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旅游景点 >> 科索沃战争,美国对欧元经济圈的削弱
美国收拾完东南亚的残局,消除了日元经济圈的威胁,便开始挥舞大棒,对准欧元。
美国一贯的作风就是对于可能存在的威胁,若是不能拉开差距,便要把对手搅乱,从中得利。对日本、东南亚、俄罗斯都是这样,欧盟自然也不会被放过。不过对付欧盟,没有采用金融那一套(投资—撤资—经济泡沫),而是刚好有一个契机,那就是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为什么会爆发,简单来说就是欧盟的领头人——德国,想要摆脱对美国能源的依赖,需要打通德国与中东石油区的陆上通道,这样就必须得控制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一点就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从这里来打的。千百年来,十字军、突厥人、匈奴人、马扎尔人等,早就在那里打了个一塌糊涂。但巴尔干半岛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巴尔干相对于欧洲,就相当于中原对于华夏,得中原者得华夏,得巴尔干者得欧洲。但是德国走了一条当年连希特勒都没走通的路。巴尔干半岛有南联盟,也有俄罗斯的军事势力。德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去军事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想要自己出来搞事情,恐怕连当年的希特勒都不如,何况希特勒也没能实现控制巴尔干的战略。此刻欧盟求助美国,希望美国介入,将局部战争快速结束。但美国迟迟没有答应欧盟开战,年元旦,欧元区正式成立,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元抗衡的货币正式诞生。此时美国觉得时机成熟了,年3月24日,科索沃战争正式开打。欧盟的那点小心思,美国一清二楚,不就是想摆脱美元控制,弥补资源短板么,不就是想把俄罗斯军事从巴尔干清除么,怎么可能轻易让欧盟得逞,美国决定利用这场战争,重创欧元。以当时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实力,结束这场局部战争可谓是轻而易举,但硬是拖了78天,战争拖得越久,时局越动荡,不确定因素就会越多。此时欧洲人担心战局失控,纷纷携款逃离欧洲,造成欧元大跌。如果你在欧元区成立时购买了欧元,那么在不到两年,你就会亏30%。那欧洲的钱流向了哪里,答案是美国。当时超过一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流向美国。为什么资本流向了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由于美国在90年代初,克林顿上台之后,实行了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知识经济”,前景一片光明。当时其他国家的经济是一片水深火热,日本、东南亚、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无一不是金融动荡,当时我国处于通货紧缩当中,日子也不好过。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欧元重创,美元继续崛起,欧盟想要得到的,一样也没实现,反而短期内更没法脱离美国控制,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