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他在台上演奏,观众在台下入睡

发布时间:2022/5/16 18:30:14   点击数:
“对很多人来说,只有睡眠是抵抗齿轮运行的方式。”

如果以平均每天睡八小时计算,人一生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然而想要睡个好觉,对于现代人来说,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年,当代新古典音乐家马克斯?李希特(MaxRichter)发行了一张名为“SLEEP”的唱片。

这是一张关于睡眠的专辑。特别之处在于,整张专辑长达八小时三十分,它不仅是一部伴随人们入睡的摇篮曲,也是李希特想表达的,睡眠对人类重要性的艺术阐述。

收录于专辑“SLEEP”出生于年的马克斯?李希特,是一位德籍英裔作曲家,幼年移居英国,在爱丁堡大学和皇家音乐学院修读作曲及钢琴演奏后,师从意大利作曲家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Berio),在这位先锋派作曲家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作曲风格。马克斯?李希特我第一次听到李希特,是在大概十年前“后摇滚”音乐在网络上风起云涌的年代,他的很多曲目因为没有歌词、依靠旋律层层推进情感,被误贴上“后摇滚”的标签。实际上,李希特的音乐完美融合了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当代古典音乐,既有学院派的严谨也充沛着实验和冒险精神。年,三十六岁的李希特发表了第一张个人专辑《记忆之屋》(Memoryhouse),他热衷文学和历史题材,专辑的曲目既有童年的记忆感怀,也有对科索沃战争的指涉;谱写的旋律,由管弦乐、小提琴、羽管键琴演奏,伴随诗句的念白而起,整张专辑呈现出一种怀旧电影般的氛围。这种个人化风格的音乐,在当时并没有遇到听懂它、理解它的受众,《记忆之屋》发行后销量惨淡,无人问津,不久原唱片公司也倒闭了。收录于专辑《蓝色记事簿》?《蓝色记事簿》(TheBlueNotebooks)是他的第二张唱片,进行录制时,李希特正面临窘迫的经济危机,经费只够负担得起半天的录音室费用,确切地说,只有三个小时,而他还有年幼的孩子要抚养。李希特的妻子尤利娅?马尔(YuliaMahr)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两人同样有艺术梦想,但事业尚未成功,就陷入生存的窘境,尤利娅甚至因为吃不饱,患上营养不良。这时候,李希特是否应该继续尝试自己热爱的艺术表达,成为首要问题。迫于生计,两人达成共识,李希特接下一些商业表演的工作,在全世界奔波演出。他的妻子则负责照顾家庭和潜心创作。尤利娅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时说:“当马克斯四处去音乐会演出时,我会留在家里,陪伴孩子。当后来有电视转播时,我就可以收看到。我只感到紧张,希望演出顺利进行,这就是我那时的感受。”因为时差,许多演出尤利娅只能在深夜观看,而带孩子的疲惫已使她筋疲力尽,经常在看演出时睡着,或处在半梦半醒之间,“我意识到,在将睡未睡的边缘,听觉会变得和以往听CD或音乐会现场完全不同,成为一种非常情绪化的聆听体验”。这种睡梦聆听体验,让尤利娅萌生了一个想法,也许可以成为一个艺术项目。她把这个提议传达给李希特。有意思的是,李希特告诉她,早在年,他就已经开始思考类似的事情,并有了一些创作手稿。李希特认为:“处于睡眠中的感受,实际上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当我们睡觉时,大脑思考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另一种认知状态。”“SLEEP”最初的项目雏形在两人的交流中产生,李希特继续他的音乐创作,在探究音乐和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上,不断拓展边界。李希特和妻子尤利娅·马尔年,李希特的第二张专辑《蓝色记事簿》问世,这张以伊拉克战争为主题的反战专辑,在艺术气质上和首张专辑一脉相承,钢琴与弦乐缓慢交织,机械打字机的敲击声,伴随着英国女演员蒂尔达?斯文顿朗读的卡夫卡诗句,倾注至听者的耳膜深处。专辑虽然引起了一些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49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