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地理位置 >> 胡键ldquo一带一路rdquo
作者简介
胡键,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主要从事大国关系和中国发展战略研究;出版了学术著作巜中国软实力研究》、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资本的全球治理》、《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软实力发展战略》、《俄罗斯转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等8部,合著10余部;在巜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世界民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5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及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北斗办项目等10余项。近年来,先后到过二十多个国家讲学和访问。
内容提要:虽然雅尔塔体系从没有规定美国单方面制定国际规则并单独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独一无二的实力和地位,美国成为战后国际体系的主导国(霸权国),进而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它也因此将国际公共产品视为自己的国际政治工具,尤其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工具。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权力转移,美国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权力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凸显,从国际公共产品的"消费者",逐渐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修正者、建设者,甚至是供给者、创新者。中国角色的变化源于中国实力的变化,既包括经济实力等的增强,也包括文化、价值观念、政策对国际社会的重要影响。"一带一路"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由中国提出并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的一种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并且从多个维度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软实力;权力转移
本文刊于《国外社会科学》年第3期,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批准号:19AKS)的阶段性成果。转自“软实力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dlwz/2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