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北约与俄罗斯箭在弦上,斗而不破
版式设计
飞花领策划
Johnny
俄罗斯美国关系持续紧张之际,传来消息,两国领导人峰会将于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不过,说到此次峰会前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却称:“我们不抱幻想,也不会去试图营造一种感觉,即(峰会)将会有所突破,或会做出某些历史性的重大决定。”显示了对峰会的较低期望值。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说,俄美双边关系存在堆积如山的问题,不要“过度期待”这场峰会的进展。
说到俄美关系,就不能不提到北约。在中国人眼里,北约曾经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轰炸,我国外交人员就曾死在他们的炮弹之下,大家对它素无好感。而北约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昔日的苏联,今天的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这是一种敌对的关系。
北约随着美苏冷战应运而生,是欧洲和北美国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如今有30个成员国。北约还是二战后西方军事阵营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防务体系(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1个都是北约成员),是美国实现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从成立之日起,北约就站在冷战的一线,代表西方与苏联进行全方位对抗,在西方看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一个毫无疑问的独裁者。在国内,他打压纳瓦尔尼等不同政见者;在国外,他欺负乌克兰、格鲁吉亚这些弱小的邻国,还以组织干预美国总统大选等政治间谍活动为乐。最近因为白俄罗斯的“迫降”事件,和白俄罗斯的独裁总统卢卡申科走得很近。
但是,对俄罗斯人民来说,普京代表着俄罗斯国家的精神,他勇敢无畏,敢于斗争。在北约扩张给俄罗斯带来的威胁面前,最大限度的维护了俄罗斯的国家尊严,保卫了人民的利益,在反击北约扩张方面,他展现了一个大国政治家的谋略与气度。
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
年,美国连同英国和法国等十几个欧洲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于年加入了北约。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其他前苏联成员,则于年加入。随着北马其顿于年3月27日的加入,如今已有30个成员国。其事业可谓好生兴旺。
北约的职责是在冷战期间和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后,为成员国提供了安全保障。要说它的作用还有有的,比如成功地缓和了成员国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紧张关系。然而,它的扩张,准确来说是不断地东扩已成为俄罗斯眼里最大的威胁,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向其边境靠近。
北约在年邀请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但两个国家考虑到与相邻大国俄罗斯的关系,还没有采取行动。普京自然是不喜欢北约的,并且想方设法阻止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身为苏联的前加盟共和国,这两个国家再投靠北约,无异于与敌人结盟,也会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从西方的角度来说,北约是一个寻求与俄罗斯建立合作关系的良性组织,北约的使命是自卫,而非侵略。普京和他身边的许多人都是强硬的独裁者,只要他们还在掌权,美俄关系就难以恢复正常。对俄罗斯而言,即使以最大的善意去看,北约的存在也是一种侮辱,从最坏的层面去看,它就是一种威胁。
想想也能够理解,一个曾经是俄罗斯敌人的国家,将其影响力扩大到了国家的边境。俄罗斯的国力已不复苏联旧观,更增加了它对美国主导的北约不断东扩的不安。从经济实力上就能脑补俄罗斯的担忧——年,俄罗斯的经济总量是1.27万亿美元,人口还不到1.5亿。相比之下,北约成员国们则拥有40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和9亿的人口总量。就连一些实力较弱的北约成员国,比如意大利和加拿大,年的经济规模都超过了俄罗斯。
在俄罗斯眼里,北约就是一个体量庞大的军事联盟,其存在的使命就是针对某个国家的,很不幸,俄罗斯就是其目标。
美国仍是北约的老大
在经济上,俄罗斯切断了与西方的许多联系。年,俄罗斯还清了自苏联解体后,所欠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西方国家的债务。从那以后,它一直在避免债务。俄罗斯增加了军费开支,年,其国防预算占GDP的比例为3.7%,高于北约的任何国家。
美国的比例则率为3.3%,是唯一接近这一水平的国家。而当时北约国家的平均比例仅为1.3%。就规模而言,俄罗斯拥有83.1万名现役军人,仅次于美国军队的万。年,普京还宣布了一项亿美元的支出计划,这部分经费将用新型战斗机和核潜艇,旨在使俄罗斯军队现代化。
全世界数以百万的人越来越认为,美国并非民主的典范,而是完全依赖于野蛮的武力。
尽管北约在不断扩张,俄罗斯的许多邻国仍然没有与之结盟。芬兰、瑞典、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和塞尔维亚等,都是处于俄罗斯影响下的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对这种中立的态度相当矛盾。这其中的吊诡之处在于,如果北约接纳其他国家,北约就可能会变得更弱。
不是战争状态的对手
年3月24日,科索沃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南联盟展开了为期78天的狂轰滥炸。北约方面将战后的科索沃,分成了5个区域,由美、英、法、德、意等国各霸一方,分别派出了维和部队。把南联盟的传统盟国俄罗斯撂在了一边,这让俄罗斯颜面扫地。北约认为干预是为了制止南联盟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对其国内的科索沃使用武力。俄罗斯则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对南联盟赤裸裸的侵略。
俄罗斯在外交层面帮助了南联盟,后来又突然派一支空降兵降落在科索沃首府机场,不过在西方的压力下,俄罗斯人又撤出了部队。俄罗斯不帮南联盟其实也能理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独立第一个10年内就遇上了乱世,不仅经济崩溃,而且发生金融危机。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实际没打赢。俄罗斯内忧外患,根本无暇顾及南联盟。
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和美国似乎走上了友好的道路,就像二战后德国和日本成为美国的盟友一样。但俄罗斯从未准备好退让,这一情形伴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以及北约实力的增强。
有一段时间,莫斯科和华盛顿,似乎在恐怖主义中找到了共同的敌人。在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后,普京致电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将提供支持。但这种冰释前嫌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行动的失败,普京指责美国错误的政治和军事战略,使得俄罗斯成为了极端分子的目标。
普京的情报部队,知道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在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上撒了谎,莫斯科则反复向华盛顿传达了这一结论。但布什政府却拒绝承认普京的观点,即萨达姆明显是在故作姿态。美国随后还是入侵了伊拉克。就此,普京只能得出结论——美国是在寻找借口来展示其军事实力。
现在,普京对西方更加不信任。他将北约的扩张称为“严重的挑衅”,华盛顿对俄罗斯国内镇压行为的批评激怒了普京。在俄罗斯的任何抗议活动背后,他都看到了美国的手,并以更为强硬的行为回应。
美国和俄罗斯没有正式处于战争状态,但仍然是对手,两国军队的战略目标都是针对对方的。这种咄咄逼人的姿态,解释了一系列的挑衅行为,比如俄罗斯飞机在北约领土附近进行的演习行为。
对抗仍在继续
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发动了战争,其对海外的挑衅行为数不胜数——比如,年对爱沙尼亚发动了网络攻击;试图左右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
俄罗斯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历史视野和价值观,它是透过自己独有的认知来解读近代历史的,这种解读让俄罗斯对北约的行动时刻焦虑在心。在俄罗斯看来,苏联没有输掉冷战;他们认为,停止奉行代价高昂的战略是更明智的做法,这与其惯常的,拒绝退让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西方却将俄罗斯视为已被击败的敌人。
虽然俄罗斯的许多邻国都与北约结盟,但芬兰和瑞典属于例外。芬兰是一个拥有万人口的国家,与俄罗斯的边境广泛接壤。拥有万人口的瑞典则是它的近邻。自年以来,芬兰和瑞典一直是欧盟成员国,这一地位意味着即使没有北约成员国的正式承诺,北约也要为之提供安全保障。
芬兰和瑞典毗邻波罗的海,这条水道对俄罗斯的商业利益和军事而言,都具有战略价值。尽管北约希望将芬兰和瑞典纳入其成员国,但这两个国家都宣称中立。芬兰和瑞典在经济上与欧洲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但它们看到了与西欧军事机构保持一定距离的价值。不过如今,这两个国家已开始倾向于加入北约。
6月1日,据美国《军事时报》报道,在俄罗斯向俄乌边境部署了数千名士兵之后,北约多次对俄罗斯的举动表达了担忧,并着手组织了代号“坚定捍卫者-”的海陆空联合军演,共有20个国家的名士兵参加这次演习。演习的地点为并在黑海区域,共出动50多架战斗机、10余艘军舰,数千名北约士兵乘坐运输舰进行跨海登陆演习。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这次演习向潜在对手发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北约已经准备好了”,北约有能力保护所有盟国,一旦有任何国家威胁到北约的盟友,我们已经做好随时动手的准备。这则最新消息仍在告诉我们,俄罗斯与北约箭在弦上,斗而不破的关系仍在持续。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