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赵晨全球治理的欧盟方案涛声依旧还是变成了
赵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载于严少华、赖雪仪主编:《欧盟与全球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版,第14-39页。已获得作者授权。
摘要:本文对21世纪以来欧盟的全球治理理念演变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行总结和评估,归纳了欧盟全球治理观的基本特征,并解析它在21世纪初走向巅峰的原因。但年欧债危机之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欧盟全球治理方案逐渐褪色,被迫向现实主义低头,欧盟的世界主义主张遭遇各种挑战,其生命力和活力经受严重考验。
关键词:全球治理、欧洲联盟、全球法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如何管控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相互依赖时代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也就是如何进行全球治理,世界各主要地区各有自己的方案和理念。[1]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性最强的地区性国际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是全球治理的引领者和坚定支持者。如果将国家性和超国家性,也就是认可治理的主体应为国家,还是国际组织来划分世界各地区关于全球治理的态度,欧盟的全球治理观无疑处在这一光谱的超国家一侧。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欧盟理念在全球治理领域最为盛行的时期。世纪之初,欧元面世并成为可与美元媲美的国际货币,欧盟通过东扩将版图从西欧扩展到中东欧,它的经济总量也超过美国,跃升为世界最大市场。在这些实际进展的基础上,欧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一个有别于美国的“罗马”式霸权的“希腊”型力量,它的发展模式被称为“欧洲梦”[2],它治理世界的方法比美国“更加积极,更加和平”[3],它向全世界昭示着未来的全球治理走向——即像它一样深度的地区一体化。但是年的欧债危机令欧盟陷入窘境,随后的希腊债务纠纷、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频频发生的暴恐事件削弱了欧洲的全球声誉,欧盟的运作开始内倾化。年英国公投决定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更加破坏了欧盟参与国际事务和引领全球治理的内外环境。面对着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泛滥,欧盟旧有的全球治理方案还有生命力和号召力吗?这是本文致力讨论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欧盟的全球治理观和它致力于实现的世界秩序的内容进行总结,之后回顾欧盟的全球治理方案在冷战后二十年所经历的“黄金时期”。在第三部分,本文将对欧盟方案在年欧债危机后逐渐丧失吸引力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探讨欧盟外交政策导向的相应转变。最后作者对欧盟全球治理观的生命力和欧盟在世界舞台上的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展望和预测。
欧盟的全球治理方案
欧盟的全球治理观的基本内涵可基本划分为四项内容:以人权为基础的宪政主义,全球法治,跨层次的多边主义以及社会保护。
首先是以人权为根基的宪政主义。欧盟一向主张以普遍人权为基础,摒弃强权政治,以国际组织决定和国际法作为衡量世界事务是非曲直的标准,这是它的世界规范的核心内容。[4]年《欧洲人权公约》开端的以平等的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权世界观是其内核,而其外延则是以康德的《永久和平论》为其思想根源的全球宪政主义秩序理想。
欧盟的这一全球治理理念建立在其自身以和平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方式推进一体化的自身历史经验基础之上。欧盟的历次重大条约均会标明欧盟的价值观,年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在前言的第二款和第三款即表示:“欧盟建立在尊重人的尊严、自由、民主、平等、法治和尊重人权,包括少数族裔人权的基础上”,“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和平,推广它的价值,提高它的人民的幸福水平”。[5]欧盟从未将这些价值理念限制在自己的境内,它很早就开始对外推广自己的模式。年10月,雅克·德洛尔——欧洲一体化史上最出色的欧盟/欧共体委员会主席之一,在布鲁日的欧洲学院发表演说时阐述了欧洲的世界观,他引用了年在海牙召开的首届欧洲统一运动大会一位宣言起草者的话:“欧洲的最高目标就是保证人的尊严,以及自由——这一人的尊严的真正形式……我们不仅要在我们的大陆联盟保障我们欧洲已经得到的种种自由,也要将这些自由的益处播撒给世间诸人”。[6]
其次是全球法治。通过法律一体化实现欧洲一体化,是欧盟区别于其他地区组织的重要特征,欧盟自己就是一套建基于“共同体法律”(acquis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