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我是党员第三期顾玉龙他从战场归来

发布时间:2021/7/22 15:53:33   点击数: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百年的风雨兼程

一百年的披荆斩棘

一百年的沧桑巨变

一百年的锦绣辉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缅怀英雄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在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连心”小广播特推出《我是党员》专栏,讲述发生在华亭地区的红色经典小故事。

他从战场归来

顾玉龙,出生于联三村顾家宅,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年,他作为一名中央电视台涉外记者前往布鲁塞尔记者站任首席记者。在本期《我是党员》栏目中,请来了镇宣讲团成员袁伟民为大家讲述顾玉龙在国外任职期间,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的感人故事。赶紧一起来聆听吧!

各位听众,我是华亭百姓宣讲团成员袁伟民。如今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讲红色经典故事,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今天讲述的是中央电视台涉外记者顾玉龙在国外的历险记。顾玉龙,年出生在上海嘉定区华亭镇联三村顾家宅,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年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一年后调至中央电视台,在国际部任编辑,年派至布鲁塞尔记者站任首席记者。

年2月18日清晨,顾玉龙接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打来的长途电话,电话中提到,科索沃局势看来有变,请火速前往南斯拉夫。2月19日下午,顾玉龙乘飞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当晚住进了公园饭馆,放下行李就和同事前往市中心采访,当时的贝尔格莱德已是冷冷清清,市面上冷冷清清。

3月20日为最后期限,由于南斯拉夫没有在谈判桌前屈服,所以战争即将暴发。顾玉龙选择了这一天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采访饭店、酒店、书店、电影院,以“贝尔格莱德最后的夜晚”作专题。当时,南斯拉夫即将“大难临头”,但老百姓照样进咖啡馆、上电影院,镇定自若、临危不惧,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使顾玉龙十分感动。

顾玉龙从布鲁塞尔调到南斯拉夫,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要站在最广大的人民一边,维护正义,揭露邪恶,向世界报道事实真相。他思想高度集中,密切注意战局的发展和变化。一开始,他一天睡不了四、五个小时,直到3月24日,空袭开始,南斯拉夫大地硝烟弥漫,他整夜睡不了2、3个小时,时刻准备着闻警即起,随时准备冲往前沿,即导弹爆炸的地方。当然,在战争时期,南斯拉夫管制极严,不是外国记者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处理不好随时又有被军警拘押的危险。空袭的第一天,顾玉龙全身心地扑在采访上。在当晚11时,为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作电话报道,第二天凌晨4时,又把战局的最新发展电话传回中央电视台,作《午间30分》报道。3月25日晚间,贝尔格莱德一个军用机场和一个飞机制造厂被炸,火光冲天,顾玉龙迅速向中央电视台传去报道。3月27日晚上10时多,正在公园饭店的顾玉龙听见一声巨响,向外一看,10公里以外火光冲天,他马上提起摄像机,打开窗户,一面拍摄一边作现场报道。火光减弱后,他爬到8楼楼顶,在漆黑的夜空开灯拍摄并作现场报道,遗憾的是被警方发现“行踪”,在监狱被关了足足9个小时。经中央电视台报请外交部营救,中国驻南大使馆彻夜努力,才得以释放。现场报道虽然延误了时间,但还是与广大观众面世。之后,一连多天,顾玉龙都及时向国内发回报道。

然而,北约的空中打击目标,将在4月7日轰炸塞尔维亚电视台。顾玉龙也接到中央电视台领导的指示,让他这天不要去塞尔维亚电视台传送节目。顾玉龙当然知道去塞尔维亚电视台是极危险的,但不去那里就无法传回电视图像,观众就看不到战场的真情实景,他不忍心让观众失望。想到这此,他置自己生命于度外,依然预定这家电视台的卫星传送线路,将4月7日的现场报道送到塞尔维亚电视台。此刻,响起来空袭警报声,等到电视节目传送完毕,中央电视台收到无误后,他才离开电视台大楼。不久,来自北约的导弹袭击了大楼,又出现了冲天的火光。

顾玉龙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世界和平,经受了导弹的洗礼,战火的考验。他在战场上用传真向台党委保证,一个农家子弟受到中国高校新闻专业培养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现代战争的熊熊烈火中,锻炼成为一名出色的共产主义战士,顾玉龙依然活跃在南斯拉夫战场,他与他同事王齐放继续摄录图像,但贝尔格莱德已无法传送电视图像至北京,他们也没有更新的传递设备,只能用电话传去讲话的声音。此时,中央电视台要求他赶回布鲁塞尔,采访北约总部。于是,他带着电视片抵达布鲁塞尔,从那里传回北京。

谁也没有料到,正当顾玉龙在比利时时,5月8日,美国的B——2隐形飞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夫妇以身殉职,大使馆大批同志受伤。

5月27日,中央电视台通知顾玉龙,南斯拉夫的战局继续恶化,战争随时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要顾玉龙作好最坏的思想准备前往南斯拉夫采访。顾玉龙深知这是组织对他最大的信任,毫不犹豫地接受使命。他对同往布鲁塞尔记者站的夫人刘艺斌说:“我们新闻记者是弦上的箭,随时听从组织调遣。”夫人完全理解丈夫,支持丈夫。随即他收拾行装向中国驻比利时大使辞行。

第二天,5月28日,顾玉龙坐汽车到萨格勒布,抵达贝尔格莱德已是5月29日。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得悉,由于战事越来越激烈,国内指示把驻南记者全部撤走,然后派入三名记者,即新华社首席记者杨成明,中央电视台首席记者顾玉龙和他的搭档王齐放。顾玉龙到达后,迅速投入采访,每天向国内传递最新战事动态的报道。过了些日子,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面告顾玉龙,遵照外交部通知,使馆人员将暂时撤离南斯拉夫。顾玉龙说:“你们走吧,我们还是留在贝尔格莱德,坚持采访活动。这里有中国派驻人员,对稳定华侨情况也有利。”大使一再叮嘱顾玉龙等人注意安全,多加保重。

这次顾玉龙等人住在凯悦饭店,他们和驻南斯拉夫新闻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军方的新闻中心也经常把最新信息传递给他们,他们平时睡觉不脱衣服,采访设备都有序摆放。6月7日晚间11时左右,顾玉龙闻得阵阵巨响,窗外火光冲天,他和王齐放迅速来到饭店外面一块空地,眼看晴朗的夜空满天星斗,耳听导弹的爆炸声和防控高射炮的怒吼声。顾玉龙和王齐放按照南方规定没有拍摄,但顾玉龙手持移动电话迅速和中央电视台联系,要求在北京时间6时的《早间新闻》作现场直播。6时04分,顾玉龙的现场报道直接传送到广大电视观众中,顾玉龙等中国记者的大无畏精神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国内又决定派出临时代办等外交官返回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并且和三名中国记者编在一个党支部里,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直到北约停止空袭。

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顾玉龙如此英雄顽强?他说:“一个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电视记者,都应该有职业的献身精神。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培养了我,我在南斯拉夫战地采访,目睹惨烈的情景,使我感触不已。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我决心为党的新闻事业奋不顾身,真实地报道北约轰炸造成的后果,反映南斯拉夫人民的反抗精神。我看了南斯拉夫老百姓的遭遇,自己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顽强拼博、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造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努力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2303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