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9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解体时,20万军队
............................................................................................................................
...........................................................................................................................
"
9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解体时,20万军队为何不挽救政权?
德国战败后,被德国统治4年之久的南斯拉夫实现了光复。德军撤走后,南斯拉夫在铁托的带领下,重建了南斯拉夫联邦。之所以南斯拉夫能快速重建,这和南斯拉夫人民军离不开关系。二战期间,南斯拉夫人民军在铁托的领导下,由最开始的装备简陋、战斗力低下,经过多年的磨练发展成了一支兵强马壮的正规军,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实行联邦制,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经济方面: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当时的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努力发展国内经济,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
到年,南斯拉夫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小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可以说,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
军事方面:到了年的时候,南斯拉夫人民军拥有60万左右的正规军,除此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预备役部队。但这一现状没维持多久,到了80年代以后就发生了改变。进入到80年代后,南斯拉夫启动了军队改革方案,对人民军进行了精简。到南斯拉夫解体前夕,人民军队总量由70年代的60万左右降至14万左右。如果加上其他军种,此时的南斯拉夫人民军总兵力大约在20万。
虽说只有20万军队,但这也好歹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强有力保证,但为何在南斯拉夫解体时,这20万南斯拉夫人民军却并没能发挥作用,挽救南斯拉夫政权呢?
年12月23日,斯洛文尼亚举行全民公投,投票显示有88.5%的投票者支持独立。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克罗地亚和马其顿、塞黑等国也宣布独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走向崩溃。最终在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彻底解体。
在这里,有人认为之所以南斯拉夫人民军挽救不了政权,主要是其军队内部也产生了严重的分裂,下面可以一起来看看。
一:70年代,离心思潮出现,军队内部出现矛盾
早在年的时候,克罗地亚就出现了离心主义思潮,并且随后爆发了著名的“克罗地亚之春”事件。这次事件,对南斯拉夫的内部团结造成重大打击。受此影响,军队中其他民族的官兵也出现了离心的苗头,若不是此时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用铁腕手段压制,还真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虽说这一事件被镇压,但其负面影响未能小时,南斯拉夫军队内部,出现了诸多矛盾。
二:8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军队内部裂痕加剧
年,铁托去世,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日益紧张。许多人认为,铁托的逝世削弱了该国的凝聚力。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南斯拉夫经济开始进入下坡路,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各种问题也相继开始产生。年~年,南斯拉夫的GDP增速只有0.4%左右,社会生产趋于停滞状态,许多加盟过发生了通货膨胀危机。就在此时,民族之间的矛盾逐渐爆发,不同民族的官兵,纷纷组成小团伙,组建本民族的组织、派别,南人民军内部的裂痕随之加剧。
三、90年代,种族矛盾尖锐,南斯拉夫人民军名存实亡
到了9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内部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更加严重。此时的南斯拉夫俨然就是一个“火药桶”,只待一条导火线便可触发。而最终点燃这个“火药桶”的便是米洛舍维奇,自从他上台后,他就搭理推行大塞族注意,取消科索沃的自治权利,同时打压其他加盟国。这一系列政治举动,直接加速了南斯拉夫的解体。
此时,南斯拉夫人民军,彻底分崩离析,名存实亡,难以担当起挽救政权的大任。年,失去军队这一最后保障的南斯拉夫最终解体。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