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世界体系哪些国家属于核心半外围和外围国

发布时间:2021/8/1 12:43:17   点击数:

红色经济观察(年第1期):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年

自即日起,开始发布年度红色经济观察。红色经济观察系列由红色经济观察组撰写,大约每年夏季发布,通过整理和分析关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统计数据,追踪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借以认识和分析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相对地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中国资本主义积累内外条件的变化,力求在科学基础上推断资本主义危机来临的可能性以及未来革命迫近的程度。

图1.1比较了自年以来中国和美国分别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比例及其变化情况。

年,按年不变国际元计算,中国经济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5万亿国际元,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17%;同一年,美国经济总产值达到20.5万亿国际元,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16%。所谓“年不变国际元”,是一种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货币核算单位,一单位年不变国际元与年的一单位美元在美国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相同。

图1.2比较了自/年以来中国和美国在历个十年期中累计的经济增长分别占世界经济累计增长的比例及其变化情况。

在-年的十年期间,中国经济的累计增长占世界经济累计增长的26%;在-年的十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到了34%;在-年的十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略微下降到31%。

自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在10%以下徘徊;一直到-年的十年期间,才回升到11%。

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对世界经济累计增长贡献的比例可以视为该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产值比例在未来的趋向值。所以,如果现有的增长趋势不变,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例在长期会趋近于大约三分之一,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例在长期趋近于大约十分之一。当然,中国、美国经济各自在未来增长的条件和趋势都不会保持不变,而是会因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而发生许多重大变化。

图1.3比较了自以来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变化的情况。

图中,各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计算为相对于“帝国标准”的百分比。所谓“帝国标准”,指的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四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加权平均值,可以代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的标准水平。自年以来,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在略低于“帝国标准”%的水平上波动。英国和法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趋于缓慢下降,但至年,仍然保持在“帝国标准”的80%以上。在-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前,德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在“帝国标准”的90%上下。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德帝国主义的相对地位有所上升,近年来德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相当于“帝国标准”的95%。

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帝国标准”的7%;至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上升到“帝国标准”的2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平均每年约上升1.1个百分点。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不变,至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达到“帝国标准”的62%。

图1.4说明了年世界上所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高至低的分布情况。

图中,各个国家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高到低排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在最左边,最低的国家在最右边。每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计算为“帝国标准”的百分比。横轴显示的是在一定水平的人均GDP以上的国家的累计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比如,人均GDP在“帝国标准”%以上的国家的累计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约5%;人均GDP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的累计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约10%;人均GDP在“帝国标准”50%以上的国家的累计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约15%;人均GDP在“帝国标准”25%以上的国家的累计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约45%。

在以往的红色经济观察中我们曾经做过分析,根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经验,大致可以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家。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核心国家标准的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一些主要的核心国家有:美国(%,括号中的百分比指的是该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帝国标准”的百分比,下同)、荷兰(99%)、德国(94%)、澳大利亚(86%)、加拿大(85%)、英国(81%)、法国(80%)、新西兰(75%)。此外,虽然沙特阿拉伯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都不符合一般核心国家的标准,但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帝国标准”的82%。

如果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50-75%的国家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半外围上层,那么,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半外围上层的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一些主要的半外围上层国家有:韩国(75%)、意大利(74%)、日本(73%)、西班牙(71%)、捷克共和国(71%)、以色列(70%)、斯洛文尼亚(68%)、波兰(58%)、匈牙利(57%)、斯洛伐克共和国(56%)、希腊(53%)、罗马尼亚(52%)、克罗地亚(50%)。

如果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50%的国家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半外围下层,那么,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半外围下层的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0%。一些主要的半外围下层国家有:马来西亚(50%)、土耳其(49%)、俄罗斯联邦(47%)、智利(44%)、保加利亚(41%)、阿根廷(39%)、乌拉圭(38%)、墨西哥(34%)、泰国(32%)、塞尔维亚(32%)、中国(28%)、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26%)、巴西(26%)。

如果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下的国家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外围,那么,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外围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5%。一些主要的外围国家有:阿尔巴尼亚(24%)、秘鲁(22%)、乌克兰(22%)、南非(22%)、伊朗(22%)、蒙古(22%)、印度尼西亚(21%)、埃及(21%)、科索沃(20%)、伊拉克(19%)、菲律宾(16%)、越南(14%)、印度(12%)、西岸和加沙(11%)、缅甸(9%)、尼日利亚(8%)、尼泊尔(6%)、海地(5%)、津巴布韦(5%)、马里(4%)、埃塞俄比亚(4%)、阿富汗(4%)、刚果民主共和国(即扎伊尔,2%)、中非共和国(2%)、布隆迪(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2317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