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美军是如何进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

发布时间:2020/11/16 17:31:54   点击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连载张召忠的专著《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初始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化战争的萌发对军事理论创新、科学技术进步、精确制导武器研制和电子信息装备发展,以及为美军遂行较大规模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海湾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行了海湾战争实践,并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从战争形态上来看,海湾战争是战争形态转变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从科学技术发展和武器装备使用角度来看,海湾战争是机械化和信息化的一个分界点,是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一个分水岭;从军队建设角度来看,海湾战争是美军增强自信心,重振大国军队雄风,走向世界广阔战场、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起点和跳板;从新军事变革角度来看,海湾战争是一个助推器和发动机,没有海湾战争的胜利,没有海湾战争的验证,就不可能有年以后新军事变革的大幅度快速推进和彻底转型。

所以,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军队建设出现了重大变化,积极推进新军事变革,重点建设信息化军队,主要是应付和打赢信息化战争,并为此而展开了新军事变革,并在年和年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信息化战争试验,从而为打赢真正的信息化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海湾战争转折

海湾战争以机械化战争形态为主导,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发展到极致,信息化作战初露端倪,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海湾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信息化战争进程中发挥了里程碑的重要作用。

从战略层面来看,美国取得了较多的成功:获得了联合国的授权,师出有名;获得了所有盟国及友好国家的一致支持,使之得以组成多国部队遂行战争;与苏联达成默契,消除了后顾之忧;通过战争,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迪克·钱尼战前会晤沙特阿拉伯国防部长苏尔坦·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绍德,后来沙特阿拉伯成为战争中美国最大帮手。

(来源:wikipedia)

从战争和作战层面来看,美军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功:一是验证了高技术局部战争理论,促使战争形态从传统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越南战争之后,美军在总结越战教训的基础上,吸纳了中东战争、马岛海战、美利冲突等一系列现代局部战争的新鲜经验,经过充实完善之后,提出了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新理论。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核心要点是:强调核威慑的作用,强调以C3I系统、电子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高技术作战平台为主体的高技术特性,强调把战争限制在局部地区而且在限定时期内结束战争的战略性目标。这场战争的胜利,使美军走出接连打败仗的阴影,确立了打赢未来战争的信心。

美F-15E参加年的沙漠风暴行动

(来源:wikipedia)

二是验证了“空地一体战”理论,创新了远距离精确打击、非线式作战、空地一体联合作战、大规模电子战、全球战略机动和远征作战等一系列新的作战理论和战法。同时检验了年首次立法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对联合作战积累了经验。

正在推进的M1艾布兰主战坦克

(来源:wikipedia)

三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中,虽然主要还是依靠数量、规模、机动与火力制胜,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作用十分明显。美军首次使用了战斧式巡航导弹、F-隐身战斗机、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等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把火力毁伤与电子信息有机地融合起来,显露出战斗空间信息战的雏形;精确制导武器巨大的作战效能改变了以核武器为重点的思维模式,战争中虽然只使用了8%的精确制导武器,却摧毁了42%以上的目标,其显著的作战效能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新军事变革推进

海湾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从多个层面对这场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在充分肯定海湾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对军队建设提出了三个重大问题:在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美军将如何继续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如何确定跨世纪发展目标?在冷战结束之后,面对一个没有明确敌人和对手的世界,作为超级军事强国将如何建设未来的军队?在未来武器装备发展中,如何克服和解决海湾战争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和缺陷,如何提高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并打赢下一场战争?

爱国者导弹

(来源:wikipedia)

这三个关键性问题经过一两年的研究和思考之后,到年克林顿进入第二届任期后开始确定了三大目标:在跨世纪发展战略方面,确定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在军队建设方面,确定了建设信息化军队的目标;在战争准备方面,确定了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从年开始,美军决定全力推进新军事变革,加速军队信息化建设。具体措施有三个:

一是开展军事理论研讨,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思维定势,确立信息化战争的新观念,用创新的军事理论指导新军事变革。在战略理论方面,至科索沃战争之前,先后进行了三次战略转变:年提出“地区防务战略”,年提出“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年提出“营造—反应—准备”战略。在作战理论方面,参联会于年提出《年联合作战构想》,把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作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跨世纪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精确作战、网络中心战、系统集成、横向一体等许多创新的军事理论观点。

(来源:USArmy)

二是制定规划计划,用创新的军事理论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实践。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的转变,为贯彻信息化战争中联合作战等一系列创新的军事理论,国防部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从“竞争性均衡赶超”战略转变为“满足军事需求前提下的重点发展”战略,并据此制定了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及《联合作战科学技术计划》、《国防技术领域计划》和《基础研究计划》三个支撑性文件。在各种技术预测中,信息技术首次占主导地位。空军41项技术预测中信息技术占58%;海军28项预测中信息技术占75%;陆军先进概念和技术计划中一半以上用于信息技术领域。《联合作战科学技术计划》中要求的12项能力中信息技术占83%。

规划计划确定之后,据此确定了七大军事需求:全球监视与通信,精确打击,空中优势和防御,水面控制与水下优势,先进的地面战,模拟环境,降低费用技术。根据七大作战需求,又具体细化为12项能力,即:信息优势、精确力量、战斗识别、联合战区导弹防御、城区军事行动、联合战备、联合反布雷、电子战、信息战、生化战剂探测、实时后勤控制和反扩散。以12项能力为目标,空军提出6个方面的技术预测:全球态势了解、动态制定计划、全球机动、致命和非致命定向能武器、空间运用、人员等。海军确定了5个方面的能力:指挥、控制与监视,主宰战斗空间,投送力量,保持力量和综合能力。陆军提出7个重要领域:作战指挥、战勤保障、徒步作战、纵深攻击、早期进入部队的生存能力和杀伤力、搭乘作战和演习。

(来源:USArmy)

三是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战争造桥铺路。为适应信息化军队建设的需要,美国从国家战略层面开始调整发展重点,终止了SDI计划,转而投资亿美元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同时,决定对“三位一体“核战略”进行调整,基本发展方向是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牵引,以常规精确制导武器为重点,压缩规模、调整结构。

国防部提出建设国防信息高速公路,决定把国防部专用的阿帕网开放为国际互联网络,计划通过卫星、光纤、计算机网络和终端把全球、全国和全军联成一个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遂行全球性实时指挥、控制和通信。参谋长联席会议开始构想建立一个各军兵种相互贯通、相互兼容,高度集成、互通性和互操作性良好的指挥控制系统,项目代号为“勇士C4I”系统。各军种开始启动各自的发展计划,陆军提出“开创事业”、空军提出“地平线”,海军提出“哥白尼”计划和“网络中心战”构想。所有这些信息化建设计划,到年,必须有60%的信息系统构成无缝的、一体化的全球C4ISR系统。

——本文摘自《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演变

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6月第一次印刷

本文到此为止,以下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205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