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美国JAGM导弹进入量产阶段,联合导弹
美军为新研发的联合空对地导弹(JAGM)下批量订单,并在近期用万美元收购了JAGM的工程服务公司,这标志着JAGM的研发、测试工作收尾,进入了“快速批量生产”阶段。然而从其前身JCM导弹算起,从立项到落成,JAGM导弹经过了多年的波折岁月。本期就和您聊一聊这款新式导弹的故事。
JAGM导弹数据
J=联合,A=空载,G=对地,M=导弹
■长度:1.78米
■弹身直径:18厘米
■机翼跨度:32.5厘米
■发射重量:51公斤
■射程:用直升机发射时,最大射程为16公里,最小射程为米;用固定翼飞机发射时,最大射程为28公里,最小射程为米
■战斗部:采用多用途聚能装药
■推进器:采用固定推进剂的发动机
谈兵·研发
本为省钱又因钱不够下马
所谓空对地导弹,就是在空中平台(主要是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上,向地面、海面目标攻击的导弹。它可以看做是传统航空炸弹的升级版。美国从二战后打不对称战争、外科手术式战争。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20多年,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中对地面之敌狂轰滥炸,因此美国的几种主要战术导弹,比如小牛空对地导弹、地狱火导弹的消耗量也是哗哗的。不但造起来费钱,搬运、储藏、维护也麻烦。
这种情况下,美军考虑研发一种“通用导弹”,把现有的几种导弹都代替了。这样,后勤方面会省事不少,关键还能省钱。带着这种想法,美军开始上马联合通用导弹(JCM)项目。领头的是美国陆军,首选的载体是陆军直升机。此外,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还有英国方面也参与进来。年项目竞标成功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第一期开发合同预算为2亿美元。但是,年美国身陷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两大泥潭,各处烧钱都很厉害。加上权力部门的扯皮,要维持这样一笔经费不容易。招标才过了半年多,五角大楼就觉得JCM项目太花钱,把它的预算请求“毙了”。
但是陆军没有放弃,提供了万美元来勉强维系这个项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凭这点儿钱,在年6月完成了项目的初步设计。这一点成就让国会觉得满意,于是分别在财年和财年各增加了多万美元和2万美元的预算来维持该项目。依靠这些经费,项目得以继续。但是因为一些技术问题,最初的设计目标难以达到要求。最终,国防部还是在年4月让项目下马,本是为省钱的项目,却因为经费不够半途而废,反而造成了浪费。
谈兵·波折
换个“马甲”再次上马
JCM项目虽然下马了,但美国陆军对通用导弹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就在年,另一个项目JAGM上马了。这次同样是由陆军牵头,海军、海军陆战队配合,英国凑热闹,可以说JAGM是JCM换了个“马甲”。
JAGM的研发同样经历坎坷。年刚立项的时候,项目从财年预算获得了万美元的陆军拨款和1万美元的海军拨款。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雷神公司都获得了技术开发计划合同。年5月,为把JAGM导弹装在海军的“超级大黄蜂”上进行风洞测试,波音公司获得万美元的合同,一时间风光十足。
但到年,项目开始转下坡路,各种计划纷纷延迟。年的导弹试射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导弹3发只命中了1发。国防部再如几年前对JCM一样,开始砍JAGM的资金预算,甚至要求把JAGM项目资金砍到万美元,这基本就是“往死里逼”。
关键时刻,国防部中支持JAGM项目的高层做了一些调整。他们一方面为项目继续争取经费,另一方面缩减了项目涵盖的范围,把项目局限在陆军的直升机上。这样,项目暂时就不必针对更复杂的喷气式战机平台。
这一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取得了领先。他们的双模导引头在年10月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一系列实验展现给陆军。而波音-雷神公司拿出来的成果,则被认为在诸多方面存在风险。到年7月,波音-雷神后来退出了这个项目。
干掉竞争对手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再接再厉,成果不断展现,军方的信心足了,经费也接踵而来。年,美国海军重新加入项目。年7月,项目进入制造开发阶段,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万美元合同。之前为减少项目难度而控制的发射平台也重新扩展。
年完成了从MQ-1C灰鹰无人机的发射和AH-64D“阿帕奇”对目标的攻击。年6月,JAGM的工程和制造研发阶段完成,进入低速生产阶段。年3月,美国海军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了一份万美元的合同,项目进入“全速生产”阶段。到这时,JAGM的研发基本上可以称为“成功”了。
谈兵·特色
“三模引导”是亮点“小步快走”获成功
JAGM最大的亮点是三模式引导。导弹最大的优势在于自身具备导引能力,在战乱中找准目标。传统的导引模式,包括光学导引、红外导引、电磁波(雷达)导引等。而反导弹一方则会有针对性的光电干扰和电磁及红外隐身技术,从而使单一模式的制导受限。AGM采用的多模导引头,就是指一起使用主动激光、毫米波雷达、被动红外成像这三种模式。
其中,半主动激光制导,是在作战时先用载机向攻击目标发射激光束,导弹上的导引头捕捉从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束,并追寻这个激光束飞向目标将其摧毁,但受天气和战场条件影响大,遇上云雨雾霾就“抓瞎”;毫米波雷达制导算是相当传统的指导模式,导弹自带雷达发射毫米波,并通过目标反射回的毫米波进行追踪。
毫米波传输时受外界影响小,且导弹自身即具备追踪能力,能够“发射出去就不管”,但缺点是导弹自身需要不断发射能量,更容易被敌方的反导武器锁定;红外成像制导则是完全被动的,探测目标发射的红外线实现成像,不太受天象的影响,同时工作较为隐蔽,且抗干扰能力强,但其索敌的有效距离相对较短。
以上三种模式结合起来,增强了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和索敌能力。但同时,将三种导引方式集成到一枚导弹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会给导弹增加负担,包括重量、体积、能耗和彼此之间的干扰、多模式切换协作的复杂等。这些都增加了设计制作的难度和研发制造成本。当初JCM导弹之所以无疾而终,就是因为无法处理这种矛盾。
JGAM项目在进行一段时间后进行了调整,决定放慢步伐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在地狱火AGM-R型的基础上增加低频毫米波雷达,获得一种激光和毫米波雷达的双模JAGM;第二阶段再增加被动红外成像制导方式,形成三模导引头。而这三类导引头都是来自成熟的架构。其中激光导引头来自“地狱火”导弹,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来自“长弓”导弹,红外导引头来自“标枪”导弹。可以说正是这种“小步快走”的思路,使得JGAM获得了成功。
谈兵·弟兄
这三种导弹面临下岗
JAGM的研发,主要是想替换美军的三种导弹,包括AGM-65小牛空地导弹、AGM-地狱火空地导弹,还有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
●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
陶式导弹由美国休斯飞机公司于年开始研制,年量产,类型众多,可车载、机载发射。其中较新型的陶2A长约厘米,直径约15厘米,翼展40多厘米,弹重28公斤,射程为65米-3.75公里,导弹最大速度每秒米,射击精度误差小于20厘米。
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用直升机发射陶式导弹,击毁了不少叙利亚坦克。海湾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导弹车、步兵战车、直升机装备大量陶式,击毁了大批伊拉克的坦克、装甲车。
●小牛空对地导弹
小牛导弹的年龄和陶式差不多,由休斯飞机公司和雷神公司在年研制,年服役。共发展了A、B、C、D、E、F、G、H共8种型号,其中A、B、H型为电视制导,C、E型为激光制导,D、F、G型为红外成像制导。
小牛导弹是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的空对地导弹,两伊战争中伊朗和伊拉克都曾用小牛导弹攻击对方目标,海湾战争中美军发射了0多枚小牛导弹,击毁了伊拉克数以千计的坦克、装甲车等重要目标。
●地狱火导弹
地狱火导弹比上面两种都要新,体型居于二者之间,也是本次JAGM项目的改造基础。地狱火导弹虽然叫空对地导弹,实际上能从海、陆、空平台发射,总共有两种型号即I型和II型,均为激光制导。它于年开始研发,年正式服役。二代则于年研制,年服役。
它的首次参战是年美军入侵巴拿马,用于攻击巴拿马司令部。年伊拉克战争中,联军发射了多枚地狱火,年则用MQ-9无人机发射地狱火,击毙了塔利班领导人阿赫塔尔·穆罕默德·曼苏尔。
来源北京晚报
文/杨益
流程编辑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