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申典启环球世界之3塞尔维亚

发布时间:2020/11/14 16:36:45   点击数:
(接上):入境塞尔维亚。波黑全都是山,塞尔维亚一马平川~坐了9个钟头的车,傍晚拖着疲惫的身躯抵达贝尔格莱德。结果搞死不死,老太太要订一间公寓。公寓真的很麻烦,老太太不会讲英语,然后叫了一个外孙女电话跟我沟通。老太太和她外孙女因为钱先给后给起了争议,害得我频频翻白眼,我只想好好休息,我只想好好睡一觉。1:塞尔维亚的50年的人口结构改变概况:根据数据统计,塞黑全国总人口为万。年是这个国家人口的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塞黑其他地区的人口开始负增长,科索沃地区的人口则仍不断的正增长。90年代之前的塞尔维亚塞黑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和欧洲其他国家基本一致,在二战后20年出现了高速增长,到了70年代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出生率自然而然的呈现快速下降趋势。90年代后的塞尔维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出现老龄化,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出生率的下降,二是人民预期寿命的延长。同时,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塞黑城市人口比重从年的22%增加到年的49.5%,大量的农村年轻人涌向城市,而老人多滞留在农村。科索沃的阿族人出生率和塞族人形成鲜明反差科索沃为前南斯拉夫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同时它也是欧洲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自~年科索沃地区人口整整增加了%,同比南斯拉夫其他地区仅增长39%。同时,科索沃地区在50年代塞族和阿族人口平分秋色,到了年阿族人口增长到67%,到了年阿族人口达到91.6%。随着90年代科索沃地区人口基本伊斯兰化,开始了大规模的宗教冲突,在境外势力的煽动下,科索沃的阿族人纷纷打出要求独立的口号,塞族人的教堂被烧毁,妇女平民儿童被屠杀,大量的塞族人被驱赶出科索沃地区,到了90年代末,科索沃基本处于独立状态。同时,北约和欧盟对巴尔干地区的政策呈现明显的“双标”,划分在反塞尔维亚阵营的科索沃,它的独立得到了欧盟和北约的支持。然而,波黑地区的塞黑共和国代表的塞尔维亚势力同样要求独立,却被北约驳回。50年的科索沃人口变化,让科索沃地区50%阿族人变成了98%阿族人,这导致了科索沃分离的必然。如今科索沃依然是欧洲最落后的地区,也是欧洲最大的毒品中心。同时,北约在操纵巴尔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双标”告诉我们,“所谓民族自决是一句空谈,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

2:拜访贝尔格莱德的犹太教堂这座犹太会堂,在二战时,是德军和女人做爱的地方。

今天下午四点,我找到了贝尔格莱德的这座犹太会堂,里面一个胖大叔长得像极了中东人,肤色黝黑(比我还黑)。因为犹太会堂已经关门了,所以大叔用很怠慢的态度对待我们两个游客面孔的不速之客,说:“今天已经关门了,明天十点来,免费,我们要休息了。”

我说:“大哥,我对犹太文化比较感兴趣,能不能做下聊一聊,我请你到外面喝红茶。”犹太胖叔又打量了我一下说,我们就在院子里聊吧。

院子里是一群犹太小孩在烧烤,会堂矗立在院子前,大叔给我介绍了这个犹太会堂的历史,大概建成年。我问他德罗占领塞尔维亚的时候,这里没被摧毁吗?大叔:“没有,但是这里成了德军和女人做爱的地方。”塞尔维亚的犹太人多为塞法第犹太人

我们都知道,欧洲犹太人分为两支,一支是依第绪犹太人(德系犹太人),另一支是塞法迪犹太人(西班牙系犹太人),两支犹太人有着不同的教义,族源,语言。

我问胖叔你的爷爷哪里来?胖叔说:“我的爷爷来自西班牙。”(这是胖叔原话,但是胖叔的爷爷可能不一定来自西班牙,大叔可能只是想表达自己是西班牙系犹太人。)贝尔格莱德现今犹太人大概仅剩人左右。

奥斯曼曾经收纳大量塞法第犹太人(这段历史有点长,我到以色列会讲到)。而奥斯曼长期属于被奥斯曼帝国统治,所以巴尔干犹太人多为塞法第犹太人。而波兰,德国,俄罗斯等大部分欧洲国家的犹太人均为依第绪犹太人。大叔说,不久的日子,欧洲会有bigproblem。

我和大叔聊了一大圈,从俄罗斯犹太人,聊到法国犹太人,我说:“法国现在有50万犹太人,是欧洲犹太人最多的国家。这块地区的犹太人应该多是塞法第犹太人吧,因为阿尔及利亚在以色列建国后,驱赶了境内全部的犹太人,谢谢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构成了今天法国犹太人的主体。”胖叔说:“法国犹太人很快会走光了,因为现在法国越来越伊斯兰化,犹太人的生存境遇越来越危险。”我说:“那么你认为欧洲将来会怎么样?”胖叔说:“50年内就会有大问题。”

3:梳理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的历史关系,看两个兄弟民族是怎么反目成仇的1,塞族和克族同源据历史学家考证,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拥有共同的“祖籍”,公元10世纪时他们的语言极为相似,社会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同样信仰基督教。在公园9世纪之前,塞族和克族都在东罗马帝国统治的疆域内。2,东西基督教分裂让克族和塞族开始分离克罗地亚族方面,公园年拜占庭跟法兰克帝国签订合约(图一),克罗地亚人所在的领土属于法兰克管辖,法兰克衰败后,奥匈帝国继承了克族地区。11世纪基督教分裂(图二),克罗地亚人皈依天主教,在语言文字上,克族人用拉丁字母取代了之前使用的基里尔(斯拉夫)字母,并认为它是克罗地亚文化特征之一。这样,克罗地亚完全纳入拉丁语系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圈。而塞尔维亚族方面,从被东罗马帝国长期统治,到短暂独立年,接着又继续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以至于塞尔维亚人一直处于古老文化圈,无法划分入欧洲文化。同时,塞族人依旧沿用基里尔字母,信仰东罗马的东正教。从十一世纪后,两个民族由于东西基督教的分裂,走向了不同的文化宗教发展道路。3,奥斯曼帝国时期年,奥斯曼入侵巴尔干半岛后,导致南斯拉夫人大迁徙,不敢受到压迫的塞族人逃亡奥匈帝国境内(克罗地亚境内的斯拉沃尼亚地区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被改为“边屯区”,大量从科索沃逃亡的塞尔维亚人在此安家落户,该地区成了今天克罗地亚最大的塞族人聚居区),奥斯曼时期的民族大迁徙,让巴尔干半岛的人口结构更加复杂化。4,近代时期19世纪后,塞族和克族的矛盾渐渐加深。年塞尔维亚率先独立,而同时期的克罗地亚仍在奥匈帝国统治下。在民族主义高涨的18世纪末,塞尔维亚主张建立以塞族为中心的巴尔干斯拉夫国家。其主张内容让克族人十分排斥。到了一战,各列强利用巴尔干复杂民族矛盾,驱使自己统治下的民族相互仇视。奥地利军队着力扩大塞族和克族之间的冲突,让克族和塞族一起参加奥匈军队对塞族作战。到了二战,德国更是巧妙的利用“克族,塞族谁都不服谁”关系,操纵克塞相互屠杀……为塞克两族矛盾埋下不可磨灭的裂痕。5,南斯拉夫时期南斯拉夫初期的塞族和克族关系和谐。到了70年代开始出现矛盾,背景为“克罗地亚族”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一方面压抑人口最多的民族塞尔维亚,同时“放权”给各个民族地区,让各地区高度自治,各民族地区在学校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出版自己的文字刊物,让各加盟国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同时,南联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不均,让各地区更加不满。南联盟失败的民族政策,加剧了各个地区的不满,也就是每一个民族都无法讨好。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是南联盟两个最大的民族,两族关系直接影响南斯拉夫的稳定。克族最首的少数民族基于历史的恩怨加上经济发展不均导致分配不均提出更高的自治要求,在之后没有一个强有力铁腕领导人的南斯拉夫,各加盟国更加渐行渐远。最终南斯拉夫走向解体是历史必然……(待叙)支持原创,打赏作者申典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047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