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人口民族 >>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中美之争的战略推
编者按:
中美天津会谈的内容和结局正如所有国际政治观察者所料,不过是另一次“坦率交流”。事实上,无论中美双方的“温和派”们发出多少呼吁,自从在安克雷奇会晤中正面交锋之后,整个国际局势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大国对抗。如果说在这一时间点之前,主要还是美国单方面进行挑衅,那么在这个时间点之后,我们将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国的行动。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中美之间会走到今天的地步,绝不是因为某些具体领导人——例如特朗普或拜登——的恶意或人品低劣。恰恰相反,我对美国领导人乃至美国人民都充满敬意而毫无仇恨或恶感。如果我们拨开情绪化的迷雾,更多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中美关系,那么就不难发现,几十年甚至近百年来其运行轨迹并无新鲜之处,大体符合人类文明历史上任何一次新兴大国崛起的故事,只不过这次可能中国速度有些快得出人意料。如果两辆火车在同一根轨道上相向而行,轨道之外全是万丈深渊,那么除了碰撞之外我们还能期待什么别的结局呢?这不过是另一场tobeornottobe式的竞赛,和谁坐在驾驶室无关。中华民族绝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手领导人虚无缥缈的“善意”上——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当然更不可能是“普世价值”。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今日之世界与年还是有所不同,毕竟恐怖核平衡捆住了几乎所有大国的手脚。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战争的可能性归零。恰恰相反,在大洋彼岸,我们的对手无时无刻不在推演着原子时代的太平洋战争。
下文作者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原文编译:
美国和中国密不可分地被锁定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国际贸易体系中。有些人认为这使得战争不可能爆发——但有些人曾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可能爆发——而有些人认为战争不可避免。在这篇文章中,我较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2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