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三个月两次峰会,美国最不乐见,中欧关系方

发布时间:2021/12/14 19:31:39   点击数:
北京酒渣鼻医院哪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310/8733714.html

不一般,中法德三国领导人又举行了一场特殊且意义重大的峰会。

特殊是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变异毒株肆虐的情况下,这种借助现代科技的“千里传书”的外交方式。

意义重大在于中法德短周期、高频率之间的直接交换意见实属罕见。4月16日,三国领导人就举行过一次以“要从战略高度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大方向和主基调”,到此次峰会提出“牢牢把稳中欧关系前进航向”。

虽然整体大意都相差不多,但一个是“基调”、一个是“前进航向”,明显是开始进化了,说明中欧关系的方向盘一直都握在中欧自己手里。虽然拜登在上台后,华盛顿通过各种方式的拉拢确实也起到了诸如中欧投资协定暂时冻结的“一定成果”。但无论是在G7峰会上,还是北约共同防御的问题上,法德和英美之间存在天然的立场分歧。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百年庆典之后,中国领导人正式开启的第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法德领导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示对中国取得成就的肯定和敬佩。马克龙上来就直接说道,对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肯定。默克尔更为积极地表示中国早克服疫情的影响下,还能快速实现经济恢复发展令人惊叹。

默克尔最后点睛般加了一句:“德法中领导人保持交流非常重要。”

中国更是直言不讳的直接指出: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复苏前景不明。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相互尊重、精诚合作,而不是猜忌对立、零和博弈。希望中欧扩大共识和合作,为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重要作用。

前提是相互尊重、精诚合作,避免猜忌对立、零和博弈。

至于谁能相互尊重、精诚合作?谁又在制造猜忌对立,渲染零和博弈?答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中欧分别处于亚欧大陆的两端,没有地缘冲突,更谈不上根本的利害冲突。况且中欧都是全是格局中重要的循环经济体,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大于分歧。保持中欧关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共同应对这个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和各种全球性问题,是有利于双方、有利于世界的最佳选择。

中国不是欧洲的威胁,而是欧洲未来的机会。对于这一点,法德心知肚明。

从去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一跃成为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法国去年美妆产品出口比上一年大幅下滑,但在中国的出口却维持着超强的增速,中国已经成为法国美妆产品第一大市场。德国也在中国的支持下,出口水平正在逐步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作为“老欧洲”的成熟政客,默克尔和马克龙深知“一个人努力是加法,共同努力是乘法”这句欧洲谚语的精髓。马克龙十分“赞赏”中国对全球疫苗分配所做的努力,特别是马克龙曾经怒喷过盎格鲁-撒克逊人垄断疫苗是放任全球疫情不管不顾的黑手,对于中国为G20集团有关减缓债务的倡议走出的努力。

即将卸任的默尔克显然不用顾忌美国的反应,表态也更加积极主动。默克尔强调中欧关系非常重要,双方共识很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多,应该相互尊重,通过加强对话减少分歧。德国将尽快召开第二十三次欧盟-中国领导人会晤,希望欧中投资协定尽快得到批准。

先无论欧洲是否是“双面派”的做法,法德在欧盟内部一直企图消除英美的潜在影响,脱离美国的掌控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是最终目的,不过美国一直在欧洲放定时炸弹,一是为了弹压欧盟潜在的挑战威胁,维持美元霸权,二是将欧洲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避免滑向中俄。因此,无论是当年的科索沃战争,后来的希腊债务危机,如今的乌克兰都有美国背后推手,打压欧洲在拨动。

正因如此,“多边主义”一词才会成为中法德领导人历次对话的一个重要且高频关键词。从根本上看法德的核心国家利益和美国追求的全球霸权主义明显不同,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曾对马克龙、默克尔破口大骂,即使是“温和派”的拜登也多次批评“西方部分盟友只顾自己的利益和敌人苟合”。

德国在和俄罗斯合作的北溪2号项目上寸土不让,法国也在美国期待“全力支持”上踌躇不前。虽然中欧之间也有关于人权问题的制裁与反制裁,甚至直接导致中欧投资协议在欧洲议会被无限期“冻结”暂停审核。但欧洲议会形式并不具有法律性,至今欧盟28个成员国没有一个官方直接表态给出中欧贸易协定不签了。双方其实都在冷处理,让风波尽量平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因此,马克龙明确表示支持,同时承诺将加强人为交流,欢迎中企投资法国。其实马克龙并不是场面话,当年法国推出的一项名为“法国重启”的经济复苏计划,马克龙悄悄开了一场小型的视频会议,邀请了八家大型跨国集团CEO,推介这个复苏计划,其中就包括有中国面孔。

默克尔则还是一向地尽快召开、尽快批准、积极研究加入的态度,也可以说是在为继任者定调把握未来德国的国策。

中国的态度是坚决的,一贯的。中国最希望的是发展好自己,而不是取代别人。

任何国家都有选择真正体现战略自主的权力和机会,而非第三国强加的选择。中法德一直在谋合作,也在谋未来,而这一切恰恰是美国最担心、最不想看见的。(李云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42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