯库台去地拉那,班车就在路边停着,半个小时左右发一趟。有普通大巴,豪华大巴,也有小巴士,大约2个小时到达。我乘了一辆豪华大巴,是奔驰车。沿途也有并行的铁路,铁轨锈迹斑斑,没有火车跑,据说铁路早就停运了。

两个小时的路程,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越靠近地拉那,地势越加开阔平坦,很多土地被闲置着,任由荒草萋萋。做为中国人,对土地有种依恋,希望良田里都长着庄稼,甚至恨不得一年种N季。

我想起犹太人约瑟在埃及,他让埃及人逃避饥荒的方法之一,就是土地被使用几年后,有一年必须荒置,为的是让土地也休养生息……阿尔巴尼亚人深得此味?我觉着不是,是人有些懒惰。

一路走来,村庄稀落,房舍破旧。阿尔巴尼亚是个小国,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三百多万,在巴尔干也是个穷国。按说,不应该这么贫穷。但,它就是这么穷。

两个小时后,汽车停在一条大马路边。所有的人都下车了,我还在惶惑,为什么不进站。我一问,这里就是终点站。说好的汽车总站呐?

预定的住处离此地2公里,公共交通也搞不清楚,索性拖着箱子走吧,这是我的强项,反正一个人也不怕拖累谁。然而悲催的是,我花了一百多美元买的新秀丽的箱子,就这样一次次惨遭蹂躏,离开巴尔干时,轮子竟然各行其是,完全不受主人掌控了。唉,秉承自由是一切价值之上的原则,由它去吧……

地拉那,毛泽东时代被中国人讲说过太多遍的地方,初见,倒是比想象中的好,毕竟也是一国首都嘛。

从我住的地方,去地拉那的最中心处,要经过最繁华热闹的街道,大约不到2公里路。出门便路过一个鞋摊,感觉颇为亲切。鞋子也许中国制造?凭我的经验,这种可能性很大。

我越来越喜欢的旅行方式,是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不去打卡那些著名的景点,也不刻意去吃排名第几的饭店,信马由缰,走走看看,和当地人聊几句天,逛逛菜市场或者小卖部,路边木凳上坐一会儿,对路过的孩子说你好,对遛狗的人夸几句小狗狗多可爱。

地拉那街边的咖啡座,充满了市井中的热闹和温暖。几个姑娘喝着咖啡聊天,满脸的阳光,还有一种优雅。我拍她们,她们很开心。

关于给陌生人拍照,我的经验是:那些善良温暖的人,都会认为你给他们拍照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2304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