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历史沿革 >> 北约峰会只见中俄威胁却忘了自己犯下的战
第31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峰会落幕,会后公报首次称中国对北约构成“系统性挑战”,指责中国“胁迫性政策”;另外北约也不忘点名一贯的假想敌俄罗斯,称“俄罗斯的侵略行径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威胁”。简单来说,对美国为首的北约而言,中国已是“系统性挑战”,而俄国则是老牌的“威胁”。
就在前一天,七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发表的会后公报,延续了对中国的敌意,且措辞显得更加明确和强烈。会后,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也针对北约峰会公报涉华内容做出回应。
中方指出,北约称中国构成了所谓“系统性挑战”,是“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诋毁、对国际形势和自身角色的误判,更是冷战思维延续和集团政治心理作祟”。中方还提到年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遭北约轰炸的事件,称中国“永远不会忘记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的历史惨剧,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同胞家破人亡的人间悲剧。”
其实,早在今()年3月,北约外长会议上将中国称为“挑战”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已经表示要提醒北约,“北约还欠着中国人民的血债”。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就悍然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空袭轰炸,该场为期78天的轰炸一共造成超过2,位平民丧命,其中包含79名儿童,逾20万名塞尔维亚人被迫撤离科索沃。
尤令中国感到愤怒的是,北约当年也向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投掷炸弹,导致三名中国记者死亡、20人受伤。
北约虽表示是“误炸”,但中国方面认为这是一次蓄意的轰炸,可能是对中国此前反对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报复,而向美国提出强烈的抗议,北京、上海、沈阳等地也爆发声势浩大的反美示威,此即发言人口中的“血债”。
其实回顾历史,北约不只因为轰炸南斯拉夫联盟而备受争议,其在世界各地犯下的战争罪行也是班班可考、罄竹难书。
成立于年冷战时期的北约,本来是12个北美和西欧国家的军事集团,目的是对抗苏联,但苏联解体后北约仍持续存在,今日更扩张到30国的规模,总军事花费超过全球一半。
年后,北约积极涉入全球的“反恐战争”,出兵介入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战事,造成极大人道灾难。
年,北约攻击并占领阿富汗,导致该国的毁坏以及一场持续至今的战争,造成超过10万平民伤亡,也让数百万阿富汗人沦为难民。
年,美国和英国作为最好战的北约成员,又假借伊拉克持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名义,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和占领,导致数十万人被杀害,以及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北约也在年前正式参与占领。
年,北约入侵利比亚并推翻卡扎菲政权,卡扎菲被杀后,利比亚从中东最富裕国家之一,沦为动荡分裂的失败国家,极端伊斯兰势力兴起,并产生大批难民潮。
而北约针对利比亚发动的9,次空袭行动,更破坏了利比亚的水资源基础设施,导致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此外,在叙利亚战争中,美国领导的联军轰炸叙利亚,直接杀害的就有3,人,有半数是妇女和儿童,更不用提北约成员国也支持内战中的各种武装团体,加剧叙利亚的冲突和战乱。
如此血迹斑斑的历史摆在人们眼前,北约在指控中国和俄国对世界造成“威胁”之前,是不是也应该照照镜子,反躬自省一下过去北约对世界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上期精彩阅读:
1、中国航母最新照曝光歼31央视画面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2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