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因科索沃内部矛盾,美国趁虚而入,联合多国

发布时间:2021/4/11 0:31:39   点击数:

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打着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未经联合国授权向南斯拉夫扣动了扳机,科索沃战争随即爆发。北约19个国家里6国提供后勤保障,其他13国直接参与空中打击。美、英、法等8个国家的轰炸机从各基地起飞,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猛烈的空袭。北约战舰也向南联盟发射了密集的战斧巡航导弹,每架造价为21亿美元的B-2隐形轰炸机,从美国密苏里州空军基地,经过十多个小时的不间断飞行,将卫星制导导弹投进了南斯拉夫,这是北约发起的对南斯拉夫的第一轮空袭。

南斯拉夫境内的防空设施、军事指挥中心、南联盟大型军工厂和科索沃塞尔维亚军队都成为了轰炸目标,面对强大的北约军队,南斯拉夫军队奋起反抗,用萨姆系列导弹和高炮还击,当天在科索沃北部击落了一架北约战机。随后两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继续大规模对南斯拉夫十个城市进行二轮凶狠打击,美国总统克林顿声称,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必须接受西方拟定的科索沃和平协议,否则将遭到北约更为严厉的打击。

然而战争并没有吓到南斯拉夫人民,3月27号晚上,南联盟防空部队在首都以西40公里处,击落了北约的一架F-隐形轰炸机,这种被称为夜鹰的空中杀手,投入实战以来是首次被击落。美国总统克林顿表示,不会因为此事退缩,并增派了许多远程轰炸机。3月31日,北约在科索沃省会普里什蒂纳和佩奇地区,投下了大量被国际社会禁用的集束炸弹,轰炸不断升级,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到底要干什么?

联合国宪章第二十四条,将维护世界和平的首要责任授予了安理会,那么美国为什么要绕过联合国,把北约这辆车开进南斯拉夫呢?要解答这个疑问,要从科索沃战争的导火线说起,科索沃原为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的一个自治省,东面、北面为塞尔维亚,南临北马其顿,西南面为阿尔巴尼亚,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约万。

科索沃的首府普里什蒂纳是塞族的文化、政治中心,后被奥斯曼帝国占领。战后科索沃重新成为了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其中阿尔巴尼亚族约占90%,其余主要是塞尔维亚族和黑山族。长期以来,占人口多数的阿族人一直要求独立,并与阿尔巴尼亚合并。70年代,阿尔巴尼亚人曾多次举行罢工与示威,甚至和塞尔维亚当局发生流血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年铁托逝世前,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年,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强行解散,主张分裂科索沃议会并收回其自治权,两族矛盾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年科索沃决定成立科索沃共和国,随后阿族人建立起自己的议会,这一切遭到了南联盟的坚决反对。但此时南联盟被克罗地亚、波黑要求独立,这些事情啊搞得是焦头烂额,无暇顾及科索沃问题。

年8月28日,这是南斯拉夫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科索沃火药桶终于爆炸,这天上午11时20分,阿族武装与塞族警察发生交火,十六名阿族分裂分子和四名警察在冲突中死亡。经过几十年的堆积,科索沃这个火药桶已经蕴藏了巨大能量,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爆炸。在两族发生直接冲突后,科索沃解放军不断与塞族警察发生交火,造成大量平民和士兵死亡,二十万阿族难民流亡国外。这一切都给美国实现二十一世纪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契机。苏联和南斯拉夫几乎是同一时间解体,苏联的卫星国先后投向北约的怀抱。南联盟是北约东扩一颗顽固的钉子,美国欲拔除而后快,帮助科索沃独立是削弱南联盟力量的有力手段。

于是有着世界警察之称的美国,通过北约出台了一系列遏制南联盟的方案。年9月,南联盟在控制了科索沃大部分地区之后,北约立即进行空袭威胁,让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军队和警察,并迫使南联盟接受北约侦察机在科索沃进行监督,并允许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观察团进入南斯拉夫。观察团由美国退休将军维安沃克尔担任团长。这个美国人后来在背后向南斯拉夫狠狠捅了一刀。年1月15日,塞族警察和阿族分离分子,在科索沃拉察克村发生激战,造成45人死亡。

观察团团长沃克尔声称,这是一起塞族警察屠杀平民的严重事件。随后欧安组织派遣芬兰女法医去现场尸检,质疑了沃克尔的屠杀说,但女法医的质疑没有受到重视,沃克尔的言语还是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国际舆论对平民屠杀事件表示震惊和谴责。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当即宣布,北约绝不会容忍南联盟的屠杀行为。

2月6日,在北约的强大压力下,南联盟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法国举行谈判,英、法、美和意大利、德国以及俄国这六国组成的国际小组向双方代表提供了一个文本,但这个事先拟就的文本未被塞族和阿族接受。23日谈判中断,此时北约已经完成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的审批程序。3月15日,各国联络小组再次把双方拉到了谈判桌前,条款明确规定,让三万北约军队进入科索沃涉及南联盟主权问题。文本内容离阿族人的目标也相去甚远,但作为一种政治策略,阿族代表最后签署了科索沃自治和临时协议,此时焦点已经向南斯拉夫集中,南联盟总统米诺舍维奇会作何选择呢?接受他面临着出卖主权,成为民族罪人的危险,不接受呢北约的军事打击不可避免。在最后一刻,米诺舍维奇艰难地拒绝了六国拟定的协议,于是美国终于找到了发动战火的理由,打着保护人权的幌子,绕过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的空袭,甚至不惜投入被禁用的集束炸弹。

年4月3日,北约炸毁了南联盟内务部和贝尔格莱德的民用机场。两天后,美国在阿尔巴尼亚部署了二十四架阿帕奇直升机,阿帕奇直升机是专门用来攻击坦克和地面部队的直升机。这次布防美国无疑是在警告南联盟,北约已经在策动地面攻势。4月6日南联盟服软了,宣布单方面停止在科索沃的一切军事行动。美国却仗势欺人,发动北约成员国变本加厉进行疯狂轰炸。美方上将克拉克声称要摧毁南联盟总统米诺舍维奇认为一切重要的东西,南斯拉夫人民也不是软柿子,他们毫不示弱,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北约的愤怒。他们在战争最激烈之时,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广场举行音乐会,胸前挂上靶子,组成了人盾,自发守卫国家电台和其他基础设施。但南斯拉夫人民的反抗并没有让美国停止攻击。

从4月23日开始,北约轰炸了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十余名新闻工作者丧生。5月1日至7日,北约两次攻击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炸死平民43人。5月8日清晨美国出动B-2轰炸机,用五枚精确制导炸弹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这是我国不能忘却的伤痛记忆。

5月14日,北约再次使用集束炸弹,轰炸正在返回家园的阿族难民车队,80多人死亡,两百多人受伤,其中主要是妇女和儿童。6月8日,美英等西方7国和俄罗斯,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正式解决科索沃问题草案,美国声称安理会不能对这一文本做任何改。

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协议。第二天北约撤军,北约在南联盟持续了78天的大规模空袭终于结束了。这次战争造成了多人丧生,近万人沦为难民,直接经济损失达0亿美元。战争加剧了塞族和阿族之间的矛盾和仇恨。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但南联盟解体后的塞尔维亚始终没有放弃科索沃,因为科索沃始终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省。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再一次引来世界的目光,已不再单单是塞尔维亚国家民族问题,已经变成影响国际格局的大事。在此利益考量中,个国家选择承认,但另有90多个国家站在了塞尔维亚的一边,不承认科索沃独立,也包含中国。时至今日,科索沃依旧是巴尔干半岛火药桶里最易爆炸的地方,塞尔维亚要处理好这个火药桶导火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互联网数字圈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147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