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俄制防空系统频频被端,输在哪里
在《阿塞拜疆无人机如入无人之境,亚美尼亚地空导弹成背锅侠?》一文中,我们谈到,纳卡冲突中,包括近几十年的局部冲突中,地面防空作战失利实际上是被甩锅了,因为失利一方的防空兵作战往往输得更惨,至少是同样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是,无论怎么说,地面防空作战仍然失总体上战果微不足道,多数作战失利了,特别是装备俄罗斯防空系统的国家,这一点显得尤为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地面防空作战近几十年来看上去那么惨呢?是因为防空兵器与空袭兵器相比,具有先天的不可改变的缺点,防空兵器根本上无法和空袭兵器对抗吗?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攻击效果不错,亚美尼亚的航空兵去哪了?
首先,很多情况下是单打独斗的防空力量对完善的空中打击和信息体系的失败。因为在近十几年的几次战例中,空袭一方大多具有完善的侦察、情报手段,有强有力的电子干扰支援、从战略级到战术级的空袭兵器,特别是防空压制装备体系。反观地面防空一方,防空情报网不够完善,反干扰能力较差,防空体系也缺少层次,缺乏远程防空武器。这样仅靠有限的防空导弹打游击,偶尔能取得一定战果,比如科索沃战争中击落美国的F-16和F-A,但总的来说是无法取得全方位的胜利。利比亚战场上的“铠甲”被频频“撕裂”,主要是因为利比亚没有完善的防空预警体系和地面防空装备。而叙利亚虽然进口了S-,“山毛榉”、“铠甲”,但是其最先进的S-尚未形成作战能力,各个防空武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实现信息上的相互支援。同样,沙特油田设施被袭击,也是因为预警体系没有发挥作用。加之目标周围缺少足够的防空部署,甚至没有做出反应,目标就遭遇攻击。这就好比一场足球比赛,前锋不抢球,中场不控球,后卫不断球,球门被攻破,不能只怪守门员。
亚美尼亚的S-防空导弹,实际上,S-作为上世纪的产品,已经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其次,是落后技术对先进技术的失败。在进30年的防空作战失利战例中,空袭兵器和防空兵器间在技术上往往存在代差,某种程度上将是先进的空袭兵器战胜了落后的防空兵器,是先进技术战胜了落后技术。比如,上世纪90年代参与空袭的作战飞机多为F-16、F-15等典型第三代战机以及F-A和B-2隐身攻击机、轰炸机,机载设备、电子干扰设备多为80年代后的产品,使用的空袭兵器很多是防区外发射、精确制导武器,而与此对抗的仍然是早被美国摸透的萨姆-2、萨姆-3、萨姆-5、萨姆-6等老装备;进入新世纪,空袭一方开始大量使用具有隐身能力的四代机和三代改进型战斗机以及隐身轰炸机、隐身巡航导弹等,而防御一方的武器装备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用这些存在代差的防空装备自然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交换一下”,让米格-21,米格-23携带常规炸弹去炸美军的“爱国者”导弹阵地,恐怕取胜的就不是空袭的一方了。
在近年的防空作战中,防空力量虽然有些升级,但是S-、S-这类较先进的防空型号,实质上并没有参与反空袭斗争。在年北约打击叙利亚空军基地的作战中,俄罗斯S-基本处于旁观者角度。一来是因为北约未打击俄罗斯基地,二来S-部署地较为固定,基本上处于“明处”,如果开火拦截,在北约群狼攻势下,恐怕也难以自保。
近30年的空袭反空袭作战中,空袭一方往往占有技术、体系、人员优势。
从本质上说,空袭与防空作战是信息优势的争夺,无论是地面防空一方,还是空袭的一方,谁取得了制信息权,包括制电磁权、制网络权,谁就能取得胜利。近些年来防空作战失败一方大多采用俄罗斯的防空系统,除了防空系统本身老旧以外,在信息技术领域,俄罗斯本身就和西方有一定差距。俄罗斯本国防空系统可以通过增加型号、形成梯次、组成网络、以及航空兵掩护来弥补,但是在第三国,又没有上述措施,这种劣势就会进一步被放大,所以往往出现一边倒的趋势。
第三,是低素质人员对高素质人员的失败。高科技的装备必须由高素质的人员来驾驭,特别是对于空军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军种来说,高素质的人员更是必需的。人们都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